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症状 > 

【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的早期症状

作者:佚名     时间:2017-12-04     浏览:808    

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


一、症状


1.消化系统表现


(1)腹泻(diarrhea):腹泻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天排便3~4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重者排便频繁,可每1~2小时1次,病初为稀便,4~6次/d,进行性加重,排黏液血便,血便,水样便,稀烂便和脓便,尤其是黏液血便几乎成为本病所有活动期患者的必有症状,常见里急后重,急性发病者开始即为血便伴腹痛,呕吐,发热及其他中毒症状。


(2)腹痛(abdominal pain):轻型及缓解期患者可无腹痛,腹痛一般为轻,中度,常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亦可涉及全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


(3)其他症状:常有腹胀,严重者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4)体征:轻型者除左下腹有轻压痛外,多无其他体征,重型和暴发型者可有腹胀,腹肌紧张,腹部压痛或反跳痛,部分病人可触及痉挛或肠壁增厚的乙状结肠或降结肠。


2.全身表现:


轻者常不明显,重者可有发热,水电解质紊乱;病儿由于长期腹泻,便血,食欲不振,心率增快,衰弱,精神萎靡,久之即出现贫血和营养不良等表现,约有3%的患者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如抑郁,焦虑,失眠等;重症病例亦可伴有生长发育障碍,青春发育延迟,部分病儿伴有精神,心理及情绪异常。


3.临床分型:


(1)按病程:按临床表现和过程可分为以下4型:


①初发型:症状轻重不一,既往无溃疡性结肠炎病史,可转变为慢性复发型或慢性持续型。


②慢性复发型:症状较轻,临床上多见,治疗后缓解期长短不一,发作时有典型溃疡性结肠炎病变;缓解期检查见黏膜轻度充血,水肿,部分患儿可转变为慢性持续型。


③慢性持续型:起病后有持续轻重不等的腹泻,间断血便,腹痛及全身症状,持续数周至数年,其间可有急性发作。


④急性暴发型:此型青少年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成人,起病急,全身及局部症状均严重,高热,腹泻及大量血便,可致贫血,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并易发生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和腹膜炎。


(2)按病情: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以下3度:


①轻度:最常见,消化系统症状较轻,全身症状不明显。


②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消化系统症状较重,有轻度全身症状。


③重度:有明显全身症状,消化系统症状明显,并发症多见,癌变机会较多,大多数病人为慢性发病,10%病人为急性发作,经治疗症状缓解后可反复再发。


4.肠道外症状:


25%病儿可伴有关节炎,以四肢及脊柱为主,关节症状有时发生在腹泻之前,10%的病儿发生皮肤病变,如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等,2%可伴有视网膜炎,口腔溃疡等, 临床有慢性腹泻,黏液便或血便,疑诊本病时应做下列检查:


①多次粪常规检查和粪培养寻找痢疾杆菌等肠致病菌,涂片寻找肠阿米巴滋养体,以及根据流行地区特点做排除血吸虫肠病等检查。


②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及黏膜活检。


③钡剂灌肠检查,同时除外肠道其他疾病。


二、诊断


诊断


1.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上常采用Lennard-Jones标准,国内采用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两者均强调排除性诊断,内镜及组织学特征。


(1)Lennard-Jones标准(Lennard-Jones standard):有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者,符合下列标准则提示本病的诊断。


①首先必须排除下列疾病:


A.感染性结肠炎(infective colitis),根据微生物学检查。


B.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根据有易患因素,病变分布特点和组织学检查。


C.放射性结肠炎(radioactive colitis),根据病史。


D.孤立性结肠溃疡(isolated colonic ulcer),根据病变部位和组织学特征。


E.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根据X射线检查有小肠病变,体检发现病变,活组织检查有肉芽肿。


②必须包括下列条件:


A.活组织检查显示弥漫性的黏膜炎症,无肉芽肿形成。


B.内镜或钡剂灌肠检查发现,炎症累及直肠和部分或全结肠,病变从直肠开始,连续不断地由远端向近端逆行发展。


(2)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标准(太原,1993):


