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 

儿童发热的护理与治疗方法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7-25     浏览:802    


儿童发热怎么辨别


活泼乱跳的小人儿突然蔫了!原来是遇到几乎每个小朋友都会的发烧啦。其实发烧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种疾病的前兆或症状,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产生的一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家伙的正常成长。所以爸爸要淡定点,首先要学会测量宝宝的体温,做出正确的判断哦!专家说了,宝宝发热体温37.5℃~38℃算低热,38℃~39℃是中热,39℃以上才属高热,超过41℃就是超高热。发热38.5℃以下可以在家进行护理,最好选择物理降温,38.5℃以上,就要请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再进行治疗哦。


对于发热的原因,常见医学上的分类有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就是感染的病毒、细菌,或者其他支原体、病原体,它侵入到宝宝体内,宝宝身体产生抵抗,这是一种防御反应,然后出现发热。常见的病毒细菌感染部位是鼻咽部,刚才说的感冒、发热、发炎、中耳炎、支气管炎,都是我们跟外界沟通的门户,是第一道防线,是最常见的感染,但病毒和细菌感染不止感染我们的喉咙和气管,它还会进一步深入到肺炎、脑膜炎这些就是感染性发热。


导致非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有结缔组织变风湿热红斑狼疮等,但这种发热通常都不是突如其来的,它是烧一下又停一下,或者持续烧了一段时间,这种发热相对来说是比较长期的。另外还有脱水热、物热、暑热。脱水热,就是小孩,在夏天里面出汗多,喝水又少,就容易产生脱水热。物热就是跟物有反应引起的发热。还有就是暑热。另外还有肿瘤、白血病,甚至颅脑外伤,中枢无法调节而引起的发热都是非感染的。非感染就不是由病毒、细菌等其它病原体引起的发热我们称之为非感染的发热。


儿童发热的护理方法


1、物理降温的方法


松解过多包被、衣服,以达到降温目的。可用38度的温水擦浴,若出现发抖等症状要停止沐裕不主张酒精擦身。


2、发热吃有讲究


37.5-38.5度的低热一般不用退烧,建议多喝水。超38.5可吃退烧,高烧时建议物理降温和物降温同时使用。


3、日常居家护理


如发热度数不高,无明显症状时,应该让他多休息;保持清淡饮食,多喝水;保持居室环境通风;孩子出汗勤换衣服,适当减少衣服。


4、判断病情好转的依据


疾病是有一个过程,要看热峰间隔的时间和热峰的高度去衡量疾病的走向。若出现并发症,就要及时去医院。


5、高热抽搐的紧急处理


高热时出现瞪眼睛、凝视,四肢发硬,嘴唇发紫等情况,立马按压宝宝人中,把他的头偏向一侧,用包好的纱布压舌。


儿童发热的治疗方法


1、退烧最好不要混着吃


退烧其实也没必要,因为其成分是差不多。只需要服用一种,间隔6到8小时即可。剂量要根据公斤体重,不能完全根据原理或者推荐表使用。


2、服后反复发烧不用愁


退烧作用是不要烧的太高或持续太长,所以如暂时退烧后又发烧,是因为病还没好。打抗生素后,发热并非病情加重,而是杀菌释放热能。


3、服用退烧物降温


使用物降温对于婴幼儿来说还是相对较安全的,目前主要是使用的物美林或者泰诺宁或是退热酸这些成分,基本上现在退热针淘汰了。/


4、非感染性发烧不需用抗生素


非感染性发烧绝对不需用抗生素,感染性发热中的病毒感染也不主张用抗生素。宝宝发热一般都会要求做CRP判断是否需要用抗生素。


发热对孩子的影响


1、特殊发烧症状提醒孩子的其他疾病


嗜睡、精神不好、抽搐、脸色苍白、哭闹不安是婴儿表达难受的方式,如果宝宝发烧,并且出现状态不佳,与平时完全不同的状态,建议及时就医。总之,不能仅仅用温度去衡量病情。


2、发烧是儿童正常的免疫反应


儿童发烧是一种正常免疫反应,说明其免疫功能不错。另外孩子体温升高对疾病也有一定遏制作用。不要用温度衡量病情,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精神状态。


3、一般发烧不会影响孩子大脑


一般低于41度发烧不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另发烧一般不会引起抽搐,发烧引起抽搐的机率只有3%-5%。通常高热惊厥对儿童来说是无害的,但要及时地处理。

 
喜 欢

474

 
上一个:孩子得了红眼病怎么治
下一个:宝宝长牙发烧怎么办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