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七步尘技之龟息真定功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6-06     浏览:554    


武术界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说法,马礼堂更是一针见血道:“气功和武术是一家,武术家之上乘者,都以练气为真。不论内家、外家,气功不得真传,则难以登峰造极。”正如武谚所云:“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他曾写诗道:“气功武术本一家,可惜后学习练差。内外合一含奥义,艺高体健气伸发。”


在这里,笔者介绍道家上乘气功“龟息真定功”给广大武友,望武友中有识之上,有爱武之心,发大志愿,试一习之,气功入门


龟息(龟吸气潜水,久久始分数次缓缓吐之。龟能长寿,故人效之而作龟息,龟息之法以纳气久闭为难)真定功,据说是清末以后衍生的名称,在《道家・七步尘技・气道》中,原名“玄武真经”。旧传该法分三步修为。


一、潜心入真渊


此法为龟息功的预备,趺坐(注1),双手握子午扣(注2)抱脐,宁心静气,握固意守,务使心念不移,久之觉随念降,头手如失,惟觉脐中一息,幽幽出入,移之不动,此为心已潜渊,第一步功成。


二、潜息入真渊


此为龟息功的修为,趺坐,同上式,伸颈鼓鼻,吸气人腹,量足八分,不得吸足。气入脐腹后,心念下移,潜入真渊,宁心集觉,住息久持。住息之时,初可数息,亦可观空,久之则可顺其自然。住中若觉气息渐憋闷,此系气息上浮,欲抢气道而出,感觉亦随之上移,故感到胸咽憋闷。气尚未急,解脱之法,只须心念下潜,小腹放松即可。因小腹逼紧,气即上逼;小腹松宽,息亦下降。加以心念下居,感觉随之下行,憋闷自然消失。此法初时较难做,气息会一再上浮,反复降潜,久之自可。如觉气充不足,腹中火热,实不可耐时,便引颈吸气一口,又复如前闭住。气极时,便可缓缓放气,放气少许,又复闭往下沉。极时又出气一口,直须气极不可耐时,方自出气调息,呼吸平匀,再行纳气闭息。闭放一次,谓之一息,修炼少则一息,多则七七(四十九)息。待修至息潜真渊,如如不动,不急不憋,久久安然,谓之息已潜渊,即为第二步功成。


三、潜息定真渊


在上两步功成的基础上,纳降气息,藏心于真渊,守定心知觉感,不使浮动,若渐渐心息两忘,惟有一灵知感存于灵根(脐内中空之窍),久久不动,渐定,此即真武定。真武定为龟息上乘功夫,习之不易,成则必有先天之得,有坐式和侧卧式两种。在修“定境”时,由于真气前引、藏心纳息之故,常见身体前俯,双掌重叠枕额成龟卧式,此为“真武定”正式,对气机的修为大有裨益。


注解:1.趺坐:初学此功者,先以“人盘坐”为宜。即两腿交叉成“人”字形的自然盘膝坐法。习惯后,可接练“单盘坐”。即以左脚背搭于右腿或右脚背搭于左腿的半跏趺坐。最后可搭“天盘坐”,即坐时将两只脚背搭于左右大腿上,谓之全跏趺法。学者也可长期以“人盘坐”为主,但传统的做法都以全跏趺坐为主。


2.子午扣:是左手拇指弯曲掐在左手中指午位(最上端),右手拇指由左手拇指、中指圈中插入,掐住左手无名指根部子位,右手中指在左手无名指外相对掐住,两手相抱放在小腹前。


注意事项:


1.练功时,须独居一室。无条件时,必须避开他人,以免别人影响自己练功。
2.练功时,关闭门窗,以免邪风侵袭。
3.练功场地应尽量少放东西,并保持干燥。
4.练功场地不得设在热闹的地方,以免练功时使人心神不定,气色难安。
5.练功的最佳时间是在子时(即每天深夜11时至次日凌晨1时)。如果无法坚持,也可改在晚上或早晨练功。
6.练功前后半小时,不得进食任何食物或饮水。
7.练功前,排净大小便,有益于内气行走,充盈腹内。
8.平时少食或不食各种有性的食物,多食蔬菜或水果。
9.尽量少饮酒或不饮酒,不吸烟,饮食起居要有规律。
10.练功时要做到勿忘勿助,心平气和,不急不躁。
11.必须持之以恒,不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练功初期及练功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本身会出现去清留浊的现象,这是身体向好的方向转变的开始,坚持下去,自然会出现气贯阴阳的功境。这就是所谓“三华聚顶,五气朝元,一气循环,如环无端”的太极妙境。到此地步,武友修习任何武术门派的功夫皆可事半功倍。同时,修习本功还必须注重道德修养,以免“亢龙有悔”,切记,切记!

 
喜 欢

242

 
上一个:内功三式-提高攻击力
下一个:三分钟健脑功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4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