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竞赛套路,又称42式太极拳,是当代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流传最广,习练人数最多的套路之一,可是人们习练到一定的阶段,总有较长的时间不见进步,对此,笔者也深有体会,拳练来练去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可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只是每天盲目瞎练,结果是越练越糟。
怎么办?我们不妨对照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文本,不难发现问题大多不在大形大架,更多的是出在细微和转折处,很多动作只是笼统的空架子,缺少充实的内容。
一套拳演练得好坏,并不是每一个动作定势做好了就算了,而在于它要有充实细致的内容。换言之,要习练好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必须要于细微之处求神韵。本文试图就近年跟随曾乃梁师父学习的心得,结合42式太极拳一些动作,谈一些如何习练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肤浅看法。
一、腰胯的配合问题
张三丰太极拳论解曰:“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间求之。”告诉我们如不得机势,身即动摇不定,心即仓惶不止,此习练者最大之病,故必须注重腰、胯、腿,上下、左右、前后皆然。例如“起势”接“右揽雀尾”,在双脚开立的同时完成塞腰、张肘、鼓腕,随即无名指与小指尖引路向前向上举至与肩同高同宽时,劳宫穴吐劲,双臂随沉肩垂肘下落至左右腰眼前,双腿下蹲并随腰胯右转的同时,右脚掌外碾后重心转向右腿坐实,成西南方向的右抱球势,这里就要求腰胯转动来带动腰以上躯体转向西南。继而在出左腿于正南的同时,腰胯也转向南方完成左蚨ㄊ啤=酉吕慈绻这里马上承右转腰胯向西做揽雀尾的话,那么就少了些韵味,就像练书法一样,左边的格子没写满,一定要按拳论说的“欲右先左,欲左先右,左顾右盼”去做,不妨腰胯带动上体微左转,使左掌转掌心朝下,右掌抄抱至左腹前,成左抱球状,继而又要在腰胯向右微转才能带动上体微右转,右脚方能向右前方迈步,脚跟先落地,再全脚掌踏实,再渐渐地右膝在后腿的蹬推下前弓,腰胯也不停地配合上述动作继续右转,在正西方处完成右颉=幼呸鄣亩作,也有在腰胯带动下完成一个欲左先右再转向左的动作过程,左掌附于右手腕,右掌托平转腰胯经右耳侧向西南立掌推出,也是要在腰胯带动下完成的。如果仅仅只是上体转动甚至肩带臂转动,上述这些动作是做不好的。
再如第二段中右单鞭接肘底捶,是两个较能表现身法的动作。做右单鞭时,右脚跟擦地而出重心渐右移,成右侧弓步,两掌向左右分开,平举于体两侧,高与肩平,此时两肘与两膝相对,左右臂与肩的距离比约5.5:4.5;两掌心转向东南与西南外,目光越左掌中指向前方注视。接下来,首先重心在腰胯带动下再向右转,左手在左臂带动下先完成一个左背丝扣,随即重心左移,在胯和腰的带动下,上体左转,右前臂带动右臂也完成右背丝扣。其次,再重心右移,又在腰胯的带动下上体右移,左脚收至右脚内侧,双手成右抱球。第三次是在右抱球后,以腰胯的带动下上体向左转,左脚方能向左前方摆脚上步。第四次是上体继续在腰胯的带动下左移,重心前移右脚跟半步,脚前掌先落地。第五次是重心移向右腿时也要在腰胯的带动下微右转,右脚踏实,左脚进步脚跟着地,成左虚步。很显见,完成这个动作如果没有这五次的腰胯旋转,动作一定是呆板、木讷的。
第三段中的云手、转身拍脚、斜飞式以及第四段中的托掌、转身大捋、跨虎等也是典型的需腰胯配合的动作,总之,整个套路中无一处不是以腰胯来带动、主宰的。
