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 > 疾病预防 >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作者:佚名     时间:2015-09-05     浏览:969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因狂犬病患者有害怕喝水的突出临床表现,本病亦曾叫做“恐水病”,但患病动物没有这种特点。主要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怕水、流涎和咽肌痉挛,最终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


1、经消化道感染。得狂犬病死的动物,被埋入地下,冬天被冻,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将肉吃掉,感染而得狂犬病。


2、如果被患有狂犬病的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抓伤,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3、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粘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


4、宰杀或剥皮当中不慎刺伤手部感染发病。


狂犬病患者的症状


1、潜伏期视被咬部位和程度长短不一,有报到最长达三十年,一般一至三个月。


2、发病初伤口有蚁行感,继而头痛、流泪、流涎、恶心、呕吐等症状,表现神经兴奋增高、吞咽时喉喉头痉挛,见风见水更利害,故称恐水病。


3、病兽唾液腺中病毒随咬伤、抓伤人粘膜和皮肤而侵入人体,在局部肌细胞中增殖,随血流上行至中枢神经系统,在神经细胞增殖后,可达唾液腺和其它组织。


狂犬病的预防措施


1、家养的犬要定期的进行预防接种


目前我国生产的狂犬病疫苗有狂犬病疫苗与狂犬病弱毒细胞冻干苗。


狂犬病疫苗,犬的用量是:体重4 千克以下的3毫升,4千克以上的5毫升。被病犬咬伤的动物,应立即紧急预防接种,在这种情况下,只注射1次疫苗是不够的,应以3~5个月的间隔注射两次。


注射疫苗的犬可获半年的免疫期。


另一种疫苗是狂犬病弱毒细胞冻干苗。使用前,应以灭菌的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按瓶签规定的量稀释,摇匀后,不论大小,每犬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可获1年的免疫期。


无论注射哪种疫苗的犬,一般无不良反应,有时在注射局部出现肿胀,很快即可消失。但此两种疫苗对体弱、临产或产后的母犬及幼龄犬都不宜注射。


应避免过度训练,并注意观察其健康状况。也可注射犬五联疫苗其中含有狂犬病疫苗。


2、对已出现临床症状的病犬及病畜应立即扑杀,不宜治疗


应深埋,不准食用。对新咬伤的犬,要及时治疗。其治疗效果取决于治疗的时间及对局部处理是否彻底。


在咬伤的当时,先让局部出血,再用肥皂水充分冲洗创口,以排除局部组织内的病毒,后用0.1%升汞液或酒精、碘酒等处理。


如有狂犬病免疫血清,在创口周围分点注射用量为每千克体重按L5毫升计算,最好在咬伤后72小时内注完更好。如无血清,应及时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3、要加强检疫


未注疫苗的犬入境时,除加强隔离观察外,必须及时补注疫苗,否则禁止入境。对无人饲养的野犬及其他野生动物,尤其是本病疫区的野犬,应扑杀。


4、对咬伤的人,立即冲洗伤口


应迅速以20%肥皂水冲洗伤口,并用3%碘酒处理,还要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第一、三、七、十四、三十天各注射1次,至第四十及五十天再加强注射1次,常可取得防治效果。


狂犬病患者的饮食


1、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


2、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3、忌食咸寒及甜腻食品:咸寒食物如咸菜、咸带龟等可引起咳嗽,不利于病人安静,使症状加重;甜腻食物,如点心、蛋糕、养麦等亦可使脾胃不运,并加重咳嗽,不利于病人安静,均使症状加重,均应忌食。


4、忌酒、咖啡。二者均可神经兴奋,可诱发病人狂躁发作,会加重病情。


5、禁食发物,如鱼类、虾、蟹、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等。


6、忌食辛辣、辛热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辛热食物如羊肉、狗肉等食物,可加重病情。


以上就是关于狂犬病的一些相关的知识介绍,大家应该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喜欢养狗的朋友要按时给狗接种狂犬病疫苗,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预防一些可能感染的途径,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喜 欢

437

 
上一个:牙疼怎么办? 教你预防保健的方法
下一个:如何缓解头痛带来的不适感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