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流动与开放:与传统武术文本对话-李龙

作者:佚名     时间:2017-10-04     浏览:684    
摘要:文章以融合的视域,解读传统武术文本。研究认为,时间空间系统是传统武术形成和发展中一个重要变量。流动性是指在时间轴上,传统武术做出某种富有时代生命力的传统武术文化创造,从而使其具有不断向未来延伸的、展开的可能性;开放性是指在空间之轴上,传统武术立足于时代底版上,积极地同各种时代精华对话,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关键词:传统武术 流动 开放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001―03
一提到中国武术,尤其是传统武术,经常会在我们耳畔回响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隽语。无可置疑,传统武术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奇葩,是世人公认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弘扬和发展传统武术,诚如中国武术研究院院长高小军所言那样,“具有振兴民族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但是,尽管传统武术有在文明发展的千载历程中从没有中断过,见证了中国民族文明的整个历程进程的历程,却掩饰不了当下身处全球化时代和中国社会转型双重语境中的传统武术发展面临的发展困境。
传统武术诞生于农耕社会,当前中国社会是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乃至后工业社会转型。就出场学视域而言,任何事物出场形态都对出场语境和出场路径具有深度的依赖性。历史出场语境的时空转变必然迫使传统武术从前现代性向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转变,否则,传统武术就只能成为人们的一种“历史记忆”。由此也恰恰说明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传统武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在时空系统中,传统武术通过产生、积累、发展、传播,有的拳种流派消失了,有的拳种流派保留了下来,有时候又在相互作用中诞生了新的拳种流派。可见,时间和空间系统是传统武术形成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因而,从时间和空间系统角度去探究传统武术的积累、演化和发展,就成为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1 流动:时间之轴的传统武术
“‘传统’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这整个时间性中的一种‘过程’,而不是在过去就已经凝结成型的一种‘实体’,因此,传统的真正落脚点恰是在‘未来’而不是在‘过去’,这就是说,传统乃是‘尚未被规定的东西’,它永远处在制作之中,创造之中,永远向‘未来’敞开着无穷的可能性或说‘可能世界’。正因为如此,‘传统’绝不可能只等于‘过去已经存在的东西’,恰恰相反,传统首先就意味着‘未来可能出现的东西’――未来的人、未来的事、未来的思想、未来的精神、未来的心理、未来的意识、未来的文化、未来的一切。”如果把传统武术文化当作一个历史长河,那么它应是一个还正在发展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一个稳定的静态解构;它是一个还在继续完成的正在发展事物,而不是说已经定型的事物。传统武术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有着自己特殊的规律。
传统武术在文明发展的千载历程中从没有中断过,它见证了中国民族文明的整个历史进程。在时间之轴上,可以说,传统武术是世世代代武术人不断积累的成果。每一时代的传统武术都是当时代的武术人在时代赋予自己的“前见解”前提下,对先辈们遗留下来的传统武术文化成果进行承传和时代的诠释,从而形成当时代传统武术。因此,传统武术在时间之轴上,从没有中断的秘密就在于每一代武术人都是在时代的“前见解”下,承传先辈们遗留的传统武术,从而构建传统武术绵绵不断的“血缘关系”。这种传统武术的“血缘关系”,即是传统武术之“传统”。这种“传统”的世代相因依托于每一代武术人的当时代和前时代的一种视域融合。融合的视域具有一种流动性,一种“前见解”基础上的流动性。换句话说,传统武术在时间之轴上的流动主要取决于每一代武术人的理解活动,这种理解活动是内涵一定“合理偏见”的理解活动,是一种视域融合的理解活动。
