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症状 > 

【上颈椎不稳症的症状】上颈椎不稳症的早期症状

作者:佚名     时间:2022-10-03     浏览:128    

上颈椎不稳症的症状


视造成局部不稳的原因、类型、部位及具体情况不同,其临床与X线表现差异较大。因器质变所引起的不稳(颅底凹陷症、齿突骨折脱位后等)症状多较重;而仅仅由于动力性因素引起的暂时性不稳,症状则较轻,多表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症状。病程长、发病缓慢者其症状较轻,而急性发生者的症状重。使椎管矢状径变宽的损伤(如Hangman骨折、寰椎分离性骨折等)后期残留的不稳,从X线片上看十分明显,但临床症状却轻(图3);而使椎管变狭窄的损伤,其表现当然较重。由于上述各种原因,本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所见特点可相差甚大,在观察判定与诊断上需全面考虑,但仍应以临床为主。




临床主要特点:


1.颈部症状 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被迫:常呈僵硬状及失灵活感,患者喜用双手托住下颌以减轻头颅的重量,或是采取卧位,不愿多活动头部。


(2)活动受限:亦较明显,尤以旋颈时为甚,几乎可减少正常活动量的一半以上。


(3)痛与压痛:多主诉枕颈部痛感,压之尤甚,有时可出现电击样感,检查时应小心,切勿用力过猛,以防发生意外。


2.神经症状 多表现为四肢锥体束征。此时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及反射亢进等症状,以下肢为重;并出现步态不稳,似有踩棉花感。上肢主要表现为手部精细动作障碍。四肢可有麻木、疼痛及感觉过敏等感觉障碍症状,位置觉及振动觉多减退,后期则出现痉挛性瘫痪。


3.椎动脉供血不全症状 上颈段不稳波及椎动脉时,可出现明显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症状,尤其是寰椎后方椎动脉沟处有骨环或半骨环残留者更易发生。临床上约有半数病例仅仅表现此症状(却无脊髓或根性症状)。因此,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时,必须考虑到此处病变的可能性,并加以排除。


4.反射改变 除正常反射亢进外,Hoffmann征多阳性, Babinski病理反射有时亦可引出。


5.其他症状 视造成上颈段不稳的具体原因不同尚可有其他各种症状。因炎性所致者,除咽部红肿外,多有低热、白细胞计数升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因外伤后遗症所致者,多伴有其他体征,应注意体格检查。


主要依据:既往病史,包括有无先天发育性畸形、外伤史及咽喉部炎症等;临床症状特点,以及X线片或其他影像学检查(CT及MRI检查)等。在临床上可将其分为器质性不稳和动力性不稳两类。


1.器质性不稳 多因颈枕部病变所致,包括:


(1)自发性寰枢椎脱位:以儿童为多见,多因咽喉部炎症所致。


(2)外伤性寰枢椎脱位后遗症:急性期治疗不当或损伤严重者,均可引起不稳症。


(3)颅底凹陷症:并非少见,应注意早期诊断,主要在于对本病的认识。


(4)上颈椎外伤后遗性不稳症:除寰枢椎脱位外,尚包括上颈椎其他各种骨折等损伤后期由于韧带撕裂、松弛所致者。


(5)肌源性上颈椎不稳:主要是各种累及颈部肌肉的疾患,包括高位脊髓侧索硬化症、肌营养不良症等均可造成上颈椎不稳,虽较少见,但预后不佳。


(6)医源性上颈椎不稳:主要指由于操作手法过重、牵引过度等所致者。


(7)其他:各种中毒性疾患及脊柱畸形等均可继发不稳症。


2.动力性不稳 主要因横韧带、翼状韧带或齿状韧带及周围关节囊等松弛与不稳所致者,除可查出明显原因可归于器质性不稳症外,其余均属此类。此种不稳除可引起前后向或侧向(左右)不稳外(可分别从X线侧位及正位片上判定),尚应注意因一侧翼状韧带松弛所引起的旋转不稳(图6)。




以上小编为您整理了上颈椎不稳症的症状相关知识,下面继续为您讲解上颈椎不稳症并发症,上颈椎不稳症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相关知识?

上颈椎不稳症的并发症


有患者后期可出现痉挛性瘫痪。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上颈椎不稳症症状,上颈椎不稳症并发症相关知识,更多其他疾病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框输入你想要了解的疾病,如:“上颈椎不稳症”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到您。

 
喜 欢

51

 
上一个:【吡唑酮类中毒的症状】吡唑酮类中毒的早期症状
下一个:【神经肽性肢端感觉异常的症状】神经肽性肢端感觉异常的早期症状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