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学无止境太极拳-史久跃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0-26     浏览:501    


学练太极拳,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太极拳。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此圣贤之语,告诉我们,只有阴阳相合才能成太极。天地阴阳相合,能孕育万物。人(小天地)之阴阳相合,能强化五脏六腑,能内外如一,内外如一方为拳。何为内?何为外?内者自身之元气,外者肢体也,身法也,调身之法也。练太极者都知道,太极拳是内功拳,是练心、练气、练神的,从懂劲以后,全是内省功夫。理应舍招留劲,舍外存内,这样自能走向成功。当然不是说舍外存内就不要外形,其外形只是由内到外的一种表现形式。内家拳强调用意不用力,全身松开,缓慢运行,不尚拙力,这样才能增强内气。太极拳的运行规律是由内及外,被动练拳,尤其突出以腰带四肢的作用,追求松、沉、匀、整等原则,这些都体现了太极拳的思想与内涵。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养护的好与不好,差别极大,所以我们要特别珍惜生命。为了养护好身体,除了平常的衣食住行、起居作息、生活习惯等要符合健康要求,安分守己,奉公守法外,就要注重运动了。健身运动项目有千百种,可随兴趣选择,究竟什么运动好呢?运动项目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耗氧运动,跑、跳、爬山、竞走等等。一种是有氧运动,打太极、练瑜伽等等。现代科学实验证明过量的运动,促使机体新陈代谢加速,使体内耗氧量急剧增加,产生大量的“活性氧”,使人容易衰老。此外,太剧烈或超量运动,使体内器官磨损,生理功能失调,甚至缩短寿命。根据一家保险公司对六千名已故运动员的资料统计,运动员由于过量运动,平均寿命也就50多岁,其中多数是运动过量造成的。一般来说人强度运动过后,经络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免疫能力下降,这就是运动员容易患病的原因。因此要想健康长寿,就不能搞激烈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但也离不开松、静。我们要加强柔韧的锻炼和气血的培养,就需要练好太极拳。




学练太极拳二十多年来,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逐步懂得了太极拳的思想与内涵。我觉得学练太极拳不能仅学会拳架拳技,还要真正懂得拳理拳法。只要长期坚持刻苦练,认识深,体悟透,就能很好地指导自己的工作与学习。另外学练太极拳也要不怕苦不怕累,人要想身体好就不能懒散。身体锻炼好,不患疾病,就是最大的乐趣。




人要想办成任何事情,都要有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前进的动力。中国武术段位制分为初级段1、2、3段,中级段4、5、6段,高级段7、8、9段,社会体育分为、二级、一级、高级四个层次,这都是检验我们学练武术的水平,要想考取这些级别或者晋级,就得努力奋斗。




为了提高武术水平,就要更加勤奋刻苦学练。我自己给自己找压力,国家要想发展,就得与国际接轨,个人在武术上要想进步,就得走向社会访名师交朋友切磋武术。各级太极拳比赛给了我展示的平台,记得前些年刚参加市一级比赛时,心慌、紧张,在打拳过程中看到周围都是观看的人,台上坐着几位评判员,就心慌意乱出差错,结果成绩不理想。经过几次比赛锻炼后,心态平稳了,成绩越来越好。更重要的是通过竞赛,使人的情操与意志得到全面提高,后来在石家庄 级比赛中获第一名,在香港国际武术比赛中获得银牌、铜牌。




太极拳是我的理想,太极拳是我的追求,我热爱太极拳。老马识途勤奋蹄,我今年70岁了,但由于我的不断努力奋斗,取了武术五段段位和国家一级社会体育,这就给我注入了很大的动力,太极拳是学无止境的。




我要继续攀登“立定脚跟,竖起脊,拓开眼界,放平心”。她不正是在向我们诉说着太极拳的真谛,以铮铮的傲骨、充满睿智的思维,去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

 
喜 欢

244

 
上一个:太极拳与膝关节保护-刘鸿友
下一个:太极拳,老年人科学健身的最佳选择-谢先金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