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老人健康 > 

老人越老越快乐的5大秘诀

作者:佚名     时间:2015-12-01     浏览:164    


体质的下降、退休的失落、子女不能陪在身边……年老后的诸多困扰都让晚年生活显得不那么完美。但如果能对生活进行适度调整,晚年生活也可以变得很幸福。


学点新东西。学习是保持大脑活力和身体机能的最佳方式之一。每天固定时间学习不仅能让自己有所收获,还能达到防病抗病的目的。学习外语可以使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延缓4年,如果在老年时学习,预防效果更明显。如果从小养成读书写字的习惯,并一直保持到老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几率会下降三成以上。此外,学习新事物,打破固有生活习惯也对大脑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强烈使命感,可以促进大脑分泌某种化学物质,保护大脑神经组织。


从心理上说,学习新事物还能填补老人退休后在事业上的空虚感,学习过程中认识的同龄伙伴,可以减轻老人的寂寞感,重新规划晚年生活更是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建议老人可以学学外语、摄影、乐器演奏等。


多花时间和家人朋友一起。退休后与同事联系减少,孩子们又大都因为工作原因在外奔波,很多老人都会变得空虚寂寞。建议老人自己多创造机会结识朋友,主动与子女家人加强联系,以有效改善心态,缓解负面情绪。一些老人虽然很想多跟子女待在一起,但碍于子女忙碌的生活工作,以及不同生活方式可能引发的矛盾,对与子女同住存有心理障碍。


建议老人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尽可能多与子女沟通,跟他们一起吃饭,节假日一同外出,将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思念表达出来,就能起到强化亲情,提升情绪的作用。


发挥余热,服务社会。曾经的单位骨干,退休后只能在家带孙子;曾经的技术高工,晚年却空有本领“报国无门”。老人的这种“赋闲”,除了会让自己觉得不习惯,更是社会财富的一种浪费。2011年,一项研究发现,每天花更多时间在社区活动的老人相对更幸福,也更少有压力。


建议有能力的老人退休后多参加社区活动,发挥余热。如之前在单位是当领导的,可以多组织社区老人一起做社区服务工作;如果退休前是技术骨干,不妨将自己技术中的实用部分传授给其他老人;退休前是文艺骨干的,可以组织社区老人唱歌跳舞,丰富晚年生活。


给自己存点钱。在日渐完善的养老体系下,存钱养老的作用似乎正在变弱。但给自己存点钱,能让晚年生活显得更游刃有余。比如,退休后有了更多时间,老人正好可以把它利用起来,完成年轻时未完成的目标,如学弹钢琴、去向往已久的地方旅游。所有这些愿望的完成,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保证。此外,年纪大了,不代表就不能追求美了,看到自己喜欢的衣服、首饰、小物件,也需要有点闲钱供自己自由支配。为自己存点钱,不让自己为“小钱”而困扰,才能让生活更加自如。


给自己找乐,让自己多笑。退休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难免滋生,如果不能正确疏导,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所以老人一定要学会调节心情,尽可能让自己在面对各种变动时,保持一颗平常心。比如,对于角色上的转变,对于生活节奏的变化,对于人际关系的调整,都需要用平和的心态理性面对。平和心态还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无论抑郁或暴怒情绪,都会增加罹患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老人多笑,给自己找乐。比如多看有意思的书、搞笑的电视节目、喜剧影视剧等。研究证实,仅仅观看20分钟的搞笑视频,就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记忆力、降低应激激素水平、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只有理性看待自己的年龄,才能找到有效的应对之法,并从中获得幸福和快乐。衰老不可抗拒,要正视自己的年龄变化,60岁的人肯定不可能像20岁时那样拥有青春活力,但老年不必因此背上心理负担,正确的方法是做到认老而不服老。


老年人没有年轻人的精力和体力,但阅历和经验让老人对世界有着更透彻和深刻的认识;面对危机和困难时,老人的判断更准确。老人应该努力去学习和适应时下的生活环境,结合自己的经验,在晚辈面临困惑时给出意见和建议。


不服老不是一味逞强,凡事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实际条件适可而止,具有冒险性质或挑战性过强的活动,老年人最好不要参与。

 
喜 欢

64

 
上一个:5大长寿之乡老人饮食秘诀
下一个:老年人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是关键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