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生活 > 动物百科 > 

红龙鱼的如何养护?养红龙鱼好吗?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8-10     浏览:1814    


红龙鱼的如何养护?养红龙鱼好吗?


红龙鱼的如何养护?养红龙鱼好吗?


红龙鱼的如何养护?


红龙鱼,如果饲养的好的话,可以长到70cm以上,而且可活到20年以上。但是像红龙鱼这样高身价的观赏鱼就像千金小姐一样,可不是那么容易饲养的。饲料费和水电费合在一起,一个月需要1万日元以上,我们不能把鱼当鱼养,而是要把它当成家庭中的一员。


首先,龙鱼最好从小养起,新鱼刚刚买回时,鱼缸里的空气泵要经过至少24个小时运行,以彻底根除水中的氯气。水的PH值约为6-7,水温25摄氏度。在鱼缸中加入适量小食盐以减少真菌攻击的危险并且使鱼健康而且提升它的胃口。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最能够取原缸的水约鱼缸的1/3,以利于新鱼对环境突变的不良反应。


其次,新鱼入缸之后,每周至少换水20%-30%,不能完全换成新水,否则会对鱼造成伤害。换水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换水过多会导致龙鱼鳍和鳞片脱落,换水量过少会使鱼鳍变得不透明、眼球浑浊严重的会造成腮盖翻转。含氨量也不要超过0.1百万分率(mg/1)。注意不要改变水中的温度和PH值,如果水中的温度和酸碱度突然变化会导致龙鱼死亡。平时也要注意测量水质的pH值和其他有毒物质。换水时要小心谨慎,避免使龙鱼受惊。


再者,龙鱼属于大型鱼类,鱼缸至少长1.5米,宽0.5米,高0.7米,而且不太合适养在水草箱里。鱼缸一定要加盖,龙鱼属于上层游动的鱼,喜欢跳跃,以避免无人时跃缸而出窒息而死。适用于龙鱼养殖的过滤系统主要有上部过滤器、外置式过滤器、上部+抽水沙层式过滤器、溢流式过滤器几种。此外,由于红龙鱼需要光很多,所以每天光照最好达到4个小时,其它龙鱼也最好能达到8个小时。龙鱼最好的光照是白天的日光,灯光如果长期使用的话会遮暗龙鱼的背部。


最后,关于龙鱼的喂食,龙鱼属于肉食性动物,青蛙、泥鳅、板球、金鱼、蚂蚱、小虾等等都可作为龙鱼的饲料。也可以在饲料中加入其他成分使龙鱼加色,比如说红龙,可喂食红箭或小虾,红箭和小虾体中含有红色素就对红龙的增色起到一定的作用。12厘米以下的幼鱼刚刚开始吃生饵时可以投喂刚刚脱壳的白色面包虫、虾球、血虫等较适口的饵料。喂食时最好在鱼缸的中间来投食,要少吃多餐一天投喂四次。随着小鱼的增长可适当增加投饵次数和投饵量。注意不要让饵料受到污染,另外,内脏,尤其是肝脏是不合适喂养龙鱼的,其较多的脂肪会造成龙鱼的疾玻人工饵料最好是牛肉,也可以买龙鱼专用饵料。但是投喂人工饲料的时候需要进行人工驯饵。


养红龙鱼好吗?


红龙鱼在体型上,一般以圆钝炮弹型居多,会有这样的体型表现主要系因为生长环境的关系,血红龙的猎食行为以速度追食为主,所以需要较为流线的体型,它们的主食为小鱼及小虾等水生动物。


红龙鱼在鳞片的表现上面,血红龙的主色系分为三次发色模式,主色会盖满整片鳞片,但它的发色一般以黄橘开始,小鱼整只黄黄的,很容易与黄金红龙混淆,差异仍在于鳞片的表现上,若仔细观察第一次开始发色的血红龙,我们可以发现他的鳞片上的黄色相当厚实,盖过整个底色,而黄金红龙则没有这样的表现,而且血红龙的发色是呈现整只发色的模式,所以一开始并不讨喜,简直是养只黄龙,当饲养到幼龙成长在人工繁殖过程中,之所以能如此得心应手的原因,来自对龙鱼性别辨识的功力。在业者的眼中,雄性龙鱼口腔似乎较大,可能为日后育苗做准备。另外,胸鳍和而呈深红色,且鱼体本身便略瘦长于母鱼,这一点,由鱼池上方观察便可轻易地发觉。另外,雌性龙鱼身材总较公鱼肥短,而且腹部较易有膨胀之感,胸鳍与头部色泽,较不如公鱼来得深。

 
喜 欢

119

 
上一个:公主兔生活环境有哪些要求?
下一个:血鹦鹉的风水学应用有哪些?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