二、开合、含展、蓄发的问题
太极拳精妙在于处处有开合、含展、蓄发,如运用得当,则使演练者更加神清气爽,正如曾乃梁师父讲的一样,练一趟拳,也要不断有阴阳变化,犹如一个白天黑夜、工作与休息的问题,正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例如第一段中左捋挤势后进步搬拦捶的演练就能充分展示四个开合、含展、蓄发,在捋挤势定势半秒钟后(这是形断意不断),重心后移,左脚尖外撇,上体左转前不妨右掌于左小臂上方画小圈后向前穿出于空中画弧,这里就是第一个合,含与蓄;待右掌向右侧伸出,左掌向左下画弧为开为展为发;右脚收于左脚内侧,左掌向上卷收于体前,右掌变拳向下画弧收于腹前时,又是第二个合、含与蓄;接着右脚向右前上步,右拳随之经左臂内侧向前翻转搬出时,为开为展为发。紧接着右臂内旋,上体在腰胯带动下右拳向右后画弧并前收至右体侧时又是个含、合与蓄;待左手向左向前画弧至体前时,为展为开为发。此为第三个开、展与发。接下来待左脚经右脚内侧向前上一步,此时右拳收于右腰间,拳心向上,左掌翻转向下,拦于体前时为第四个合、含、蓄。最后右拳向前冲出,拳眼转向上,高与胸齐;左掌收于右小臂内侧并重心前移,成左弓步时完成了第四个开、展与发。如进一步细细说来,进步搬拦捶的演练还有左顾右盼、腰胯转动的问题。当然,凡事都有个度,不要合、含、蓄成驼背,更不要开、展、发成挺胸。我们不妨按此法进行修炼,细心体会里面那“一开一合、一张一弛”之神韵。
如果整个套路都按此举一反三,每一动都能配合做到开合、含展、蓄发,每个细微处便都显示出了演练者的神韵。
三、身体各部位劲力的转换问题
身体各部位劲力的转换,就是各部位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的过程转换,这里就涉及到“运柔落刚”“对拉拔长”“虚实转换”“迈步如猫行”、无使一处有“凸凹、缺陷、断续”“九珠连环、节节贯串”等问题。
“运柔落刚”这是体现太极拳中刚柔相济的原则。太极拳的用力方法是“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一般人都认为发劲是在脚与腰,领劲是在手,好像射箭一样,箭尖领劲,箭尾发劲。实际并不那么简单。怎样才能感觉并做到以脚催身,以身催手呢?我们以搂膝拗步为例,当完成白鹤亮翅定势后,在腰胯的带动下先接左阴阳手,再于西南方完成右阴阳手时,上左脚并以脚跟先着地,此时要右脚先发劲,而且边向后碾脚,其劲点在右脚跟及外缘,边通过膝关节的伸缩催动腰胯,使左脚前掌边后撑边向下落地踩实。这时发劲点已在腰身,这为第二个发劲点,然后发劲点又从腰身向上移到肩,继之发劲催动手臂,手臂再发劲、领劲,使劲力沿右臂向前至手掌去击打目标,最后的一瞬间为刚点。与此同时,左脚左弓步也由左虚步――半马步――左弓步,由右脚向前水平催到位;左手外搂也由右腹前柔缓地经左膝前向外侧搂出,到位时也与右手同时落成刚点。两个刚点有个上下对拉对撑之劲。接下一个搂膝动作时也是先由刚变柔,再运行。这样,整个套路也就在由柔变刚,再由刚变柔的过程中柔刚相济地运行。
再谈“对拉拔长”。这一要求往往是指一动作在定势的瞬间,左右手之间,身体与前接(推)手之间的对拉,如左单鞭势,继右揽雀尾后,上体在腰胯带动下微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步,脚跟先着地,右掌变成勾手,左掌向左画弧至脸前,上体继续左转,重心前移,在右脚蹬催下逐渐移成左弓步,左前臂内旋,左掌经脸前向左推出,定势时,左掌与左膝相对,右勾手的勾尖与右脚尖、右肘与右膝、右肩臂与右胯形成相照相合,同时勾手还要与左掌有个对拉拔长的意识。又如肘底捶,在左掌收经左腰际成侧立掌向前劈出,指尖高与眉齐,右掌握拳,拳眼向上,侧击至左肘内侧下方的同时,重心移向右腿,右脚踏实,左脚向前进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使夹角为100°~150°,这时气达后背,有个后靠与双臂成对拉。