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性肾损害的鉴别 常见检查:脾脏超声检查、肝脏疾病超声诊断、胆囊超声检查、尿常规、肾脏超声检查、层粘连蛋白、铜蓝蛋白、积液溶菌酶、醛固酮、血清胰高血糖素(PG)
肝硬化性肾损害鉴别
肝硬化继发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与非肝病者相似,应与此相鉴别。另外肝大者需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原发性肝癌鉴别,腹水需与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鉴别。
1、肝硬化继发肾小管酸中毒
(1) 绝大多数为不完全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少数病人有多尿、多饮夜尿尿浓缩不良及低血钾肌无力等表现,病人多有严重肝病症状和体征,同时也有持续性碱性尿、高钙尿、低枸橼酸尿等,可合并尿路结石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2) 肝病性肾小管酸中毒时除肾脏排泌H 的能力减低外还常伴有明显的低钾血症。此外由于肾脏排泄氨的能力降低,故可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
2、慢性活动性肝炎
此病病程长,超过一年,可持续几年至几十年不愈。患者乏力,肝区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持续存在,更会出现肝脾肿大、、女子等现象。
3、原发性肝癌
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两大类。
4、结核性腹膜炎
绝大多数继发于其它器官的结核病变,本病的感染途径可由腹腔内结核直接蔓延或血行播散。多数起病较缓,患者常有乏力、发热、腹胀腹痛、畏寒、高热等症状。
5、缩窄性心包炎
常见病因有结核和化脓性感染其次为霉菌或病毒感染等,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疲乏、食欲不振、上腹胀或疼痛;呼吸困难为劳力性,主要与心搏量降低有关。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肝硬化性肾损害的鉴别、种类分类辨别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肝硬化性肾损害一般做什么检查相关知识?
肝硬化性肾损害一般做什么检查 肝硬化性肾损害检查
1.尿液检查
有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常为肉眼血尿。一般认为肾衰不是肾小球病变所致,肝病性肾小管性酸中毒可表现为持续性碱性尿、高钙尿、低枸橼酸尿,可合并尿路结石等。
2.血清检查
血清检查可见多种免疫球蛋白增生,尤以IgA最为突出。IgA浓度增高,冷球蛋白血症和血清C3浓度减低。肝病性肾小管酸中毒时除肾脏排泌H 的能力减低外,还常伴有明显的低钾血症。
3.肾活检
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基质有颗粒状沉积物如肾小球硬化;基膜及某些沉积物中出现圆形稀疏区;免疫球蛋白,特别是IgA及C3沉积。若四项俱全,则为肝性肾小球硬化的特殊改变。肝性肾小球硬化在不同时期可有不同改变,在早期只有肾小球硬化,而无沉积物,至晚期则出现上述典型病变。
4.其他检查
常规做肝、胆、脾、肾B超、X线检查,可发现典型的肝脾肿大或萎缩硬化的表现。以及肾脏形状改变及尿路结石等。
5.病理改变
(1)肝硬化的病理改变:
①肝脏明显缩小,硬度增加,重量减轻,肝表面呈弥漫性细结节。
②组织学改变,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被假小叶替代,假小叶内的肝细胞可呈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和再生。
③汇管区因结缔组织增生而显著增宽,其中可见程度不等的炎性细胞浸润,并见多数呈小胆管样结构(假胆管)。电镜观察证明,这些假胆管实际上是由新生的肝细胞构成,可能是肝细胞再生的一种表现和肾钙质沉着引起的肾结石。
(2)肝硬化肾损害病理改变:
①系膜基质增宽,并可插入GBM与内皮细胞间呈双轨征,产生类似GBM增厚样变化。
②系膜区有弥漫性以IgA为主的沉积,伴IgG和(或)I和(或)C3沉积。
③在肾小球系膜区和(或)毛细血管壁有电子致密物沉积。
④基底膜样物质和某些沉积物中可见圆形疏松区。
⑤肾小球硬化。
此外,肝硬化患者可表现为膜性肾病、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新月体性肾炎及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等类型。也有报道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可表现为I相关性膜性肾病和皮肤血管炎。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小编为您整理的肝硬化性肾损害的鉴别,肝硬化性肾损害的种类分类辨别,肝硬化性肾损害一般做什么检查项目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肝硬化性肾损害”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