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时间:2017-04-19
浏览:339
|
|
元鑫子曰:六阳之首坐中宫,动股里缠如拧绳,左旋右转拉筋骨,诸般疾病不得生。竖项灌顶顶头悬,束肋下气裆须圆,上下四方虚实辩,不是僧道亦成仙。 这里有两个词很重要,第一是竖项灌顶顶头悬,第二是动股里缠如拧绳,这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竖项灌顶】竖项灌顶是如何灌的,唯有自下而上节节贯通,这个下就是动力来源的支撑腿,这条腿和竖直的身体就像一个衣服架,一定要求中正,使力从足跟一直贯穿到头顶。这是指的实腿,也就是下沉的腿。没有了大地的支撑,难道从空中就能发力吗? 希腊神话中,安泰是海神波塞冬和大地母神盖亚之子。他从来也不会感到疲劳,他的身体一接触到大地就能吸取大地的力量。 他最喜欢吃的食物是幼狮,并以为乐。在他盘踞的地盘上,人畜都不能幸免于难。每当外乡人从海上或陆地来到利比亚,他就强迫外乡人和他决斗,并将人置于死地,然后将死人的头骨用来装饰他在海滨为其父建造的神庙。 大英雄赫拉克勒斯来到了安泰的地盘。众神交给他一个任务,即消灭海边和各条道路上伤害人畜的一切怪物。当赫拉克勒斯和安泰较量时,双方都为对手的力量所惊讶。尽管赫拉克勒斯不断的将安泰击倒在地,但每次大地母神盖亚都会使安泰重新恢复力量。最后,赫拉克勒斯发现了安泰不断得到力量的秘密,他抓住这可怕的巨人,让他双脚离地,紧紧的把他勒在怀里,最后终于把他勒死了。 【顶头悬】指的是虚悬的身体和其他肢体,就像挂在衣服架上的衣服,是由衣架的顶头把它们悬起来的,这些是虚的,相比支撑的腿,它们是不着力的。【竖项灌顶为的是节节贯通,顶头悬为的是虚实分明。】 除了支撑腿外,其余的肢体是外梢,不可自动,竖项灌顶的支撑体,务须中正并时刻有松沉之感,用思想来命令沉实的足跟,认真体会“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之非谬谈也。息者,呼吸也,也。练太极者,不可双重,第一要素也。 我认为以腰脊为动源似乎不妥。总不至于空中楼阁吧?所以,以支撑腿的足踝作为长鞭的把柄,以身体和其他三个虚悬的三肢分别作为鞭子的中绳和鞭梢,摇动把柄,甩动绳梢才更能体会缠丝贯穿之力。所以心圣门有:松肩活胯货郎鼓,腹摇肢随气血通;内摩五脏丹田气,外悠神鞭弹抖功的说法。神气相合,上下相随,完整一气,才是太极拳功夫。 松软沈稳的形势,有如载重之船,沉沉稳稳地荡于江河之中,既有沉重而又有软弹之力。就像你站在行走的汽车上,认真体会一下汽车启动和刹车时,你的脚对车底的反应踝、膝、胯在这一瞬间的下沉,才是你站稳而又不会使关节摩擦的关键,这也是许多技击很好的太极大家总是关节出现损坏的关键。 【动股里缠如拧绳】太极拳的双腿运动转换,是以两个股骨头之间的连线为轴运动的,就像一把剪子,以股骨头联线为剪刀的轴,剪刀的一合一张,就是运动腿的一跟一迈,也就是武术中所说的一步。而剪刀的开合总是一个股为定态,另一个股是动态,动态剪刀股的一合一张,也就是人迈进一步的一跟一迈。(详细运动要点请看拙作酸秀才与秀才步。)练太极运动的股(就是大腿)首先要向固定腿的膝窝下沉顶进,这时大腿必须做一个里缠的动作,这就叫动股里缠如拧绳,要把两条坯绳拧到一起,才能形成真正的螺旋。这是你的后裆才能裹圆,里裆才能合圆。 大家认真体会一下用圆规在纸上画圆,就不难体会出【竖项灌顶顶头悬和动股里缠如拧绳的道理】 李雅轩对太极的练法体会很深刻:练刚劲不如练柔劲,练柔劲不如练松软,练松软不如练轻灵,练轻灵又不如练虚无。虚无的气势,才是太极拳最上层的功夫。其锻炼要旨就是: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节节灌梢,如绳之缠绕。日积月累,内劲必通,行动自能得心应手。 找上下相随,是初步之练法。找轻灵绵软,是中乘之功夫。找虚无所有,才是最后的研究。盖轻灵仍有物也,如到虚无则无物也,则一切无不从心所欲,以达通玄通妙之境界。 周身松开,上下完整,是太极拳的必须之件。只要周身松开了,气自会沈下去,日久则内劲自生,脚下也会沈稳。如果不能松沉到足,就体会不到“真人之息以踵的感觉”,也就做不到肌肉若一的钟表齿轮的互相作用功能。内劲则永远不会有,愈练愈离太极远矣! 这里把道家心圣门有关放松的文字定义送给大家:“放松就是骨间缝隙的无限延长。”这是唯一关于太极放松的文字定义!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