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滋补调理 > 

枸杞子泡水喝的功效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7-01     浏览:808    

文章目录

一、枸杞子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
二、枸杞子怎样储藏
三、枸杞子怎样鉴别


枸杞子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


1、枸杞子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


1.1、可以保护肝脏


研究发现,枸杞子中含有的多糖能够对我们的肝肾起到非常不错的保护作用,另外对于肝损伤的修复情况也是非常不错的。因为他能够有效的降低身体中的血清谷丙转化成为氨酶,这样肾脏功能自然而然就会恢复健康。除此之外,枸杞子还能够有效的抑制身体中的脂肪在肝细胞之中沉淀,所以也具有促进肝细胞以及身体其他细胞新生的功效。


1.2、可以明目清火


专家建议如果身体出现了眼睛疲劳、干涩、看东西不清楚以及头晕眼花的情况,这个时候将枸杞子泡水服用能够很好的缓解不适症状。特别是很多白领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这就极大的增加了双眼的压力,经常服用枸杞子具有非常不错的明目效果。另外,在天气炎热的时候身体很容易出现上火以及肝火旺盛的情况,这个时候服用枸杞子也能够起到清火的作用。


2、枸杞子有何副作用


2.1、阴虚人群吃枸杞子容易上火


在夏季的时候,还有阴虚体质的人应该注意枸杞的用量,因为枸杞性甘,温和,用量过度能造成上火,尤其是生吃时更应减少用量。


2.2、过量食用问题多


枸杞子适合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服用。但服用过程,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枸杞子含甜菜碱、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钙、磷、铁等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是要注意把握用量。过量食用枸杞子会使人上火、流鼻血、甚至造成眼睛红胀不舒服等。


3、吃枸杞子有何注意事项


虽然说将枸杞子泡水喝之后对于身体好处很大,但是一些注意事项仍旧是需要遵守的,否则容易给身体带来一些不良影响。首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适合服用枸杞子的。因为枸杞子性温,所以一些患有感冒、发烧或者是各种类型炎症以及腹泻的患者应该避免服用。除此之外,一些高血压病人或者是过于急躁的人群在日常也需要减少服用量或者是不吃,否则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上火等情况。


枸杞子怎样储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闷热,防潮,防蛀。晾干容易保存,普通袋装的一般为七到八成干,不宜大量堆积库存,要经常取出阳光下面晾晒,否则时间久了会粘黏变质。


枸杞子营养丰富,但也是一种难保存的产品。常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出现生虫、发霉、变色等现象。贮存时应注意控制含水量、温度、空气中含氧量,防虫、灭虫等。枸杞果烘、晒时需要时间较长,需要消耗能源或受到自然天气的限制,加工成本提高。


加工枸杞时可采用碱浸泡处理方法,即用苏打浸泡,去除表面的蜡质层,加快水分蒸发。具体方法是用低浓度苏打碱液(1:25)在60摄氏度时浸泡枸杞鲜果1―2分钟,捞置于匾内用水冲洗,再进行晾干、晒干或炽烤至干。注意在浸泡过程中操作宜轻柔,避免枸杞的破损。用本方法加工处理,可节约工时和能源,枸杞果色鲜美。此法加工时不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不影响产品质量,且产品色泽鲜红,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枸杞子怎样鉴别


1、从颜色上辨别


鲜的枸杞子因产地不同而色泽有所不同,但颜色很柔和,有光泽,肉质饱满;而被染色的枸杞子多是往年的陈货,从感观上看肉质较差,无光泽,外表却很鲜亮诱人,所以,买枸杞的时候一定不要贪“色”。特别是染色的枸杞整个都是红色,连枸杞子蒂把处的小白点也是红色的,而正常枸杞尖端蒂处多为或白色,用色素浸染过的枸杞蒂处则呈红色,用硫磺烘烤过的呈深褐色。由于用色素染过的枸杞特别怕水,建议大家在选购枸杞时可以把几粒枸杞放进水中,或者是故意用潮湿的手搓一搓,如果出现掉色,就说明用过色素。


2、从形状上辨别


枸杞子自古以宁夏枸杞为地产材,用价值最高。宁夏枸杞尖处大多有小白点,这个外地枸杞是没有的,宁夏枸杞尖处有白点可以达到85%。宁夏枸杞放入水中90%不下沉,无论泡茶、煲汤等都是漂浮在水面的。宁夏枸杞和内蒙古枸杞都呈长圆形,但是宁夏枸杞泡水后会上浮,青海、内蒙古枸杞会下沉。

 
喜 欢

476

 
上一个:【香叶饮食】香叶
下一个:吃什么美容养颜 推荐大家四款美容膳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