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检查 >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鉴别】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般做什么检查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1-03     浏览:753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鉴别


常见检查:血常规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EB病毒抗体(EBV-Ab)平片心电图EEG异型淋巴细胞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鉴别


鉴别诊断有其他病毒感染、白血病、化脓性扁桃体炎、白喉、百日咳、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传染性肝炎、胶原病、伤寒等等。因为本病临床表现复杂,所以是在疑难病例讨论时经常提出应予鉴别的疾病之一。本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恶性淋巴瘤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因本病有发热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有时可高达50?109/L,所以应与淋巴瘤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进行鉴别。后二者的淋巴结肿大不会自行缩小,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淋巴结肿大可于数周内消退,必要时可行淋巴结活检鉴别。本病患儿应常规进行骨髓涂片检查排除白血病。另外,本病患儿常有咽峡炎表现,腭扁桃体肿大并附有假膜,亦可与淋巴瘤及白血病鉴别。


2.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咽峡炎


早期,表现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与链球菌性咽峡炎类似,但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咽峡炎,血象中性粒细胞增多,咽拭子细菌培养阳性,青霉素治疗有效。


3.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发病年龄10岁以下为主,轻度发热,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和胃肠道症状。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约占60%~90%,异常淋巴细胞并不增高,骨髓象正常,嗜异性凝集反应阴性。


4.巨细胞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病的临床表现酷似本病


该病肝、脾肿大是由于病毒对靶器官细胞的作用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则与淋巴细胞增殖有关。巨细胞病毒病中咽痛和颈淋巴结肿大较少见,血清中无嗜异性凝集素及EB病毒抗体,确诊有赖于病毒分离及特异性抗体测定。该病肝、脾肿大是由于病毒对靶器官细胞的作用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则与淋巴细胞增殖有关。巨细胞病毒病中咽痛和颈淋巴结肿大较少见,血清中无嗜异性凝集素及EB病毒抗体,确诊有赖于病毒分离及特异性抗体测定。本病也需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相鉴别,骨髓细胞学检查有确诊价值。儿童中本病尚需与急性感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鉴别,后者多见于幼儿,大多有上呼吸道症状,淋巴结肿大少见,无脾肿大;白细胞总数增多,主要为成熟淋巴细胞,异常血象可维持4~5周;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血清中无EB病毒抗体出现。此外本病尚应与甲型病毒性肝炎和链球菌所致的渗出性扁桃体炎鉴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以与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同时存在。本病有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且可查到EB病毒抗体。


5.传染性肝炎


甲型或乙型肝炎均可借助血清学检查明确诊断。


6. 弥漫细胞淋巴瘤


临床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免疫母细胞增生非常活跃,它与弥漫细胞瘤的鉴别存在一些困难。但是有以下情况的患者应考虑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儿童或青少年应更倾向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淋巴结结构不完全消失,伴部分明显的窦和反应性滤泡更倾向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免疫母细胞缺少一定的异型性如明显的核不规则性时应考虑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7. 急性感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儿童中本病尚需与急性感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鉴别


后者多见于幼儿,大多有上呼吸道症状,淋巴结肿大少见,无脾肿大;白细胞总数增多,主要为成熟淋巴细胞,异常血象可维持4~5周;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血清中无EB病毒抗体出现。此外本病尚应与甲型病毒性肝炎和链球菌所致的渗出性扁桃体炎鉴别。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鉴别、种类分类辨别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般做什么检查相关知识?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般做什么检查


一、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大多在20?109/L以下,少数也可降低。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加,以后淋巴细胞增高,可达60%~97%。异型淋巴细胞可在病后4~5天开始出现,7~10天达高峰。少数慢程者仍可在数周后被检出。在小儿病例中,年龄越小(尤其5岁以下),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越高。异型淋巴细胞按Downey分型可分为3型:


(1)Ⅰ型(空泡型):


细胞大小中等,边缘不整齐,核成熟,偏心、椭圆形、肾形或分叶。核周围有苍白区,胞浆嗜碱深染,含有空泡,可有少量嗜亚尼林蓝颗粒。


(2)Ⅱ型(不规则型):


细胞较大,形态不规则,核圆形、核染色质较粗。胞浆嗜碱性较轻,无或极少空泡,有时酷似正常单核样。


(3)Ⅲ型(幼稚型):


与空泡型相似,但核形态幼稚,染色质细,核仁1~2个明显,酷似幼稚细胞。


2.骨髓


淋巴系细胞正常或增多。可有异型淋巴细胞出现,但不及血中所见者多。原始淋巴细胞不增多。


3. 血清噬异性凝集实验


一般在1~2周出现阳性,3~4周达高峰,可持续3~6个月。但IM病儿尤其4岁以下幼儿,该试验可能为阴性。


4. EB病毒鉴定


EBV病毒学方面的证据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有其中之一即可确诊为EB病毒感染。


①Southern杂交在组织或外周血中检测出EBV的DNA;


②在感染的组织或外周血中检测出EBV的游离DNA;


③在感染的组织或外周血中检测出含EBV编码小RNA的细胞,即EBER一1阳性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M外周血标本,具有特异、敏感、定量的特点,可提高EB病毒感染的确诊率,尤其是可疑患儿的诊断。


5.免疫学试验


(1)嗜异性抗体;


主要为绵羊和马红细胞凝集素,属I。出现较早,于3~4周内达高峰。嗜异凝集试验阳性率与年龄有关,5岁以下大多阴性,随年龄增长,其阳性率有上升趋势。阳性时必须做牛红细胞或豚鼠肾吸附试验,以与正常血清、血清病、白血病、霍奇金病及结核病等鉴别。病人嗜异凝集试验可被牛红细胞所吸附而不被豚鼠肾所吸附。正常人、血清病等病人之嗜异性凝集素则均可被牛红细胞及豚鼠肾吸附后转阴性。单滴试验(monospot test):用甲醛化稳定之马红细胞代替嗜异凝集试验之绵羊红细胞,可提高敏感性及特异性,阳性率可达90%以上。方法简易。


(2)EB病毒特异性抗体测定:


抗衣壳抗原(VCA)抗体分为I和IgG,分别出现在急性期和恢复期。I可维持4~8周,因其出现早、敏感、特异性高,具有诊断意义;IgG可终生存在。抗早期抗原(EA)抗体又分为弥漫性(D)和限制性(R)两种,D多见于青少年,阳性率为70% ,维持约3~6个月;R多见于小龄儿童,阳性率较低,发病2周后出现高峰,一般维持2个月至3年。抗核心抗原(EBNA)抗体在发病后4~6周出现,效价较低,可持续终生。在出现以下一项或多项血清学检查结果时,即可考虑EB病毒近期急性感染的指征:


①VCAI抗体效价≥1-10;


② 抗一VCAIgG抗体效价≥1:320;


③ 抗一EA.D抗体效价≥1:10


(3)其他:


自身抗体主要也属I,可在急性期短暂出现,滴度很低。临床上最主要是抗i抗体,如滴度增高可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其他尚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淋巴细胞毒性抗体等。做X线胸片、B超、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可发现肝、脾、淋巴结肿大,以颈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腋下及腹股沟部次之。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绿叶鸟健康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鉴别,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种类分类辨别,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般做什么检查项目等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413

 
上一个:【背部弹力纤维瘤的鉴别】背部弹力纤维瘤一般做什么检查
下一个:【脑缺血性疾病的鉴别】脑缺血性疾病一般做什么检查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4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