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由于年轻人的代谢比较旺盛,一旦出现物的副作用,比老人会更快地表现出来,某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医院剂科主任胡欣后了解到,其实老人更容易出现副作用,而且发现时一般会更严重。 与年轻人相比,老人的肝肾功能、胃液分泌能力、整体的体液含量以及机体降解和排泄物的能力都降低。即使用量不大,由于身体代谢物的速度较慢,排出也较慢,可能造成物在体内的积累,从而造成伤害。此外,老人各器官的功能发生衰退,敏感性下降,因此副作用常常发现较晚,一旦发现时,可能已经较为严重。为了避免物副作用对老人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同时服最好不超过5种。胡欣告诉记者,同时使用2种物的潜在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为6%,5种物为50%。如果老人本身就需要服用多种物,又碰上感冒、腹泻时,自己买服用,可能造成物种类超过5种,无形中增加了用风险。这种情况下应当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用。 观察用情况,发生跌倒时在医生指导下暂停用。老人在用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任何新的症状,都应考虑物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在发生跌倒、大小便失禁、不想活动等症状时,一些老人常认为是“自己老了,生活能力下降”,其实这时就应当关注近期服情况,询问医生是否可能与物有关。多数物不良反应在停后数天至3周内消失,但中、重度物不良反应者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停或换,并接受对症治疗。 选择合适的时间服。许多疾病的发作、加重与缓解具有昼夜节律的变化,比如变异型心绞痛、脑血栓、哮喘常在夜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病高峰在上午等。举例来说,抗心绞痛物的有效时间应能覆盖心绞痛发作的高峰时段:变异型心绞痛多在0点到6点发作,建议在睡前用长效钙拮抗剂;而劳力型心绞痛多在上午6时到12时发作,建议在晚上用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白天肠道功能相对亢进,因此白天用比夜间吸收快、血液浓度高。选择正确的时间服用,才能使物起到治疗的作用,而避免积累在体内,发生一些副作用,如肝肾损害等。 胡欣建议,老人用期间家人应关注其表现。老人有时觉得某些表现是由于“年龄大”引起的,没有及早关注,因此延误了治疗。老人在用期间如果发现一些之前不常有的反应,也要及时和医生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