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学生健康 > 

应对青春期早恋的方法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13     浏览:2857    


首先,想谈谈“早恋”这个词。其实,在西方国家,并没有“早恋”这个说法。我女儿在新加坡工作,我去看过她几次,发现即使在亚洲国家新加坡,也没有“早恋”这个说法。十六七岁的孩子公开恋情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我更倾向于把“早恋”称为“青春期恋情”。这并不是说我鼓励青春期孩子公开恋情,我只是想借此提醒各位家长:青春期的恋爱并不是一件很见不得人、很、很反常的事情。孩子大了,生理在发育,心理在成熟,对异性产生好感和爱慕,对家长来说,应该把这看成一件好事,因为这证明你的孩子处于正常成长阶段,而且有丰富的情感,这对今后他/她的社会交际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能力都是有极大帮助的。而且,青春年华有一段青涩的情感,也是一种成长的体验和经历。很多人成年后回忆起青春年少的情愫,都会觉得美好和怀念。但因为青春期的孩子仍需要花绝大多数精力在学业上,家长很怕心思分到别的地方就影响学习成绩,而且青春期孩子毕竟心理不够成熟,很难把握爱情的界限,所以当您的孩子出现了“青春期恋情”时,就需要您的有效疏导。


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孩子的“青春期恋情”一个合理客观的评价。


告诉孩子这是正常的,证明他们已经从小孩子进入为对爱情有渴慕的青春期阶段。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感情,切忌不可讽刺、讥笑孩子。


帮助孩子正视“青春期恋情”。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美好的爱情并不只是单纯的异性相吸,还包括高尚的情操和充实的精神生活。如果您的孩子已经有了恋情,家长应当帮助孩子分析这段恋情。如果孩子是被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吸引,就该把这种美好的情感和对对方的钦佩、欣赏化为努力自我提升的动力;如果孩子是被对方的外貌或家境所吸引,家长就该告诉孩子这种感情是肤浅的,物质和外在只是表面,内在精神的高尚和充实才是最重要的。



家长在这一阶段应该多和孩子聊天,注意孩子的思想动向。


甚至可以安排一些亲子活动,比如:一起看场电影、和孩子一起去k歌、去看演唱会、一起进行体育运动,等等。不要刻意的“说教”孩子,而是像朋友聊天一样,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家长不要刻意避免在孩子面前谈“青春期恋情”。其实,家长越是开放坦白的和孩子谈“青春期恋情”的事,孩子越是能打破对“恋爱”的神秘感。


鼓励孩子多跟不同的异往。


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跟异性同学打电话、发短信、出去玩就一味责骂孩子。我想起前几天在微博里看到一段话,大概是说中国的家长在孩子青春期时打压孩子、禁止孩子跟异往,而等孩子大学毕业后又恨不得孩子赶紧找一个各方面都好的合适伴侣结婚。这的确是很矛盾的,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在青春期阶段学会与异性相处、沟通的能力,那么对他们今后的人际关系、婚恋观念都有极负面的影响。所以家长切忌不能禁止孩子跟异往,反而应当鼓励他们和异性同学建立友谊。


家长应当加强对孩子的性教育。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和爱慕的异性有交往密切的倾向,家长就要坦然的跟孩子讲交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教育孩子管好自己的行为,预防性行为的发生。家长不要觉得跟孩子将这种事很难看。现在这么发达,孩子获取这种的途径非常多,与其孩子自己去寻找,不如家长告诉他们科学的性知识。


家长应当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育孩子不是乞求得到爱慕的异性的回应,而是对对方多关心一点,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和鼓励。如果孩子只是暗恋对方,家长就应该告诉孩子,爱情是双方的,如果对方并不喜欢你,你就要把这份感情放在心里,不失风度、落落大方。这样能够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爱情”,也能帮孩子建立健康的爱情观。

 
喜 欢

190

 
上一个:高中生迷惑:她真的喜欢我吗?
下一个: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调整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