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美容 > 化妆技巧 > 

卸妆品如何选类别成分有讲究

作者:佚名     时间:2025-01-24     浏览:444    


按照种类来区分,市售卸妆产品中,主要有卸妆油、卸妆水、双层或多层卸妆液、卸妆乳霜等几类产品。除了剂型的不同之外,其配方结构还有适用人群都有所区分,下面将以卸妆油产品为重点进行分析。


一、卸妆油


1、配方结构:卸妆油以油脂为主要载体成分,通常会添加超过80%的油脂成分,然后会复配一定量的乳化剂来辅助卸妆。既然油脂是主体成分,那么产品重点就在于油脂的选择上面。油脂简单的分为植物油、动物油、合成油脂三类。


对于植物油大家比较熟悉,比如常用的橄榄油、霍霍巴油、甜杏仁油和乳木果油等等。优点是比较天然来源,性低,而且滋润度和护理效果都不错。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植物油脂容易氧化酸败,不容易长期保存。


其实,植物油最大的优势,也是造成其不稳定的最重要因素。人的皮肤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也很多,尤其以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亚麻酸)的活性较高,其中亚麻油酸的不饱和程度最高,稳定性也越差。这三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于皮肤的滋润和保养都有很高的价值,油酸可以加大皮肤保湿力度,而亚油酸可以修复肌肤屏障,亚麻油酸可以增强肌肤弹性,缓解衰老,功效强大不可小视。


除了植物油,也有动物油脂的选择。此类油脂如同常说的水貂油、羊毛油等。虽然动物油脂有着良好的防护能力和较为理想的滋润度,但是毕竟是动物来源,随着全球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目前很多配方设计中已经避免了动物油脂的使用。而欧洲也禁止将白鼠等小动物用于实验和检测之中,这是最有力的一个证明。


合成油脂:化妆品中,有很多油脂都是精细加工而制得,不是天然来源,所以我将它们并入到了合成油脂中。在成分名中,比如棕榈酸乙基己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等,都属于此类。


这里必须要提到的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矿油(液体石蜡)”成分。虽然矿油在传统化妆品制作中经常被使用,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原料的更新优化,矿油的劣势也就越发的明显,所以已经被很多产品所抛弃。而在卸妆油产品中,如果添加大量的矿油,则带来封闭致痘的可能性是不小的。


所以,卸妆油选择的油脂,尽量以一些亲肤性更好的油脂来做主体。建议使用一些以橄榄油、霍霍巴油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皮肤本身自带油脂成分)等为复配的卸妆油产品,天然温和,性和封闭性都较低。


2、卸妆能力强弱:卸妆油采用相似相容的原理,使用油脂先将彩妆中的粉体、颜料等成分溶解,然后再通过其中的乳化剂成分,帮助与水结合,冲洗带走。由于大量油脂的溶解能力较高,所以卸妆油的卸妆能力会很强。


3、适用人群:由于卸妆能力很强,所以比较适合浓妆的卸妆。


4、温和性:卸妆油是否温和,与选择的油脂和乳化剂关系最大。油脂的温和性和乳化剂的性直接决定了产品最终品质。温和油脂+低乳化剂=温和的产品。


二、卸妆水、分层卸妆液


1、配方结构:不论是卸妆水还是分层卸妆液,不同于卸妆油的大量油脂作为载体,而是将载体更换成了水,卸妆水有90%是水成分,而分层卸妆液则会添加少量油脂成分来制作分层外观,区别不大,最终还是以水为主。


2、卸妆能力强弱:由于主要载体是水,所以对于粉体和油脂的溶解力大大降低。但是,由于分层卸妆液含有少量油脂,所以其卸妆能力会高于普通的卸妆水产品,但是此类产品整体卸妆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


3、适用人群:适合偏油性肌肤、裸妆和眼妆卸妆使用。


4、温和性:水为主要载体,乳化剂添加量也很低,所以比较温和。


三、不发泡洁面乳(霜)


1、配方结构:此类产品外观为乳霜质地,基本不具备发泡能力。通常为常规的乳霜配方或者添加微量的表活成分来辅助卸妆。


2、卸妆能力强弱:由于基本没有发泡能力,所以此类产品主要通过乳霜与彩妆互相溶解,来达到卸妆效果。整体来说产品相对滋润,卸妆效果适中。


3、适用人群:适合干性肌肤和敏感肌肤使用,干性肌肤作为日常洁面产品亦可。


4、温和性:非常温和,通常不具备过高性。

 
喜 欢

188

 
上一个:如何随时花掉的妆容
下一个:美妆小窍门:不要过度修眉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