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的症状 一、症状
本症起病年龄大多在2-3岁,婴儿孤独症通常在生后第一年表现出来,不会晚于3岁发病,也有出生即起病者。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病态依恋某些特殊物品
孤独症患儿通常会对某些物品发生特殊的兴趣,如积木、收音机、球等,以至于达到依恋的程度。他们对这些东西爱不释手,且能在玩耍中感到满足,如将这些物品拿走,则会引起哭闹、惊慌。患儿很少参加其他儿童的游戏,一个人玩耍反而高兴,常常自得其乐;
2.刻板重复动作
患儿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和生活活动模式,抵抗改变,缺乏变化和想象力,如反复给玩具排队;坐的位置不能改变;东西放的地方不能改变;生活内容的顺序必须保持原样等。顽固地保持原样不变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之一;
3.人际交往障碍
患儿常常感到特别孤独,与人缺乏交往,缺乏情感的联系,如新生儿被抱起时不与母亲贴身;7-8个月时被亲人或其他人抱起时反应无差异;患儿对父母的归来和离去无动于衷,没有依恋之情;对亲人和对生人一样,与生人在一起时,他们也不感到畏惧。该类患儿缺乏与人眼对眼的凝视,常常回避与人的对视,与周围人缺乏情感的交流;
4.语言发育障碍
为本症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儿童患病后一般语言逐渐减少,严重时完全缺乏。患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低下,常出现一些刻板、重复、模仿和代词错用(尤其是在指代自身时用"你"代替"我")等异常语言。患儿缺乏抽象概念,且思维过程趋向强迫性、局限性和贫乏性,缺乏幻想和想象力。患儿不会运用面部表情、躯体动作、姿势及音调与他人交往;
5.感知觉障碍
患儿对听觉、视觉反应迟钝,好似“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周围环境中出现的人或其他人物似乎没有看到,对他们的讲话也不予理睬;
6.智能障碍
孤独症患儿外貌无明显呆滞,但社会适应能力明显落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多数有智力中、重度低下。极少数孤独症患儿在某一方面可显示出对音乐、计算机和机械记忆领域的特殊能力,极个别患儿可有岛状早熟或特异功能,即所谓“学者”。部分患儿有癫痫发作。
7.其他症状
有大约20%-40%的患儿在青春期前会并发癫痫。有些患者到青春期或成人早期伴发精神综合征,如出现妄想、幻觉等。
二、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即可作出诊断。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儿童孤独症的症状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儿童孤独症并发症,儿童孤独症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相关知识?
儿童孤独症的并发症 儿童孤独症并发症
1、多动和注意力分散行为在大多数孤独症患儿较为明显,常常被误诊为儿童多动症。此外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行为在孤独症儿童中较易见到,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还可能有智力障碍,另外癫痫、结节性硬化症、苯丙酮尿症脆性X综合征、Rett综合征伴发孤独症也较多见;
2、如孤独症患儿智商在60以下,5岁时语言交往仍差者,预后差,可能导致终身残疾;
3、约1/5的孤独症患儿至青春期出现癫痫发作;
4、孤独症患儿一般病程都比较长,用治疗时间较长,家长应注意治疗时物的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反应、肝功能及心血管以及血象的异常。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孤独症症状,儿童孤独症并发症相关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儿童孤独症”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