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健康饮食 > 

雾霾天吃什么食物好

作者:佚名     时间:2017-12-03     浏览:414    


雾霾天吃什么食物好


1、百合提高肺脏抗毒能力


肺不喜燥,蘑菇、百合有很好的养肺滋阴的功效,可以帮肺脏抗击毒素,食用时加工时间不要过长,否则百合中的汁液会减少,防毒效果要大打折扣。中医专家:常吃百合,清肺补气。肺主全身之气,百合被中医专家称为最好的“清肺补气”食物。雪梨炖百合润肺抗病毒;


2、人们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萝卜是肺脏的排毒食品。在中医眼中,大肠和肺的关系最密切,肺排出毒素程度取决于大肠是否通畅,萝卜能帮助大肠排泄宿便,生、炒或拌成凉菜都可以。


3、喝猪红汤


猪红500克、韭菜250克、生姜50克。“猪红”猪血,民间认为它有祛粉尘的作用。现代医学则认为,猪血中的蛋白质经胃酸分解后,可产生一种有消毒及润肠作用的物质,这物质能与进入人体内的粉尘和有害金属微粒起生化反应,然后通过排泄将这些有害物质带出体外,所以“猪红”亦堪称人体污物的“清道夫”。而猪血的蛋白质含量特别丰富,相当于猪肉的4倍,鸡蛋的5倍。


4、吃川贝冰糖炖梨,清洁呼吸道


冰糖与梨共同作用时,可有效清洁呼吸通道!川贝冰糖炖梨制作方法:梨洗净,从顶部切下梨盖,再用勺子把梨心挖掉,中间加入川贝和几粒冰糖。用刚切好的梨盖,将梨盖好,拿来几根牙签从上往下固定祝将梨放在杯子里或大碗里,加水,放入锅中炖35分钟左右即可。


5、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6、多喝清肺润肺的茶,如罗汉果


罗汉果茶可以防治雾天吸入污浊空气引起的咽部瘙痒,有润肺的良好功效。尤其是午后喝效果更好。因为清晨的雾气最浓,中午差不多就散去,人在上午吸入的灰尘杂质比较多,午后喝就能及时清肺。


7、润肺补钙不能少


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


雾霾天穿什么好


其实雾霾天里穿衣服最重要的不是时尚,而是安全,因为白茫茫一片能见度降低,司机远处什么都看不清,所以你出门时穿衣要注意了,怎样穿衣才会增加你的安全系数呢?


首先要穿的衣服颜色鲜明突出:在雾霾天里能见度很低的情况下,一定要穿得突出才是硬道理。红色衣服最安全,连汽车上高速开的雾灯都是红色的,可见红色的威力。


其次是,绿色衣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会让你从周边环境的白雾中脱颖而出。记得千万不要穿灰色、白色这种浅色调的衣服出门了呀,因为它会让你融入大自然之中,没人能看得到你了。


雾霾天出行注意事项


雾霾天市民应尽可能少出门,取消晨练,非要出门时最好戴上医用口罩防护,避免呼吸道受导致疾病发生;如果一定要出门,不要骑自行车,避开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以及开车多的路段,避免吸入更多的化学成分。也最好不好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为减少环境污染做贡献。


在雾霾天外出归来后,一定要注意勤洗手、洗脸,清洗掉皮肤上粘带到的污染物;另外回家后最好换上家居服,外出所穿的衣物也最好不要放在卧室里。


同时建议,连续戴口罩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并注意每天清洗并用开水消毒,以确保卫生。但时行的一些个性口罩、卡通口罩,厚度仅一两层,难以过滤空气中的病毒、灰尘。


雾霾天开车真要格外留心!交警介绍,雾霾天驾车,应将前后雾灯全部开启。特别提醒,不要开启远光灯,那会让视线更模糊。若因雾霾导致能见度低,可利用前后雾灯、尾灯、示宽灯和近光灯来提高能见度。

 
喜 欢

152

 
上一个:吃火锅加点萝卜会更好
下一个:冬季吃啥食物能够暖身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