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食物营养 > 

蜂皇浆的作用与功效-蜂皇浆的副作用

作者:佚名     时间:2013-02-17     浏览:581    


蜂皇浆又名蜂王浆、蜂乳,蜂王乳,是蜜蜂巢中培育幼虫的青年工蜂咽头腺的分泌物,是供给将要变成蜂王的幼虫的食物。蜂王浆是高蛋白,并含有维生素B类和乙酰胆碱等。


蜂皇浆的作用与功效


营养学家认为,蜂王浆是一种可供人类直接服用的高活性成分的超级营养食品。美、英、法、德、意、日等国医界人士总结出蜂王浆有以下功效:


1、新鲜的蜂王浆含一定量的乙酰胆碱,能使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起到保健作用。


2、蜂王浆富含维生素B和优质蛋白质,特别是含杀菌力强的皇浆酸,因而为治癌良。


3、蜂王浆有促进造血功能作用,可增加血红蛋白,促进生长,提高抗病力。


4、蜂王浆内含有泛酸,可改善风湿症和关节症状。


5、蜂王浆含类胰岛素样肽类,其分子量与牛胰岛素相同,对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有较好调节功能。


6、蜂王浆可强化肾上腺皮质机能,调节人体激素,活化间脑细胞,有利于治疗更年期障碍症和慢性前列腺炎症。


7、蜂王浆能增强人的基础体力,使人体衰老组织活化,服后食欲好,长精神,气色佳。


8、蜂王浆所含肽与蛋白质类保健因子,可促进智力发展,因而服用可提高记忆力。


9、蜂王浆含蛋白质激素和天然抗生素,涂抹治疗烫伤时能起到防止感染、促进细胞生成、愈后不留疤痕的作用。


10、蜂王浆含多种无机盐,能促进肝糖释放,促进代谢,因而可以美容,消除斑纹。


11、蜂王浆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的功效。


12、关于蜂王浆的用量,应视不同需要而定,成人营养美容日服2~5克,防病保健约10克,治疗重病20克。


蜂皇浆的副作用


1、过敏体质者。即平时吃海鲜易过敏或经常物过敏的人。因为蜂王浆中含有激素、酶、异性蛋白。


2、长期患低血压与低血糖者。蜂王浆中含有类似乙酰胆碱的物质,而乙酰胆碱有降压、降血糖的作用。


3、肠道功能紊乱及腹泻者。因蜂王浆可引起肠管强烈收缩,诱发肠功能紊乱,导致腹泻、便秘等症。


4、凡肝阳亢盛及湿热阻滞者,或是发高热、大吐血、黄疽性肝病者,均不宜服用蜂王浆。


如何食用蜂皇浆


蜂王浆食用时间:一般是早餐前30分钟到1小时,晚上入睡前30分钟左右食用,早晚各一次。因为空腹服用吸收力较好,受胃酸的也相应小一些。


食用方法:最好将蜂王浆必须放入舌下而不是直接口中含服,慢慢咽下,使人体充分吸收。不可用热开水冲服,成分遇热否则会大量营养损失。如不适应蜂王浆的味道,可用蜂蜜2份,鲜蜂王浆1份混合后冲服,与蜂蜜蜂花粉同时食用也行,但最好是单独食用。


蜂王浆冰冻,冻成冰块直接舌服咽下比解冻了后吃的口味要好很多。解冻后的口味比较差,有些人受不了。


1、蜂王浆是天然物质,可直接食用并被人体吸收。一般早、晚各一次,常人保健一天不得超过5克,空腹服用效果更佳。最好睡前吃。舌下含服,或用温开水送服,因蜂王浆内有天然活性物质,切勿加热食用。以免营养成份流失


2、年老体弱及病状较重者,可适量增加,剂量增大时不会产生副作用。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以清晨服用或睡前2-3小时服用为宜。


3、蜂王浆的口感特殊,为改善口感和使营养更全面、品质更稳定,可配制成王浆蜜食用。一般1000克蜂蜜100-200克王浆混匀,早晚各一次,每次10-20克,温开水送服,配制的王浆蜜不用时可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保存。


4、含服,取少量鲜王浆(2-5克)含于舌下,效果较明显。


5、用于保健:选1000克优质蜂蜜加入100-200克鲜蜂王浆,进行充分搅拌后,置于冰箱,每日1-2次,每次20克,温开水送服或冲服,若有不适,可在饭后服用(每次服用时最好进行搅拌或晃匀,因蜂王浆比重小,易上浮)。用于治病,每1000克蜂蜜可加入鲜王浆300-500克。


需要注意的是,蜂皇浆性属热,上火的人或身体火性大的人要注意适量食用。

 
喜 欢

265

 
上一个:蛤蚧的功效与作用-蛤蚧酒的做法
下一个:蜂花粉的作用与功效-蜂花粉的食用方法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