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健康饮食 > 

如何从饮食上预防H7N9禽流感病毒

作者:佚名     时间:2013-04-17     浏览:854    


近期天气多变湿热,正是流感最易高发的时节,我国上海市和安徽省发现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个人应该如何做预防禽流感的感染,绿叶鸟健康为大家总结了饮食上注意事项和预防手段: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3月31日通报,我国上海市和安徽省发现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已有三人感染,两死一重伤,目前国内尚无针对性疫苗。


如何预防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不同于病毒,禽流感病源一般都是在鸟禽类中传播,人和鸟禽类密切接触后,病毒直接吸入或者进入黏膜造成感染。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过禽传染给人,不能通过人传染给人,所以无须谈禽流感色变,只要注意个人卫生情况,保持生活环境清洁干净,不接近禽类病毒源,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传染。


1、饮食卫生上


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不生食病死家禽家畜的禽肉内脏,煮蛋时蛋白蛋黄要变的坚实方可食用;


2、隔离传染源


避免接触鸡只和,勿用口鼻接近鸡只尾部。不可避免接触时 应佩戴口罩和手套,处理活得或者冻鸡后,要用清洁液或肥皂彻底清洗双手;解剖活( 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接触人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接触后应洗手;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平时加强锻炼,避免过度劳累;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和流通


每天应至少开窗10分钟换气两次,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


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它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都很敏感;


6、立即就医


如果接触了病死禽或从禽流感疫区回来后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全身酸痛、发高烧、浑身疼、没劲、关节疼、鼻塞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并告诉医生接触禽类和外出的情况。


7、加强体育锻炼


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养成早晚洗鼻的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呼吸道健康,增强呼吸道抵抗力。


8、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


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9、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和空气流通欠佳的地方


如身体感到不适,特别是有呼吸道感染或发烧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求医。最好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和野鸟等。


10、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 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11、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


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12、不要轻视重感冒


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 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 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


13、应尽量在正规的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目前尚未研制出供人类使用、能有效预防禽流感的疫苗,流感疫苗虽不能预防禽流感,但有助减低因感染流感而引致并发症及住院的可能性,在此,建议长者及长期患心脏或呼吸疾病的病人注射预防流感疫苗。

 
喜 欢

481

 
上一个:酸奶过期了怎么办?过期的酸奶有什么用途
下一个:什么是碱性食物?碱性食物有哪些?碱性食物大全列表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