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武术《榔头猛棍》-杨文玺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8-14     浏览:603    


编者:本文是宁夏吴忠武术学校校长杨文玺先生撰写。编者对此文内容比较陌生,其中有几处没有完全读懂,现除明显白字之外,其他未敢擅动,原文照登,立此存照,以备读者向作者咨询。




榔头猛(门)棍是武术杨氏教门拳器械秘传套路之一,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此套路乃一代宗师杨公士鹏(1779-1870)所创。清同治年间西北,军杨氏教门拳组成的“威虎营”用榔头猛(门)棍英勇杀敌,威震四方。因此名扬天下。




杨氏教门拳榔头猛(门)棍主要传承人:一、杨公士鹏;2、杨清;三、杨吉有;四、杨生山;五、杨金柱;六、杨文玺、杨文舜、杨文昭;七、杨澜、杨婕。




杨氏榔头猛(门)棍包括:榔头;长榔头,双榔头及榔头单练、对打组成。猛(门)棍有:长棍、短棍、及门棍单练、对打组成。还有榔头对门棍单练、双人对打等套路组成。




杨氏教门拳榔头是:24榔头,32双榔头。榔头对练。




杨氏教门拳猛(门)棍是:13猛棍,24模子门棍。叉叉短棍,长短猛(门)棍单练对打。




还有榔头对门棍39式单练对打。




看到榔头猛(门)棍这个名字,年龄大的人都知到,年轻一点的,怕就不知道了。榔头;分为好几种,做为的武术器械确切一点应该是:长把,大头,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也还有:短把,小头。各地区形状不一。但叫法大体一样。




猛棍,照原字意应该为:指用力击打出的棍法,使人防不胜防。无力招架。因地域关系,西北地区旧社会解放初,人民当做顶门棍使用,防贼防盗。或在生产生活中所用的叉杨和叉叉子等。因音同门,用的是顶门棍因此也叫门棍。




榔头猛(门)棍意为夹抢带棍,使人防不胜防,无力招架。




榔头猛棍是杨氏教门拳独具风格特点的武术器械。她朴实无华,不尚花架,武术器械就地取材,就是群众的劳动生产生活日常工具。长榔头是由一根棍长约五尺的把和一个头约长50厘米、粗约80厘米的头组成。短榔头:由一根长约0.8米的把,和一个长约40厘米,粗约50厘米的头组成。双手各拿一个为双榔头,旧社会和解放初为西北地区人民田间地头的生产工具。




长猛(门)棍也是自然长成的红枣木,头带一个小叉,棍长约五尺,棍头的小叉与阿里剑同,小叉又形同月牙是文化的标志。旧社会和解放初为西北人民取暖加火的生活工具。娱乐时可做器械健身、强身。敌人来犯时可低御敌人防身自卫。此器械具有非常大的杀伤力,可攻可防,威力巨大。




短猛(门)棍也是自然长成的红枣木,头带一个小叉,把比长猛棍短一半,如果头上没有小叉便是一个鞭杆。它携带非常方便,使用时极其灵活,使人防不胜防。




该套路编排科学合理,符合人体段练特点和技击特点法则。




全套要求很高。使用价值极高。因为榔头的杀伤力非常大。门棍使用起来非常灵活方便,所以其进攻快速灵活,防守严密精妙。招招先发制人,后发先制。每式出招伤人,该套路视为看家之秘,200多年来只传数人。




榔头门棍总诀




榔头门棍士鹏传,杨氏后代勤演练。砸叉挡劈灵妙巧,点崩吃搂从未见。独具特色不外传,榔砸叉扎一条线。只传门内勤练人,卫国护教走正道。榔头门棍演练时要身有大净。




谱曰:起式如猛虎下山,吃搂封闭虎扑食。进攻如猿猴摘挑,砸叉挡劈鼠。防守如玉女观经,拦拿崩挑滴水进。收式如老牛耕地,气沉丹田如泰山。




榔头猛(门)棍演练时要身有大净,起式收式均以接睹阿式开始、结束。共,第一路四趟32式。




1接睹尔起式、2左右榔头花、3左上搬右进榔头、4右上搬左进叉、5左进步进榔头、6回马叉后剌、7右纵步进叉、8回马后砸榔头、9右上步掠砸、10左上步叉掠剌、11右下叉提刺、12右下榔头下砸、13偷右步刺叉、14蟒蛇翻身、15夜叉探海、16老狼扑食、17左上步提扎、18右上步提扎、19右下砸、20左下刺缠、21偷右步点、22转身上崩、23狸鼠、24后背、25玉女穿线左、26玉女穿线右、27右上架下压、28左上架下压、29左拦下压、30右拦下压、31老牛耕地、32接睹尔收式。

 
喜 欢

276

 
上一个:阴阳双修铸剑筑鼎秘法
下一个:WMA技法探讨"搂膝拗步"-郑健 尹成敏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4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