海德格尔认为,任何理解活动都是基于一定“前见解”,理解活动就是此在的前结构向未来进行筹划的存在方式。加达默尔认为,理解者和解释者的视域不是封闭的和孤立的,它是理解在时间中进行交流的场所。理解者和解释者的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使它与其他视域相交融,形成一种“视域融合”,“理解其实总是这样一些被误认为是独自存在的视域的融合过程。”在视域融合中,历史和现在、客体与主体、自我和他者构成了一个无限的统一整体。视域融合不仅具有历时性,而且也具有共时性。作为一个传统本文的作者,具有自己身处其中时代所形成视域,这种视域叫“初始视域”或者“文本视域”;而传统本文的阐释者、理解者也有自己的“前见解视域”;同时还具有当时代赋予的“当时代视域”,这三种视域由于历史性和共时性的不同,必然存在差异。而当时代的阐释传统文本的视域则是这三种视域在互动中融合起来形成的新视域,这是一种既超越“初始视域”,又别于“前见解视域”和“当时代视域”的新的“融合视域”。新的“融合视域”对本文的阐释是一种在理解活动中形成的文化创造。“如果没有过去,现在视域就根本不能形成。正如没有一种我们误认为有的历史视域一样,也根本没有孤立的现在视域。理解其实总是这样一些被误认为是独自存在的视域的融合过程。我们首先是从远古的时代和它们对自身及其起源的朴素态度中认识到这种融合的力量的。在传统的支配下,这样一种融合过程是经常出现的,因为旧的东西和新的东西在这里总是不断地结合成某种更富有生气的有效的东西,而一般来说这两者彼此之间无需明确的区别关系。”
“在我们经常采取的对过去的态度中,真正的要求无论如何不是使我们远离和摆脱传统。我们其实是经常地处于传统之中,而且这种处于决不是什么对象化的行为,以致传统所告诉的东西被认为是某种另外的异己的东西――它一直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一种范例和借鉴,一种对自身的重新认识,在这种自我认识里,我们以后的历史判断几乎不被看作为认识,而被认为是对传统的最单纯的吸收或融化。”因此,中国当代传统武术文化是一种在新的融合视域中回顾与反思的传统武术文化。从时间上而言,它是从过去走近当代,并且具有向未来延伸的趋势。从整个历史长河来看,当代传统武术的出场形态是一种相对的静止,不断地指向未来的流动性是其终极的价值旨趣。可以说,当下传统武术文化现代化转型因传统武术的过去而得以延续,传统武术文化的过去孕育了今天的转型,同时现代化转型后的传统武术文化也包含了传统武术文化的“传统”。
可见,流动性内蕴在历代武术人的理解活动之中,正是这些理解活动使传统武术文化在活在当下同时,具有不断地向未来延伸的、展开的可能性,从而使传统武术流动起来,形成传统武术的“传统”。流动性是传统武术的能动创造过程,是在对先辈们遗留下来的传统武术文化的解读中,做出某种富有时代生命力的传统武术文化创造。
2 开放:空间之轴的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的开放性是传统武术在每一时代空间发展上所具有的特质。它是指传统武术发展立足于时代底版,积极地同时代各种文化精神对话,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传统武术通过这一路径,完成具有时代精神的穿越“历史间距”和跨越“空间间距”的传统武术文化内在批判和外在批判,通过内外结合,磨砺传统武术文化的时代之锋,从而推进传统武术的创新发展。
毫无疑问,传统武术不能悬浮于当时代社会存在而发展,必须在社会存在的基础上,反映社会存在的需求,遵循社会发展必然趋势而发展。但是,现实生活中,传统武术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有时候会表现出并非一致的“镜像”。
当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现有状态与时俱进时,传统武术文化往往能够同当时代各种文化精神对话,吸取其精华,通过内在的创造性文化转化,引领传统武术不断创新发展。但是,由于传统武术是一种诞生于农耕文明社会的自在文化,它具有一种超稳定性结构,它有时又会表现出与社会发展不一致的“镜像”。即使社会存在发生变化,传统武术文化的某些文化观念失去了合理性,但是,它还是能够成功地抑制内在的批判性和怀疑性的新文化因素产生或生长,导致传统武术文化中一些建立在旧的社会存在基础上的观念文化形态不能够及时的消失,还顽固的存在,没有随着它的基础消亡而消亡。
传统武术文化具有的封建主义性质的文化糟粕――江湖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江湖规矩、门派之争、有些门户过度渲染、神化自己的门派武功等,严重地阻碍了传统武术发展,使其发展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对于传统武术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一致的“镜像”,其解决路径是,只能靠一种外来的新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冲击,使其进入文化的批判期,进入文化裂变期,使传统武术文化被批判或改造的文化要素与新来的文化精神整合,从而构成传统武术的一种新的文化精神,推动传统武术发展。