①临床表现:不仅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黏液血便,腹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而且不应忽视少数只有便秘而无血便的患者,既往史及体检中要注意关节,眼,口腔,肝脾等肠外表现。


②结肠镜所见:


A.黏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病变大多从直肠开始,且呈弥漫性分布。


B.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黏膜血管模糊,质脆易出血,或附有脓性分泌物。


C.可见假肉,结肠袋往往变钝或消失。


③黏膜活检:组织学检查呈炎症性反应,同时常可见糜烂,溃疡,隐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杯状细胞减少及上皮变化。


④钡剂灌肠检查:


A.黏膜粗乱及(或)有细颗粒变化。


B.多发性浅龛影或小的充盈缺损。


C.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可呈管状。


⑤手术切除或病理解剖:可见肉眼或组织学的溃疡性结肠炎特点。


(3)在排除相关疾病后诊断: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的基础上,可按下列标准诊断:


①根据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中之一项和(或)黏膜活检可以诊断本病。


②根据临床表现及钡剂灌肠之一项可以诊断本病。


③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有典型的结肠镜检查表现或钡剂灌肠检查典型改变者,可以诊断本病。


④临床表现有典型症状或典型既往史,而目前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检查并无典型改变者,应列为“疑诊”随访。


2.主要临床特点


最常见的症状为反复发作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表现为血性腹泻,发热,腹痛,病儿表现有面色苍白,贫血,营养不良,青春发育延迟,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应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炎,肠结核,局限性结肠炎(Crohns病),结肠肿瘤相鉴别。


3.主要辅助检查


钡灌肠及乙状结肠镜检是有价值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小儿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症,小儿溃疡性结肠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相关知识?

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


一、肠道并发症:


1、急性暴发型溃疡结肠炎:


可出现急性结肠扩张和溃疡穿孔;下消化道出血;结肠假肉,呈多发、大小不等,有时呈鹅卵石样;


结肠狭窄多见于直肠和横结肠,也可见于其他部位。


2、中毒性巨结肠(toxic megacolon):


中毒性巨结肠多发生在爆发型或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此时结肠病变广泛而严重,累及肌层与肠神经,肠壁张力减退,结肠蠕动消失,肠内容物与气体大量积聚,引起急性结肠扩张,一般以横结肠最严重。


临床表现为病情急剧恶化,毒血症明显,有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出现鼓肠、腹部压痛,肠鸣音消失,白细胞明显升高,X射线平片可见结肠扩大,结肠袋形消失。由于肠道扩张,可发生缺血、坏死,造成急性肠穿孔(acute intestinal perforation)。


3、结肠穿孔(intestinal perforation):


发生率在1%左右,病死率在40%~50%。


4、息肉(polyp):


凡从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按病理可分为:


(1)腺瘤样息肉(包括状腺瘤):


最常见,炎肉,肠粘膜受长期炎症增生的结果。


(2)错构瘤型息肉。


(3)其他:


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肉,淋巴组织增生,类癌等疾患。临床上以大肠息肉多见且症状较明显。


5、癌变(canceration):


病变主要发生在重型患者、病变累及全结肠和病程漫长的患者。癌变在儿童病例中较少。


病程越长癌变倾向越高,故患儿应1年行一次结肠镜检查。晚期并发症尚有肛周感染、肛瘘等。


二、肠道外并发症:


1、关节受累:


表现为非致畸形性游走性急性关节炎,如肿胀、疼痛。


2、皮肤损害:


较常见,严重的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约15%有皮肤损害,结节性红斑较常见,且愈后不留瘢痕;坏疽性脓皮病为溃疡性损害,常见于躯,愈后留有瘢痕。


3、眼部:


巩膜外层炎、复发性虹膜炎及葡萄膜炎的发生率约为5%。


5、其他:


晚期可并发脂肪肝、硬化性胆管炎、慢性肝炎;亦易发生贫血、营养不良、肾结石。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小儿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症相关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小儿溃疡性结肠炎”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477

 
上一个:【先天性肠闭锁的症状】先天性肠闭锁的早期症状
下一个:【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症状】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症状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