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疾病预防 > 

注重6个细节帮助你远离面瘫

作者:佚名     时间:2015-09-20     浏览:612    


颜面肌分表情肌和咀嚼肌两部分,前者由面神经支配,后者由三叉神经运动支支配。此处所叙述面肌瘫痪仅讨论表情肌,即面神经有关内容,面神经在脑神经疾患中较为多见,依据病因将其分成特发性(Bell)、外伤、感染、肿瘤、神经源性等5种主要类型。


面瘫的预防


1、注意休息


面瘫的预防和治疗期间都应该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少看电视、电脑,避免各种精神和过度疲劳,以利疾病的康复。


2、膳食合理


少吃油腻滞胃、不易消化的食品。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如桃、葡萄、苦瓜、茄子、青椒、韭菜,来维持足够的维生素摄入。另外还要吃一些米面、粗粮类食物,以保持机体足够的能量供给,增强抗病能力。


3、适当锻炼


在早晨、傍晚较凉爽的时候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一些适宜的体育项目,如散步、体操、打太极拳、跳舞等,长期坚持下去,会使体质循序地得到提高,对风寒的易感性和抗御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4、远离风寒


空调、风扇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因此不要图一时之快,直吹久吹。再有,在乘车、户外乘凉、洗浴、饮酒后也应注意不要让风直吹头面部,尤其是年老体弱、病后及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人,更应该多加注意。


5、慎用冷水


勿用冷水洗脸,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10-20分钟后进行足底。


6、及时治疗


一旦发病,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面瘫的原因


急性中耳炎感染


不要小瞧了此炎症,它是引起面瘫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较为常见的如中耳胆脂瘤,如果胆脂瘤侵蚀和面神经骨管直接到面神经就有可能导致面瘫。


好多的面瘫患者是因为感染了病毒。病毒感染是导致面瘫的原因中最常见的因素。常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特征为面瘫患者一侧周围性面瘫伴有耳廓疱疹出现,面瘫患者感觉剧烈耳痛,预后欠佳。


病毒感染


由于从面瘫病人面神经活检标本中可分离出单纯疱疹病毒,从鼓索神经中可检测出免疫复合物,且血清中某些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以及本病之钆增强MRI与其他病毒性疾病相同等,故有病毒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说。


吹风受凉


面部如果受到风寒的侵袭,那么就很容易导致面瘫发生,因为这种情况下,面部营养神经的血管会因为受到风寒而发生的痉挛引起神经组织水肿、受、缺血,进而导致面瘫。


趴在桌上睡午觉


在办公室桌子上长时间趴着睡午觉容易影响血液循环,使脑供血不足,引起面瘫。适当午睡可以为下午的工作积攒能量。可是午睡也有讲究,如果方法不当,有可能导致面瘫。上班族趴着睡觉,容易导致多处神经受到挤压,两臂、脸部、手脚都麻。再加上夏秋交替时,早晚凉、中午热,很多人午睡时都开空调,甚至对着风口吹,这样易受到风寒侵袭,导致面部肌肉痉挛。


吃性食物


过冷过热,或是性的食物,过量吃素或不吃主食,维生素的缺乏,若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乳酸堆积侵入脑部,过量的吃海产品、蛋类、牛奶、巧克力、毒化中枢神经系统,使脑组织消耗氧的能力减弱,以至引起暂时性的痉挛。


面瘫症状


①镫骨肌以上的面神经支受累时发生听觉过敏、同侧舌前2/3味觉障碍和周围性面瘫。


②受损影响到鼓索以上的面神经支时除周围性面瘫,还出现同侧舌前2/3味觉障碍。


③乳孔以下的面神经支受累出现周围性面瘫,病侧额纹消失,不能额皱蹙眉,眼裂变大,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Bell征(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鼓腮和吹口哨漏气,常见食物滞留于病侧齿颊间。


④膝状神经节受累,除听觉过敏、同侧舌前2/3味觉障碍和周围性面瘫,还有患侧乳突部疼痛、耳廓和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称Hunt氏综合征。


面瘫不仅影响个人形象,更是一种疾病。所以在平时就要做预防面瘫的工作,多多注意引起面瘫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防范起来,不要认为面瘫离自己很遥远,等到真正的患上了面瘫才来重视就晚了哦。

 
喜 欢

289

 
上一个:宝宝肺炎预防有三招 早发现早治疗
下一个:注意7点保护听力 有效预防老年性耳聋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