但是,不论在每一时代空间上的传统武术发展与社会存在发展是同步还是不同步,在传统武术的发展历程中,都需要传统武术积极地同时代各种文化精神对话。通过这一对话路径,传统武术吸取其精华,内化为自身的新的文化要素,从而提升传统武术的时代生命力。传统武术曾将中国古典哲学――太极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吸收进自己的体系。太极拳就是传统武术吸取太极阴阳学说的典范。王宗岳《太极拳论》曰:“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在太极拳中,表现为动静、刚柔、虚实、开合等对立统一状体。形意拳也将五行学说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利用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解释形意拳五种拳法的相生相克:劈拳、钻拳、炮拳、横拳、崩拳。劈拳性属金,钻拳性属水,炮拳性属火,横拳性属土,崩拳性属木。于是,五拳相生是:崩拳能生炮拳,炮拳能生横拳,横拳能生劈拳,劈拳能生钻拳,钻拳能生崩拳;五拳相克是:劈拳能克崩拳,崩拳能克横拳,横拳能克钻拳,钻拳能克炮拳,炮拳能克劈拳。还有“天下功夫少林”的少林派武术,它更是中国传统武术同其他文化对话、交流、融合的典型范例。少林派武术最早起源于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方向的嵩山腹地的少林寺,素有“武以寺名,寺因武显”之称。少林派武术与禅宗有密切关系。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西域高僧跋陀在此传教,后来达摩在此基础上,广收门徒,传授禅宗,最终使其成为禅宗祖庭的地位。在这些禅宗中不乏武师武士。于是,这些身怀绝技的武僧们自觉不自觉地就将拳禅互渗,将禅宗的学理纳入武术中,构成了“拳禅合一”。禅宗讲究“顿悟成佛”,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少林武术中讲究“悟性”,主张“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诸如此类的禅宗思想在少林武术中随处可见。总之,少林武术在与禅宗的对话中,将禅理渗透到武术中,以禅理指导武术训练,以禅理和形式编排、命名各种动作和拳术套路(僧敲钟、少林罗汉拳等),使禅理与武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少林派武术所都有的一种“禅中有拳”、“拳中有禅”、“拳禅合一”的武术境界。
由此可见,开放性是传统武术文化通过主动的吸取外来文化精华或者被动的接受外在的文化精神冲击,使传统武术文化主动或被动的抛弃一些不适合时代需求的文化要素,主动地创造性地转化自身文化要素或者重新将自身适合时代需要的文化要素与新的文化精神进行整合,形成传统武术一种新的适合时代需要的文化精神,从而维持传统武术的当时代在场性。
3 结语
传统武术文化是人们既继承前代传统武术文化成果,又和当代各种传统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一时代的人都只能在继承前人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开始自己的活动。每代人把前代人的实践力量纳入自己的活动之中,壮大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前代人把传统武术作为一种生存手段,一种生存技能,向后人传授,当代人在继承前代人传承的传统武术生存技能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时代境域中的实践活动,淘汰、继承、创新和发展传统武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传统武术就是以这种解读方式,一代一代的繁衍生息。传统武术文化是一种不断延续的文化,每一代的传统武术文化既有过去的武术传统,又有结合自己当代实践的时代特色。故此,它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文化,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文化,而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新陈代谢的文化。
传统武术文化发展在任何一个时间、空间系统内,如果没有继承的过去和时代的实践需要相结合,那么也许就会和“一种民族不能吸收他族之文化,犹如一人之身不能吸收外界空气及饮食,否则不能长进”一样,具有同样的结局。
参考文献:
[1]张文广等.18人被国家武术研究院聘为首批专家委员会委员[EB/OL].htpp://www.wushu.com.cn.2009-12-23.
[2]转载余秋雨.艺术创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15-216.
[3][4][5][6][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393,393,361―36.
[7]肖前主编.主义哲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76.
[8]李振纲.文化忧思录[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喜 欢

368

 
上一个:武当纯阳24式云拂谱(上)
下一个:少林达摩杖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4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