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饮食 > 滋补调理 > 

冰糖的热量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1-23     浏览:518    

文章目录

一、冰糖的热量和富含物质
二、冰糖的和简介
三、冰糖的营养价值和吃法
四、冰糖的价格、选购、保存
五、冰糖的饮食禁忌


冰糖的热量和富含物质


1、热量:397 大卡(100克)


2、营养素含量(每100克):


热量(大卡):397.00,碳水化合物(克):99.30,脂肪(克):0.00,蛋白质(克):0.00,硫胺素(毫克):0.03,核黄素(毫克:)0.03,镁(毫克):2.00,钙(毫克):23.00,铁(毫克):1.40,锌(毫克):0.21,铜(毫克):0.03,钾(毫克):1.00,钠(毫克)2.70。


冰糖的和简介


冰糖是白砂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是由蔗糖加上蛋白质原料配方,经再溶、洁净处理后重结晶而制得的大颗粒结晶糖,有单晶体和多晶体两种,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自然生成的冰糖有白色、微黄、淡灰等色,此外市场上还有添加食用色素的各类彩色冰糖(主要用于出口),比如绿色、蓝色、橙色、微红、深红等多种颜色。由于其结晶如冰状,故名冰糖。也叫“冰粮”。


冰糖可以增加甜度,它还是和菊花、枸杞、山楂、红枣等配合的极好调味料。


冰糖品质纯正,不易变质,除可作糖果食用外,还可用于高级食品甜味剂,配制品浸渍酒类和滋补佐等。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糖尿病患者忌食。


自然生成的冰糖有白色、微黄、淡灰等色,此外市场上还有添加食用色素的各类彩色冰糖(主要用于出口),比如绿色、蓝色、橙色、微红、深红等多种颜色。由于其结晶如冰状,故名冰糖,也叫“冰粮”。冰糖品质纯正,不易变质,除可作糖果食用外,还可用于高级食品甜味剂,配制品浸渍酒类和滋补佐等。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糖尿病患者忌食。


冰糖的营养价值和吃法


1、冰糖有生津润肺、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利咽降浊之功效。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肺燥咳嗽、哮喘、口干烦渴、咽喉肿痛、高血压等症。


2、冰糖的制作技巧


2.1、冰糖由于较容易吸水受潮,因而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


2.2、如发现冰糖受潮出水,可以用电风扇吹干或置于太阳下暴晒,到干燥为止。


2.3、如发现冰糖表面出现化水现象(即比较粘),由于家庭不便于处理,且容易滋生细菌,因而最好不要食用;4.糖很容易生螨,存放日久的糖不要生吃,应煮开后食用;5.冰糖可以煎汤内服,佐餐,或入丸、膏剂。


冰糖的价格、选购、保存


冰糖的价格不太好说,一般来说工业大宗采购的价格目前在6.6-7.2元/公斤,如果零售的话,一般会在4-6元/斤。如果是小包装的话,价格还会更高些。


要挑选好的冰糖,必须下足眼力,仔细查看其外观。


一般说来,看起来晶粒均匀,色泽微黄或清亮雪白,半透明,有结晶体光泽,无明显杂质的冰糖质量较好。当然,也并非颜色越白越好,因为越洁白的说明加工的过程越多,太精了并不是最好的冰糖。微黄的自然结晶的塔冰往往更为自然。


质量较差的冰糖则往往发黄、发暗。此乃冰糖受潮所致。


另外,选购冰糖时还应闻闻气味,避免卖到有异味的产品。


最后,告诉您一个小窍门:可将大块的冰糖放入一器皿内,再置于微波炉转20-30个数,取出后用手就可以轻松将其掰成小块。这样将冰糖晾凉后放入袋中密封保存,以后使用冰糖时就会很方便了。


冰糖保存方法:


1、冰糖由于较容易吸水受潮,因而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


2、如发现冰糖受潮出水,可以用电风扇吹干或置于太阳下暴晒到干燥为止。


提醒:如发现冰糖表面出现化水现象(即比较粘),由于家庭不便于处理,且容易滋生细菌,因而最好不要食用。


冰糖的饮食禁忌


禁忌人群:糖尿病患者忌食。

 
喜 欢

228

 
上一个:太子参怎么吃
下一个:猪皮冻的热量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