又如野马分鬃中的前穿靠之手掌要与外撑于体侧之后掌也要形成一个对拉拔长。再如斜飞式,在完成右肩向右倾靠的同时,分别向右前上方和左前下方分撑开的两掌也同样要形成对拉拔长。此外“托掌”的上托右掌与外撑之左掌也形成一个对拉,还有左右分脚、左右蹬腿的前后掌也是如此。诸动作定势时还要使百会穴微上顶与尾闾形成对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另外,在整个竞赛套路演练过程中,如进一步做好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平稳进行虚实转换,手掌、腕、肘、肩、腰、胯、膝、踝、脚掌九处做到九珠连环,节节贯串,无使一处有凸凹,无使一处有缺陷,无使一处有断续,再加上述几处的亮点,如右、左蹬脚,掩手肱捶,打虎,右、左分脚,转身拍脚,退步跨虎,以及转身摆莲,弯弓射虎等做得平稳,则更加形神兼备。
四、关于眼神问题
太极拳中的眼法是结合意气集散,在身体姿势的配合下,通过视线轨迹的延伸,回敛和导行的变换转化,从而体现内在的精神和气势,配合形体动作和意气走向,一开一合,一收一放,使周身内外上下一致,神、意、气相合,其总的要求是“焦距集中,目光如电,景物万千,尽收眼帘”,“眼是侦察兵”,“眼为心中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为心使,眼领势动,手眼相随,神形兼备”。太极拳眼法同样根据太极之理,这包含:
1、眼神的开与合。这与拳势的开合呼吸一致,这种一开一合,一出一入,是以意领气向前延伸,松弛地缓缓放射出去;回收时是将散出去的眼气由茫茫视野中以意领气柔和地向回含收,渐渐向眼中聚拢由瞳子尽收眼底。它循环有致,达到眼神运用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曾乃梁师父曾说过:“是靠以意领气经过眼神收敛与展放来实现的,不是眼睛本身的睁大与眯小,尤不可努目强为之。”本文上述几个问题中举例的动作里如能配上眼神之放、开、出,与运动过程中的开合,能充分体现,协调一致,则更加传神。
2、眼神的虚与实。一处总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身法、步法、手法的转换莫不以眼所注视的方向为准,正如陈鑫老师所说,“目平视前,光兼四射”,左顾之点为实,右盼之面为虚,一虚一实,点面结合,开阔视野,洞察敌情。
3、眼神的刚与柔。它体现在行拳过程中和定势的不同阶段上,与运柔落刚配合一致。具体如左搂膝拗步动作过程中应由意念引导、眼光缓缓牵引着右掌向前推出,全程松柔流畅,一片神行,此为柔为虚。拳架定势时当神聚于眼,平视前方,延展及远,面前要有人若无人,无人若有人,目有神气,精神贯注,芒可射人,此为刚为实。但这仅是极短暂的瞬间。
上述的原则要点是自然。平视、眼动身随和身动眼随要以达到眼意的神韵。师门中的陈思坦、高佳敏、林秋萍以及众多的世界级冠军们那天衣无缝的上下肢、腰胯、眼神、劲力配合默契,协调一致,无不给人妙处横生、赏心悦目的视觉冲击力。
五、关于加强基本功,基本动作的训练问题
要把太极拳练到外有轻灵沉稳、潇洒飘逸的形态,内有丰富的韵味,归根到底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这要抓住三点进行强化训练。一是在踢腿、控腿、下腰等加强腰腿功方面下功夫;二是把难度、强度动作作为突破口进行专项训练,以此带动整体水平提高;三是在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上下工夫,苛求自己,力争高标准严要求分组分段地完成专项训练。演练时如能再融入个人的运动感情,那么终会离完美越来越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