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美容 > 问题肌肤 > 

拯救熬夜肌肤 面膜保湿总相宜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0-03     浏览:374    


世界杯已经结束,连续1个月的日夜颠倒生活,就算吸血鬼也无法保持优雅形象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支几招,补水抗衰,消除黑眼圈的实用技能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哦!


补水:永恒的主题


所有的护肤,都离不开补水二字。如果体内水份大量流失,就会出现皱纹、皮肤干瘪失去弹性等衰老现象。所以,补水是一个相伴终生的持续过程。只有水润光彩,才能有好的气色,妆容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好的发挥。如何才能做到深度补水呢?


补水面膜可以称之为集中供给水份的″急救站″,它可以快速输送能量水份,短时间显著嫩滑饱满,让每个毛孔感到水润。非常适合每天回家后消压、补水。通常情况,中干性肌肤用滋润型,一周2到3次。混合型肌肤可选用清爽型,一周2次,一次全脸,一次局部较干燥区。而油性肌肤可以两周一次,清爽保湿面膜或美白面膜保湿效果好。


不可忽视的补水误区:


误区1:将补水与保湿混为一谈


补水是直接补给肌肤角质层细胞以所需要的水份,滋润肌肤的同时,更可改善微循环,增强肌肤滋润度。保湿则仅仅是防止肌肤水份的蒸发,根本无法解决肌肤的缺水问题。所以当使用完补水面膜之后,一定要选择霜状产品锁住水分。


误区2:肌肤补水不等于身体补水


肌肤缺水不等于身体缺水,多喝水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因为喝下去的水只有极微量是补充到肌肤细胞中去的。要真正解决肌肤缺水的问题,补水面霜是最好的选择。


误区3:忽视导致肌肤老化的缺水问题


肌肤含水量的下滑直接导致了肌肤干燥、发黄、发暗、肌肤无光泽、松弛、皱纹早生等现象。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肌肤缺水问题,尤其在夏季,更要重视肌肤的补水保湿。


明眸:神采飞扬的秘诀


没有眼袋,没有黑眼圈,一双明眸绝对能让你瞬间神采飞扬。可是熬夜之后,身体排毒不通畅,黑色素容易积聚在下眼眶,形成乌青的黑眼圈。要想双眸在熬夜后保持明亮,需要内养外敷。


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及维他命A、B1、B2、C、铁等,能清肝明目;菊花茶能令人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两者混合用热水冲泡饮用,能有效舒缓眼部疲劳,使眼睛轻松、明亮。


除了内服菊花枸杞茶,外敷没有什么比片式眼膜更提神的美目方式了!眼膜与眼霜最大的不同在于,眼膜镇定舒缓的效果更佳,不仅能够即时改善补充眼周水分,能赋予肌肤水份滋润,安抚眼周肌肤,关键是还能深层缓解眼部疲劳,眼球也能感受到沁凉舒爽,为眼部肌肤补充正能量,彻底解除眼睛酸涩感。


拯救熬夜肌肤必备技能get√


熬夜前


如果准备要熬夜了,请一定注意以下几点:


1、先将脸卸妆洗净,这样既可避免残妆造成的肌肤负担,又可避免肌肤过于油垢产生痘痘。


2、再给面部敷上面膜和眼膜,面膜以强调保湿成分为主,眼膜则需要舒缓养护功能的产品。


3、泡服菊花枸杞茶或多喝温开水,清热降火。


熬夜后


在熬夜之后,隔日肌肤的急救法可依照下列方式:


1、肌肤熬夜后皮肤往往会丢失大量水分,暗沉无光,最快速有效的补救方法就是使用面膜,以高保湿度为主要诉求最好,成分方面以玻尿酸等高保湿成分为首选。


2、熬夜肌肤最常产生毛孔粗大、黑眼圈、痘痘等问题,使用产品急救后,换个方式再化个美美的妆,也是很好的办法。化妆时要克服肌肤干燥所产生的浮粉现象,最好先使用底妆液,避免用质地干燥的两用粉饼上妆。


3、冷热水交替敷面可改善黑眼圈,先用冷水或热水都没关系,两者交替可促进血液循环,冷水温度约冰箱冷藏室温度,热水温度约40度。配合眼部,疏通淋巴,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还可以减少细纹的产生。

 
喜 欢

162

 
上一个:提防肌肤亚健康 肌肤也患“空调病”
下一个:手机彻底毁掉肌肤的秘密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