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浅谈“顺势”-郭蕴堂 郭淑芬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2-09     浏览:867


铎辅导练拳时,经常用到一个词,就是“顺势”。起初,并没有引起我们太多的注意。经过多年习练太极拳,仔细琢磨,用心体会,深感“顺势”还真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概念。




什么是“顺势”?从字面上讲,就是顺应形势。具体到打太极拳,就是要顺应拳路变化的态势,趋势。那么为什么说“顺势”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概念呢?对此,我们有一些肤浅的理解和体会。




一、在习练太极拳套路时,必须时时势势注意“顺势”,才能做到连绵不断。




太极拳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连绵不断。在习练太极拳的每个式子时,都要做到“一动无有不动”,“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也随之动”,“周身节节贯穿”,这就是“顺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动作流畅,“上下相随”,“完整一气”。




太极拳的套路是由一个个式子组成的,而对于各个式子顺序的编排,无论传统套路还是新编的国家套路,都十分注重使各个式子之间能够“顺势”连接。我们在习练套路时,要深刻领会这种“顺势”连接,一个式子结束时,一定要及时“顺势”开始下一个式子,“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这样才能做到拳势流畅,劲不断,意不断,旧力未尽,新力已生,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二、在习练太极拳时,只有“顺势”,才能使得周身气血通畅无阻,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其全身放松、轻慢柔和的运动,有助于经络畅通透达,使得气血充盈,灌注全身,滋养各脏腑组织器官;同时,太极拳运动中,腰部的旋转,四肢的屈伸会对全身数百个穴位产生一种自我作用,也有疏通经络和调整虚实的作用。理论和实践证明,太极拳具有导引、行气的功能。然而,在习练太极拳时,只有时时势势关注“顺势”,实践“顺势”,使得意动身随,拳势流畅,呼吸自然,才能充分发挥太极拳意念、动作的导引作用,做到意到气到,周身气血通畅无阻,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




三、在进行太极推手时,只有“顺势”才能做到粘连黏随,不丢不顶。




太极推手训练的原则是粘连黏随,不丢不顶,无过不及,随屈就伸。推手时,己方手臂应该始终粘住对方手臂,粘连黏随,不能离开;身法、步法也要随之不先不后,协同动作,这样才能随时掌握对方的动向,做出正确的回应。而要做到粘连黏随,必须“随屈就伸”。“随屈就伸”就是“顺势”,顺对方之势,就是要能随对方伸而屈,就对方屈而伸,时时与对方的屈伸合拍。唯这样,才能粘贴如漆,屈伸自如,人走我随,人进我退,不即不离,不丢不顶。




四、在实施技击时,“顺势”才能“引进落空”,才能“四两拨千斤”。所谓“得机顺势”。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技击和推手的不同之处,在于推手是两个习练太极拳的人在训练、切磋、比赛;而技击是泛指用太极功夫与任何人的交手。但是,与推手一样,技击也必须遵循“顺势”的规律。




太极拳崇尚以柔克刚,以弱胜强,避实就虚,引进落空,所谓“四两拨千斤”。《太极拳论》精彩绝伦数百言,仔细研读,虽不能全部理解,但能够看出“舍己从人”是太极拳的技击原则。“舍己从人”就是“顺势”,也是顺对手之势。只有顺对手之势,才能“顺势得机”,从而避实就虚,引进落空,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战胜对手。




总之,我们感到“顺势”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概念,深刻理解并在习练太极拳中注意实践“顺势”,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于太极拳理论的理解和实践水平都很有限,这些肤浅的理解和体会,权当引玉之砖!请老师和拳友们批评指正。

喜 欢

496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论太极拳放松修炼-窦汉东
下一个:太极拳“十六关要领”内功修持法-张宝银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