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疾病预防 > 

如何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防治?

作者:佚名     时间:2018-10-08     浏览:264    


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称为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其中包括食管本身抗反流机制的缺陷,如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和食管体部运动异常等;也有食管外诸多机械因素的功能紊乱。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的致病病因有很多种,其临床表现也各自不同,具体症状表现如下:


1、胸骨后烧灼感


胸骨后烧灼感又称反流性烧心,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多在进食的1小时左右发生,常与有关,如弯腰、屈曲、咳嗽、妊娠、腹水,用力排便等姿势迫使胃内压力增加可诱发加重烧心,又称姿势性烧心。亦可因进食过量,摄入浓茶、酒、咖啡、果汁、阿司匹林物而诱发。


2、反流至咽喉部


本病的病变部位在上焦与中焦交合之处,属任脉的循行部位。胃气以降为顺,今脾胃虚则肝木克之,使胃气不降而上逆,而任脉之经气亦由中脘上膈至廉泉咽部,故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中浊气与阴火结合,反流至咽部,而发生反流性慢性咽炎。病人每于餐后,会有酸性液体食物入胃,食管反流至口腔,咽部,并多在胸骨下烧灼或发生之前出现。


3、胸骨后或胃脘部疼痛


本病的疼痛酷似心绞痛或胸膜炎放射至后背、,甚至耳后,重者为剧烈性刺痛。若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出现持续性胸骨后疼痛,甚至放射至颈部,提示穿透性边界溃疡或伴有食管周围炎。当潴留的食物和反流的分泌物被吸入气管和肺时,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呛咳、喘息,甚至窒息等严重后果。引起该病的原因,主要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失当或劳累过度之故。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调达,气机不畅,横犯脾胃,胸骨后之疼痛,常伴胁肋胀痛,嗳气频繁,每于情怀不舒而诱发,气滞易血瘀,故疼痛较剧。


4、吞咽不利或呕吐


此二者相互影响,吞咽困难,食下不利,则上逆而呕吐。在病程的早期,由于炎症造成食管局限性痉挛,可发生一时性的吞咽不利,吞咽困难和呕吐。随着病情的发展,至后期阶段由于纤维瘢痕所致的狭窄,可出现持续性吞咽困难和呕吐。当吞咽困难逐渐加重时,其烧心在频度和程度上逐渐减轻,甚至后期不再有烧心出现。


如何预防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一般有预防:一级预防之病因预防,二级预防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之正确诊断、适当的治疗和康复。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慢性且易复发的疾病,应长期正规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合理的饮食,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要做到以下几点:


1、饮食宜清淡。过多的摄入高脂肪、高蛋白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是引发返流的一个重要诱因。脂肪可延缓胃排空,胆囊收缩与分泌,降低食管括约肌压力,因此要尽量少吃油腻食物,烹调宜蒸、煮、炖、烩,不用油煎炸。


2、进食要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少吃多餐,餐后不宜马上躺下,特别是晚餐,不宜饱食,睡前3小时最好不要进食,这样可以减少夜间反流。


3、严格戒烟、戒酒。


4、适当控制酸性饮料、甜食(如糖果、巧克力等)的摄入,忌辛辣、性强(如浓茶、咖啡、薄荷等)的食物。


5、注意心理活动正常化。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生活规律。


6、若夜间出现反流,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让头和肩膀高于胃的水平,这样可在睡眠时利用重力作用加强酸清除能力,以减少夜间反流。


7、减少导致腹压增高的因素,如紧束腰带、腹水、饱餐等,积极治疗便秘、咳嗽,避免餐后弯腰、端重物,以免增加腹压诱发反流。


8、避免穿紧身衣,过紧的衣服可增加胃的压力,促使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


9、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肥胖的人群也相应增加了,肥胖易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因此,要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25%的患者通过改变上述生活习惯后症状可获改善,但如果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不能改善反流症状者,要去正规的医院消化科开始系统的物治疗。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反流,缓解症状,治愈并防止复发,预防并发症。


伤胃容易养胃难,胃食管反流病作为一种消化系统炎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广大朋友一定要注重日常饮食与生活习惯,且在确诊后要尽早治疗,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喜 欢

102

 
上一个:痛风有哪几种类型? 如何进行正确防治?
下一个: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原因有哪些?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