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食物营养 > 

吃葡萄有什么好处?葡萄的营养价值、功效与作用

作者:佚名     时间:2014-07-28     浏览:364    


葡萄,又称草龙珠,山葫芦,古称蒲陶,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栽培这种果树,几乎占全世界水果产量的四分之一;其营养价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


葡萄的介绍


葡萄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实。原产西亚,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各地均有产,主要产于新疆、甘肃、山西、河北等地。葡萄品种很多,根据其原产地不同,分为东方品种群及欧州品种群。每年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阴干备用。葡萄的含糖量达8%~10%。此外它还含有多种无机盐、维生素及多种具有生理功能的物质。葡萄含钾量也相当丰富。


世界各地生产的葡萄有上千种,总体上可以分为酿酒葡萄和食用葡萄两大类:


酿酒葡萄:酿酒葡萄可以分为酿造白葡萄酒、酿造红葡萄酒和调色调香三大品种,这些葡萄的主要产区分布在法国南部、意大利东部、加洲和南美洲各国。


食用葡萄:食用葡萄品种更加繁多,市场上常见的巨峰、龙眼、玫瑰香等品种都是物美价廉的食用葡萄,而闻名中外的我国新疆马奶葡萄、河北白牛奶葡萄、山东龙眼葡萄以及四川的绿葡萄则都是口感甘甜、营养丰富的葡萄佳品。一般来说,食用葡萄生长地区的日照越充足、气候越干燥、早晚温差越大,则果实越饱满、口味越浓郁、营养价值越高。葡萄与提子实质上都是葡萄的果实。“提子”是香港等地对葡萄的别称。


葡萄的营养价值


众所周知,葡萄的营养价值很高。葡萄中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B1.B2.B6.C和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裨益,此外它还含有多种具有生理功能的物质。


葡萄的营养素含量如下图


葡萄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低血糖。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能很快的被人体吸收。当人体出现低血糖时,若及时饮用葡萄汁,可很快使症状缓解。


2、预防血栓。法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并且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3、抗衰老。葡萄籽可说是真正的抗氧化巨星。抗氧化是抗老化的方法,因此,葡萄籽能抗衰老,并可清除体内自由基,让您永葆青春。


4、有助康复。葡萄中含有一种抗癌微量元素(白藜芦醇),可以防止健康细胞癌变,阻止癌细胞扩散。葡萄汁可以帮助器官植手术患者减少排异反应,促进早日康复。


5、健脾和胃。有助于消化,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


6、缓解疲劳。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裨益。


葡萄的适宜人群


葡萄营养丰富,功效大,一般人都可以吃。


1、葡萄特别适宜冠心病、脂肪肝、癌症、肾炎、高血压、水肿患者食用;


2、适宜神经衰弱,过度疲劳、体倦乏力、形体羸瘦、未老先衰者食用;


3、适宜肺虚咳嗽、盗汗者食用;适宜风湿性关节炎、四肢筋骨疼痛者食用;


4、葡萄干含糖量与含铁量较鲜葡萄多,适宜儿童孕妇和贫血患者食用。


葡萄的食用禁忌


糖尿病患者及便秘者不宜多吃。阴虚内热、津液不足者忌食。肥胖之不宜多食。


相关内容推荐


·吃葡萄有什么好处    ·葡萄吃多了会怎么样
  ·葡萄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葡萄酒礼仪:如何斟酒与敬酒
  ·葡萄吃多了会胖吗    ·葡萄怎么吃更健 康
  ·如何挑选新鲜的葡萄   ·怎样清洗葡萄最干净省事
  ·喝葡萄酒有什么好处   ·宝宝吃葡萄好吗
  ·产妇能吃葡萄吗     ·葡萄和提子的区别
  ·吃葡萄的注意事项    ·葡萄干怎么洗及保存方法
  ·吃葡萄干有什么好处   ·孕 妇能吃葡萄吗

 
喜 欢

148

 
上一个:草莓的营养价值、功效与作用、食用禁忌
下一个:提子与葡萄的区别-提子与葡萄的营养价值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