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灸什么穴位治疗 1、灸穴位治疗
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点揉穴,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的调理手法,疗效显着,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2、灸太冲穴位治疗
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还可以治疗其他妇科疾病。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3、灸八s穴位治疗
八s穴对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尤其针对女性生殖系统,八s有运行气血,活血化瘀的效果,时使用按揉及按压的手法,效果都不错。
4、灸合谷穴治疗
很多穴位都有止痛效果,合谷穴就是其中一个,它具有镇静止痛,通筋活络的效果,使用按揉的手法。
艾灸治的注意事项 1、艾灸时要根据自身体质情况来选择穴位,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局部感觉温热舒适,并能耐受为度。艾灸治疗是通过艾叶的特殊气味,和温热来调理身体机能,以达到温通气血,调节脏腑功能的目的。
2、施灸时一般先灸上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如不注意施灸顺序,患者容易出现面热,口感咽燥等不适。
3、施灸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燃烧的艾绒燃火或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
4、艾灸时间一般为3到15分钟为宜,春夏季施灸时间宜短,秋冬季宜长;四肢,施灸时间宜短,腹部,背部时间宜长。
治疗不同的艾灸方法 1、艾条灸
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等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每次每穴艾条灸2~3分钟,每次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2、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细,制为饼状,放置于患者疼痛部位,如腹部、腰骶部等,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附子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3、隔盐灸
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食盐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结束。一个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4、隔盐隔姜灸
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而后将姜片放置于食盐上,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结束。一个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5、隔灸
取红花、蒲黄、川芎、延胡索各等量研为细末,加黄酒少许制成饼,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经来出现疼痛开始,每日一次,至疼痛消失为止,一个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