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群 > 女性健康 > 

女人一生的几种非正常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8-18     浏览:756    


健康的育龄妇女,卵巢发生周期性变化,不断有卵泡发育、成熟、排出,同时伴有性激素分泌的变化。由性激素调控的内膜,也随之发生增生、脱落和修复的周期性改变。当内膜脱落出血,自流出,便称为。一般为28~30天行经一次,失血50毫升左右,持续3~7天。有规律的是生育的必要条件,说明生殖系统功能正常,是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


绝经


女性经历了生育力旺盛的青壮年时期后,卵巢功能开始自然衰退,性激素分泌减少。到一定限度,内膜即不再发生周期性脱落出血,也就没有了。最后一次称为绝经。我国妇女绝经的平均年龄为49。5岁,80%的人在44~54岁。绝经前,往往有一个过渡时期。此时不规则,并伴有一些生理和心理变化,如头痛、低烧、眼睑水肿、胀痛、腰酸背痛、口渴、口腔黏膜溃疡,情绪不稳(表现为烦躁、固执或抑郁),称为“经前期综合征”。


除了自己调整心理状态外,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雌激素进行治疗。中医认为本病与肾精枯竭、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有关,可试用麦斛地黄汤。为了避免这一过渡时期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一些西方国家的妇采取人为方法使停止,叫人工绝经。施行绝经术从理论上说这一做法对妇女对身体必有伤害,因此目前专家争论很大,应持慎重态度,不宜提倡。


初潮


人类的生殖系统,出生后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随着生长发育,女孩十三四岁左右,出现来潮。首次来,医学上称“初潮”。“初潮”是女性青春期到来的重要标志。部分少女初潮后一段时间,周期可能不太规则。其主要原因是,周期调节功能不够稳定,容易受到内外因素,如体质、情绪和环境改变等影响,要注意心理疏导和卫生保健。


激经


怀孕以后卵巢停止排卵,不会再来。但有极少数妇女怀孕早期仍有少量一样的流血,称为“激经”。传统医学认为这种现象是气血过盛引起。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这与体内激素水平高低有关。妇女怀孕初期,体内孕激素水平较低,蜕膜的形成还不完善以致出血,以致误认为是“”。这种现象不会超过怀孕后4个月,对母亲及胎儿无不良影响。


暗经


个别育龄妇女,虽有卵巢和内膜的周期变化,但无流出,这种情况称“暗经”。暗经不影响生育。这种情况极为少见,经医院专科医生全面检查才能确定。


闭经


年满18岁尚未来者称原发性闭经;除怀孕、哺乳和经绝期,已来,后又停止,3个月以上者称继发性闭经。全身性疾病、环境改变、精神都可影响卵巢功能而引起闭经。某些官病变或发育异常也会引起闭经。对于闭经应尽早检查,查清原因,及时治疗。耽误时间,影响治疗效果,可影响生育。青春期闭经首先要注意经期卫生,保暖,合理安排学习生活,消除紧张因素,改善营养状况,尤其是停止不适当减肥。可采用通经、调节内分泌,促进排卵等治疗措施。如不奏效,可用药物恢复人工周期。


倒经


有的妇女每当来潮时,就要出现口中咯血、鼻腔出血甚至外耳道流血、眼结膜出血或便血。这在医学上称之为“代偿性”,俗称“倒经”。其原因不全一样。如鼻腔出血,是由于鼻中隔前下方,毛细血管别丰富,表浅而脆弱,极易发生出血。有些人的鼻黏膜对卵巢雌激素水平变化十分敏感,受其,发生充血、肿胀,甚至像内膜一样,当雌激素水平骤然下降时便发生出血。


还有的“倒经”是由于创伤,或刮宫、剖腹产、切除手术时,内膜移位到肺部、胸膜、消化道和皮下组织等以外的部位,与原位的内膜一样受雌激素调节,发生增生、脱落,医学上称为“内膜移位症”。来潮时,即出现痰中带血或咯血、周期性血尿、呕血、便血及皮下出血等,绝经后才不再出血。发生“倒经”,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医学上称为原发性。大多发生在初潮后1~2年内。疼痛最早出现在来潮前12小时,行经第一天疼痛,持续2~3天缓解。疼痛程度不一,主要在下腹部,可放射到腰骶部和大腿内侧,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体格检查和仪器检查无器质变。可采用口服止痛药、药治疗,心理治疗也很重要。

 
喜 欢

430

 
上一个:怎么确定流量“超标”
下一个:四个带给女性的好处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