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从“用意不用力”谈起-喻承镛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2-13     浏览:930


“用意不用力”实为太极拳的锻炼要领之一。然而,对于什么叫做“用意不用力”,人们却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对于“用意不用力”这一要领理解的正确与否,又直接影响到太极拳技艺和锻炼效果的不断提高。所以,要想不断提高太极拳的技艺和锻炼效果,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并从而理解这一锻炼要领的真正含义才行。




有人认为,所谓“用意不用力”,就是在打太极拳时,一定要练得“软绵绵”的才行。认为只有那样,才能真正做到“用意不用力”,否则就是带“力”了。




其实,这是对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一种误解。笔者经常遇到一些练习太极拳的人说太极拳学了几年了,总觉得收效不大。”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多数人则是由于对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这一问题的错误理解而造成的。




那么,对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这一问题之所以产生误解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打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那就必须做到“松”和“柔”。但这里所谓的“松”和“柔”,并不是要你软弱无力”。太极拳里所谓的“松”,是指思想意识以及全身各个部位都要放松,要做到“松而不懈”;所谓“柔”,也不是软而无力,而是指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要做得柔和。所谓“用意不用力”的真正含义,并不是说可以完全不用力,而是说不能用“拙力”,要用“活力”。所谓“拙力”,就是僵硬之力;所谓“活力”,则是不僵不滞的“圆活之力”。《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力由脊发,步随身换”。如果说练太极拳可以完全不用力,那又何以谈到“力由脊发”呢?所以有人认为,练太极拳一定要“软绵绵”的才行,只有那样才能做到“用意不用力”。这显然是对太极拳所谓“用意不用力”这一要领的一种误解。而对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这一锻炼要领产生误解的根本原因,则正是在于没有搞清太极拳中的“松柔”与“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拙力”与“活力”之间的根本区别。




针对以上情况,要想提高太极拳的技艺和锻炼效果,除了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太极拳的要求,正确掌握好太极拳的各项基本要领之外,还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不练“空架子”




所谓不练“空架子”,就是说,必须在太极拳的行功走架过程中“装”上“劲”才行。也就是说,平日行功走架时,在太极拳的每招每式,每个动作当中,都必须“装”上“拧裹”、“钻翻”、“螺旋”劲。通过“拧裹”、“钻翻”、“螺旋”劲的锻炼,练出“惊弹”、“崩炸”、“抖擞”劲来才行。“拧裹”、“钻翻”、“螺旋”、“惊弹”、“崩炸”、“抖擞”劲,称为太极拳的“六合劲”。




经常看到一些体质大体相同,同样经常坚持太极拳锻炼的人们当中,有的人打上一趟太极拳,浑身是汗,而有些人打上一趟,甚至于连续打上二趟三趟过后,却仍然出汗甚微。究其原因,就是有些练家,在整个拳架的每招每式,每个动作当中,都“装”上了“拧裹”、“钻翻”、“螺旋”劲,而另一些则是没有“装”劲的结果。这里“装劲”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太极拳的锻炼效果。所谓“装劲”,并不是要你去故意用力,而是要求你通过太极拳各种手型步型的变换;手法步法以及各种身法的进退转折,加上“拧裹”、“钻翻”、“螺旋”劲,从而牵动全身各个部位的大小肌肉群一起更加有效地参加活动。没有“装劲”的练起来,轻松倒是轻松了,但到头来所练的始终不过是一套“空架子”而已。




二、了解太极拳每一动作的技击含义




能够做到不练“空架子”,仅仅是提高太极拳技艺和锻炼效果的一个方面。仅在这一方面做到了,还不能完全确切地保障太极拳技艺和锻炼效果的真正提高,还必须了解太极拳每招每式,每一动作的技击含义才行。




因为太极拳本身是武术,它同其他各门武术一样,有“体”有“用”,每招每式,每一动作都具有一定的技击含义。所以,它既不同于体操,更不同于舞蹈。尽管由于某些人对于太极拳的不甚了解而称之为“老头拳”,但作为传统武术项目之一的太极拳,其技击含义还是不能否认的。虽然我们今天练太极拳的目的并不单纯是为了技击防身,但也应清楚了解太极拳中每招每式、每一动作的技击含义。只有当你彻底了解了太极拳的每招每式、每一动作的技击含义之后,才能在平日的行功走架之中,把意念很好地贯注到拳路当中去,才能真正做到“练时情中有,用时形内含”。这是提局太极拳技艺和锻炼效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万万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讲,不了解太极拳每招每式、每一动作的技击含义,就不可能达到“式式正确、招招得法”的要求。所以,了解太极拳每招每式、每一动作的技击含义,是提高太极拳技艺和锻炼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同时,也只有了解了太极拳每招每式、每一动作的技击含义之后,才能真正做到不练“空架子”。因此,了解太极拳每招每式、每一动作的技击含义,与不练“空架子”两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只有在太极拳的锻炼中真正做到了以上两点,才能算是有“体”有“用”。真正能够做到体用合一,两者兼备,才算是得到了太极拳的真传。也只有真正做到了以上两点,才能更好地提高太极拳的技艺和锻炼效果。




当然,提高太极拳的技艺和锻炼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多。不练“空架子”和了解太极拳每一动作的技击含义,仅是对练太极拳的两点基本要求。如果连这两点都做不到,那其他方面也就更谈不上了。

喜 欢

422

复制下面链接,发给你最好的朋友,每天共同健康多一点!
上一个:骨盆偏沉 带动全身-张志明
下一个:怎样学练太极拳-陈代明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  美文欣赏 -  寓言故事大全 -  人生语录 -  微语录 -  语录大全 -  造句大全 -  一边一边造句 -  即使也造句 -  只要就造句 -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  创业成功故事 -  创业资讯 -  生活小妙招大全 -  生活常识大全 -  健康常识 -  生活常识 -  写人的作文 -  优秀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  好句子摘抄 -  句子赏析 -  优美句子摘抄 -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