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武当大乙门桩功辨析

作者:佚名     时间:2017-11-21     浏览:901    
一些爱好站桩的时常问我同一个话题――站桩时间长短与身体的健康关系。他们听说站桩时间长了会伤到骨头,或者对内脏、筋腱有害处等等。
站桩要科学的站,一种桩功有一种桩功的练法,只要按照每个桩功的大体要求站,一般都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只会促进身体的良性循环。
武当太乙门的所有内功桩法,在通常情况下,有这样一个规律:静功桩法一般是越长越好,动功桩则是法分阴阳,合于术数,每个动功都有自己特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可能是按着周天来计算的,也可能是按着八卦计算的,也可能按着九阳来计算,总之,有一个特定的数量来衡定。这些数量的来源是我们的历代祖师根据自身的体会,总结确定的,只有达到这个特定的数量,才能对人的身体进行有益的改造,超过这个数量可能就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比如:太乙十三桩的混元一气、九九回阳,最多不能超过36次,寒山七式最多只能做8次等等,多做无益于身体,只要达到气化身体,有益于体内的气血运化,见好就收。
静功类的桩法则越长越好,因为几乎所有静功站桩目的都是在整合身体的能量,催化体内的内气进行聚变,使之具有超常的能力。当内气经过内功心法的催化以后,经过一定时间内敛,就会由浅入深的向身体内部进行渗透。渗透所需的时间通常由本身来决定,一般最少要超过40分钟,这就是为什么站桩最好不低于40分钟的主要原因。所有经过内功锻炼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内气是由身体表面的经络、筋膜开始循行,随着站桩时间的延长,内气也在不断地向身体内部渗透,由皮肤表面到肌肉中的筋膜,再到骨肉之间的筋膜,最后到达骨头的表面,直至渗透到骨中……,这个过程就是敛气入骨。所以,绝大多数站桩有素的人骨质都比较硬,比如太极桩练的是天罡气,天罡气行走的是人体内的筋膜,筋膜在人体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除了组合肌肉以外,其中还具有保护肌肉、骨骼、脏腑不受侵害的功能,行天罡气潜行骨骼筋膜保护骨质。
天罡气在人的身体内运行时间越长,内气进入身体的程度就越深,对人的身体健康就越好,这一点有很多的例证可以说明。比如:田径运动员在训练时,由于长时间的奔跑,有的运动员小腿胫骨深度疲劳,以致于发生骨裂的现象,经过站太极桩(每天两次,每次不少于2个小时),不但“疲劳性骨裂”消失了,就连运动性损伤也没有了。有的运动员小腿胫骨已经多次,医院确诊为疲劳性骨裂(胫骨上有断裂的裂纹),经过太极桩的练习,竟然奇迹般的痊愈了(医院检查裂痕消失)。根据这个道理,说明太极桩可以治疗“股骨头坏死”。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一次站桩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病人,治疗的效果要远远大于站40分钟的病人。对于“静脉曲张”的病人而言,也是这种情况,一次站桩的时间长短,其效果差别很大。
现在有一些人用“久站伤筋骨”的中医理论来推断站桩,认为站桩也是站立,一定不会超出中医“久站伤筋骨”的范畴。我认为用这些理论来衡量站桩的人,一定不了解内功,不清楚内功究竟是做什么的,更没有长时间站桩的经历。在通常情况下,平常人如果长时间的站立,时间一久就会造成下肢气血不畅,从而伤骨。但是,练内功的人则不存在这个问题,练功人只要内功心法应用地正确,体内的真气就会在身体内循行周天,按照中医“气到血到,气血相伴”的原理,血跟着气走,在实际中,我们常常看到,练功中我们的血管是鼓起来的,超出正常状态,这就是“血随气走”造成血管扩张,这也是站太极桩为什么能够治疗“股骨头坏死”“静脉曲张”等下肢疾病的主要原因。
再者,从过去的老武术家们的身上也可以看出。当年我第一次看到恩师阎政昌老先生练习功夫的时候,站的是太乙十三桩的“山猿守门”,这是一个单腿支撑的桩功,阎老先生一次竟然站了三个多小时,之后他说:“武当太乙门的桩功一般都不要少于2小时,这是一个对门人要求的硬性指标……”这一点很多的内家流派都有同样的要求。比如:李仲轩老先生在他的书中提到,薛颠老先生提出形意拳的“桩”要站到2小时,这些老武术家们的身体都很好,没有一个因为长时间站桩造成腿骨受损的。
最后真心的希望广大传统武术爱者,排除这些影响,认真地按照传统的武术理法认真地站桩,坚持住,直到得到功夫。
 
喜 欢

530

 
上一个:传统武术高手打架谈
下一个:武当风雷掌(下)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