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 > 经络穴位 > 

太冲穴的好处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1-05     浏览:288    

文章目录

一、太冲穴的好处
二、太冲穴解析
三、养生必知穴位


太冲穴的好处


1、太冲穴能降压平肝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中医学认为肝是主怒的“将军之官”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肝火旺,爱发脾气。从中医角度来说,高血压与肝阳上亢、肝火旺有关,太冲穴可有效降压。并且容易发怒、生气的人多太冲穴有助于缓解情绪。此外,在感冒初期太冲穴可以减轻感冒引起的双目流泪或干涩等不适。


2、太冲穴的大功效


头痛、眩晕、失眠、抑郁、精神症、小儿惊风、高血压、遗尿、尿路感染、失调、崩漏、、乳腺炎、疝气、耳鸣、耳聋、腹胀、黄疸、呃逆、下肢等病症,太冲穴都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尤其对控制血压、消解肝火、减轻感冒引起的头晕目眩有很好的疗效。


3、太冲穴位能消除疾病


太冲穴能治好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胀,咳逆纳差,大便困难或溏泻。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绞痛,胸肋胀痛。等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太冲穴解析


1、太冲。太,大也。冲,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故名。大冲名意与此穴同。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第1、2跖骨结合部之间凹陷中。


2、肝经俞。俞,输也。本穴物质为热胀的风气,在本穴为输出之状,故为肝经俞穴。太冲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出自《灵枢》,足厥阴肝经的第3个穴位。该穴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疝气,,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胀散,胀散之气性热燥,表现出脾气的燥热特性,故其属土。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有关太冲穴的治病疗法有:增强性能力的指压法等内容。太冲穴可以调节头痛、腹胀、牙痛。


养生必知穴位


1、明目醒脑穴


风池。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按揉以上穴位,同时配合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此外,按揉风池穴和周围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发的头痛,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劳。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


2、养胃穴


中脘。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时,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配合治疗。



 
喜 欢

112

 
上一个:什么穴位降血压
下一个:孩子咳嗽什么穴位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