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饮食误区 > 

喝啤酒有什么坏处?喝啤酒会诱发哪些疾病

作者:佚名     时间:2013-04-07     浏览:164    


啤酒的主要特点是酒精含量低,含有较为丰富的糖类,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解暑,增进食欲均有不同程度的功效,但是啤酒饮入过量,酒精绝对量增加,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并直接损害肝脏组织,饮啤酒时同食腌熏食品,可使致癌物亚硝胺及其化学成分进入肝脏,损害肝细胞。


研究证实,过量饮用啤酒,不但起不到预防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效果,相反还促进了动脉血管硬化,心脏病和脂肪肝等病的发生,发展另外一些慢,如慢性胃炎患者就不宜饮用啤酒,因喝啤酒会造成胃黏膜损害,引起病人上腹胀满,烧灼感加重,嗳气频繁,食欲减退,萎缩性胃炎病人症状尤其显着。啤酒以大麦为主要原料,我国医学界认为,大麦芽有回乳的作用,用大麦芽酿成的啤酒,会抑制奶水的分泌。所以,哺乳期妇女最好不要饮用啤酒。


长期喝啤酒的9大危害:


冬季的时候天气是比较冷的,但是依然不会影响我们的饭局的,尤其是我们吃火锅的热情程度上,很多人都是喜欢喝啤酒的,但是其实喝多了啤酒是不健康的,长期的喝啤酒是容易发生很多的疾病的,下面绿叶鸟健康网说说长期喝啤酒的危害有哪些吧。


1、铅中毒


啤酒酿造原料中含有铅,大量饮用后,血铅含量升高,使人智力下降,反应迟钝,严重者损害生殖系统;老年易致老年性痴呆症。


胃肠炎大量饮用啤酒,使胃黏膜受损,造成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出现上腹不适、食欲不振、腹胀和泛酸等症状。


2、癌症


饮啤酒过量还会降低人体反应能力。癌症专家发现,大量饮啤酒的人患口腔癌和食道癌的危险性要比饮烈性酒的人高3倍。


3、结石和痛风


有关资料还表明,萎缩性胃炎、泌尿系统结石等患者,大量饮用啤酒会导致旧病复发或加重病情。这是因为酿造啤酒的大麦芽汁中含有钙、草酸、乌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等,它们相互作用,能使人体中的尿酸量增加一倍多,不但促进胆肾结石形成,而且可诱发痛风症。


4、酒精肝


啤酒本身营养丰富、产热量大,所含营养成分大部分能被人体吸收,因为酒精要通过肝脏代谢,长期大量受酒精损害,会导致酒精肝。


5、心血管疾病


大量饮酒易致短期内血容量增高,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给心血管、肾脏、肝、肺等器官带来损害,有些会出现头昏眼花、血压增高、心率加快,甚至导致心血管疾病发作。


6、感冒


喝大量的冰冻啤酒,虽觉得很痛快,但大量饮冰冻啤酒将导致毛孔骤然遇冷收缩,中止出汗,使身体散热受阻,从而诱发感冒等疾病。


7、啤酒心


如果无节制地滥饮啤酒,体内累积的酒精就会损坏肝功能,增加肾脏的负担,心肌组织也会出现脂肪细胞浸润,使心肌功能减弱,引起心动过速;加上过量液体使血循环量增多而增加心脏负担,致使心肌肥厚、心室体积扩大,形成“啤酒心”。长此以往可致心力衰竭、心律紊乱等。


8、啤酒肚


由于啤酒营养丰富、产热量大,长期大量饮用会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致使大腹便便,形成“啤酒肚”。从而易导致血脂、血压升高。


9、急性肠胃炎


短时间内大量饮用啤酒会冲淡胃液,使肠胃酸性环境受到,降低消化道免疫力,容易感染病原菌,引发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等肠道传染病;同时因增强了胃肠道的蠕动速度,加快食物的排泄,易出现腹胀、腹泻。冰镇啤酒更会使肠胃道温度突然下降,出现痉挛性腹痛和腹泻,严重的会造成胃出血。


喝啤酒的注意事项


1、啤酒饮入过量,酒精绝对量增加,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并直接损害肝脏组织。


2、饮啤酒时同食腌熏食品,可使致癌物亚硝胺及其化学成分进入肝脏,损害肝细胞。


3、过量饮用啤酒,不但起不到预防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效果,相反还促进了动脉血管硬化、心脏病和脂肪肝等病的发生、发展。


4、长期大量饮啤酒,会增加心脏、肾脏的负担,造成心室体积扩大,心肌肥厚、心脏增大,成为“啤酒心”。心肌组织中出现脂肪细胞功能减弱,引起心动过速。


5、多饮啤酒还会降低人体反应能力。饮用大量啤酒会使血液中铅的含量增高,造成智力下降,严重时还会形成痴呆症。

 
喜 欢

86

 
上一个:肠胃不好的人不能吃什么食物?肠胃病人的饮食禁忌
下一个:致癌的食物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致癌食物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