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病因 > 

【大便失禁生病原因】为什么会患上大便失禁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6-29     浏览:920    

大便失禁生病原因,为什么会患上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疾病病因


一、病因


1.先天性发育畸形


(1)神经系统发育缺陷:先天性腰骶部脊膜膨出或脊椎裂可伴失禁。病人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失去正常神经支配,无收缩功能,处于弛缓状态。且由于感觉和运动系统均受影响,直肠黏膜在充盈时缺乏膨胀感,不能引起便意及发动排便动作,直肠内随时排出。此种病儿往往伴有尿失禁。


(2)直肠畸形:直肠本身及盆腔结构均发生改变,且直肠盲端越高,改变越明显,越复杂。高位畸形时直肠盲端位于盆膈之上,耻骨直肠肌短缩,明显向前上方移位;内括约肌缺如或仅处于雏形状态;外括约肌多处于松散状态,其间充满脂肪组织,肌纤维走行异常紊乱。有作者随访225例直肠畸形术后病儿,80例(35.5%)有不同程度的污便或失禁,畸形位置越高,失禁发生率也越高。其病因主要与畸形伴有感觉和运动神经组织结构的缺陷有关,也与手术损伤、手术错误有明显关系。过去治疗高位畸形行腹会阴成形术时,直肠未通过耻骨直肠肌环,而在其后面下降。直肠畸形,特别是高位畸形伴有骶骨畸形,致神经功能缺陷者也不少见,据Jiehioiiikhh分析,术后失禁者约10%属此原因。中、低位畸形术后的失禁,主要原因为手术损伤、感染等因素。如泄殖腔畸形,主要为女婴的直肠肛管、尿道、共合一穴,以及高位无肛婴儿术后常有大便失禁。先天性痴呆、脑脊膜膨出、多发性硬皮病等均可发生大便失禁。


2.外伤


由于外伤损伤了肛管直肠环,使括约肌失去了括约功能而至大便失禁。如刺伤、割伤、灼伤、冻伤及撕裂伤(主要为产妇分娩时的会阴撕裂),以及肛管直肠手术的损伤,如肛瘘、痔、直肠脱垂、直肠癌等手术损伤了括约肌致大便失禁。


3.神经系统病变


多见于脑外伤、脑肿瘤、脑梗死、脊髓肿瘤、脊髓结核、马尾神经损伤等均可导致大便失禁。


4.肛管直肠疾病


最常见的是肛管直肠肿瘤;如直肠癌、肛管癌,克罗恩病侵犯到肛管直肠并累及到括约肌时,或溃疡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引起肛管炎时,或直肠脱垂引起的松弛,以及肛周的严重瘢痕影响到括约肌,使闭锁不全时均可引起大便失禁。


二、发病机制


1.病理生理


排便是一个由人体多个系统共同参与协调而统一的过程。到达直肠,首先直肠要有一定的顺应性,接纳,正常为250ml,直肠内容物达到一定量后,直肠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入中枢,然后再经过传出神经纤维到达外括约肌及肛提肌。中枢判定条件许可,此时外括约肌松弛,腹内压增高完成排便。由于某种原因不允许排便时,则外括约肌通过随意性收缩内括约肌,使内括约肌逆向反射性抑制直肠收缩,从而直肠扩张,容积增大,或通过直肠的逆蠕动将推回乙状结肠,便意消失。此种由外括约肌随意收缩内括约肌的逆向抑制直肠收缩称随意性抑制作用。排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受到损害均可造成大便失禁。如直肠的顺应性过低可导致大便次数严重增多,甚至大便失禁,顺应性过高,可致直肠容积增大,患者出现便秘。如随意性抑制作用降低亦可出现大便失禁,以及直肠感受器的异常,或外括约肌损伤均可出现大便失禁。总之,大便失禁的原因较多,还待进一步探讨。




2.分类


根据大便失禁的不同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失禁2种。


①不完全性失禁:稀大便及气体不能控制,但干大便可以控制。


②完全性失禁:干大便、稀便和气体均不能控制。


根据失禁的性质,分为感觉性失禁和运动性失禁。


①感觉性失禁:肛管括约肌的形态正常,但直肠下段感觉缺失,如脊髓或大脑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而致的失禁;或因直肠顺应性过低、大便次数严重增多所引起的失禁。


②运动性失禁:主要为肛管外括约肌的损伤了肛管直肠环,导致患者不能随意控制大便而致的失禁。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大便失禁生病原因,为什么会患上大便失禁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大便失禁”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412

 
上一个:【恶性淋巴瘤生病原因】为什么会患上恶性淋巴瘤
下一个:【屈光不正生病原因】为什么会患上屈光不正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