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人,春秋末期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该书为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名著,也是中国古代兵书的奠基之作,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在世界军事理论领域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包括《计篇》、《谋攻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地篇》等。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谋攻篇〉》的战略方针,注重全面综合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矛盾双方,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用以克敌制胜。指出“兵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见《虚实篇》),强调战略战术上的“奇正相生”(见《势篇》)和灵活运用,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见《谋攻篇》)是军事的最高境界。太极拳便吸收了《孙子兵法》中的这些思想精髓,本文要做的就是将太极拳理论经典之作围绕这些思想核心进行一次整合梳理,并参以敝见,稍加分析,与同好分享。
首先,我们必须对太极拳两条最基本理念有清醒的认知。它是一种防守反击术,不提倡主动出击。《谋攻篇》云:“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军争篇》道:“以静待哗……以近待远,以逸待劳……”太极拳修炼者永远将自身设定于弱势防守状态,伺机而动。“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机由己发,力从人借。”(语出武禹襄《打手要言》),静以待动,以静制动。“挨何处,何处灵活。假使挨手,手腕灵活;挨肘,肘能灵活;挨胸,胸能灵活,周身处处如此。”又要做到“挨手,意在肘;挨肘,意在肩;挨肩,意在胸;挨胸,意在腰;挨腰,意在股。以此推之,如粘连黏随,引进落空,借力打人,皆此意也。”(见郝月如《舍己从人》)此其一;太极拳又是一项高雅文明的技击艺术,不恃强斗狠,不硬打硬接。遵循“制人而不伤人”的原则,追求“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语出李亦畲《五字诀》)的境界。此其二。这正是《孙子兵法》提倡的“致人而不致于人”(见《虚实篇》),“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第二,《势篇》写道:“混混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两军交锋,我作环形防御,部队之间相互配合,首尾呼应,使敌无可乘之机,我则不易被攻克。太极拳防守便借鉴此道,环形设防,处处求圆。圆形运动,灵活,力量最大,能够很好的守中护中用中。圆则活,活似车轮;方则滞,滞若磐石。大而言之,走架行功要“气如车轮,腰如车轴”(《打手要言》)“无论前进后退,左旋右转,一举一动,人体所产生的气势都必须达于无有缺陷的圆满境界”(摘自郝少如《武式太极拳太极拳概论》)。此为包围周身之大圆,气势如虹,摧枯拉朽,势不可挡;小而言 ,举手投足每一动都为圆,或立圆、或斜圆、或平圆、或圆弧,处处圆活,环环相绕。并且,小圆至点,精妙于微,无处不在。
《势篇》曰:“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奇正的变化,比如圆形运动,永无尽头,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变幻无穷,似江河之水,流淌不竭。太极拳运动正“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见武禹襄《十三势》)“太极即是周身,周身即是太极。如同气球,前进不凸,后退不凹,左转不缺,右转不陷,变化无端,绝无断续,一气呵成,无外无内,形神皆忘,乃能进于精微矣。”“丹田之气,须直养无害,才能如长江大海之水,用之不竭,取之不尽。”(见郝月如 《太极拳的走架打手》)故而,太极拳走架务 必自然流畅。上势结束,即下势开始,上势末要为下势之始做好铺垫,势势相连相扣,衔接自然,细腻熨帖。“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引自杨澄甫《太极拳术十要》),柔和舒缓,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那种盲目发力,如展示所谓功力的震脚、惊弹抖乍、窜蹦跳跃,甚至一足蹬天、劈叉等“有起有止,有断有续,旧力已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见《太极拳术十要》)的花哨、高难动作,当不属于太极拳运动范畴。
第三,《虚实篇》写道:“微乎微乎,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我专而敌分。”“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武禹襄(1812―1880)《四字秘诀》“敷盖对吞”就是谈太极拳的无形无声。修炼者“周身必须达于犹如气球一般而无懈可击,行气自如而能遍及全身之境地。非懂劲后,炼到这种极精境地者不可得。完全是以气运动而走内劲,所谓‘无形无声,全是以气言’(武禹襄语)。”“敷盖对吞” 这四个字,“各有妙用,但是字字之间有着密切相联的关系。既是互相合作的,又是都可以互相转换的,不是呆板的。唯有四字同时存在于习者的意念中,运用时才能因敌变化,随机所用而变换灵活,乃能得心应手,使无形无声的气言,能够演出太极拳神妙无比的绝艺”(引自郝月如《敷盖对吞四字秘诀解》)。
第四,武禹襄在《十三势行工歌诀》中写道:“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是神奇。”反之,动中隐静静亦动,因敌变化也蕴含其间。“因敌变化”策略见于《虚实篇》“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太极拳行功走架之所以要如行如流水,就因为水无定形,无定势,顺其自然,顺势流动。因敌变化,便是随对手动而动、而走、而粘,故太极拳有“拳无定势,势无定型”;“不在样式,贵在气势”之说。它在运动中寻机寻势,捕捉对手稍纵即逝的 破绽。“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见李亦畲《五字诀》)。遇强示弱,遇重则轻,遇轻则空,遇力而走,见隙而入。顺其来势,避其锋芒。彼左来或右至,我随之左去或右往;彼进或退,我顺势随彼进或退;彼欲上牵或下按,我随彼上走或下引,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语出《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切记:因敌变化之从人并非身不由己的随波逐流,被对手牵着鼻子走。随彼从人一定要在我内形掌控之中,所谓内动支配外动,因为只有这样,才叫做太极拳。比如船舶的航行,进退转向,外观是船头或船尾的转动,实则受“舵”的操控,舵决定船的航行方向。再如车轮,转换在于车轴等。太极拳的“舵”或者“轴”即腰隙,所谓腰如车轴,腰为司命,“命意源头在腰隙”(武禹襄语)。腰隙的内在潜 转指挥牵动肢体的运动,由内而及外。否则,身随手转,手领眼运,外引内动,“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辩焉。”(引自《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第五,《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以下简称《王论》)写道:“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郝少如(1908―1983)在《引进落空 借力打人》一文中指出:“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敌变化;能因敌变化,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技才能神妙无穷。” “知己知彼”战略见于《谋攻篇》:“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练习太极拳,走架是求得“知我”、“知己”的功夫,是学习身法即安排自己的本领,其目的服务于推手。所以走架要当做与假想者推手,所谓无人当有人,走架即推手;推手是求达“知人”、“知彼”的功夫,磨练因敌变化的本领。因为只有知己,身确,自身无懈可击,知人才有保障。因此,推手要当做仍在走架,有人看作无人。“自己安排好,彼一挨我皮毛,我意接定彼劲,挨皮毛,即是不丢不顶,用意去接,即是顺遂之意。能顺遂,则能借力。能借力,则能打人,此所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是也。到此地步,手上便有分寸,能称彼劲之大小,能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处处恰合,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引自郝月如《太极拳走架打手》)
第六,《势篇》曰:“兵之所加,如以V投卵者,虚实是也。”《虚实篇》又曰:“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太极拳便采用军事学中的“避实击虚”策略,以虚接实,使彼走空失控,从而以实击虚。如同“以V投卵”,用石块打鸡蛋。行功走架“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见武禹襄《打手要言》)。“分虚实”作为杨澄甫(1883―1936)《太极拳术十 要》之第四要专题阐述,郝月如(1877―1935)还将“虚实分清”规范为一条身法准则来参照遵循。当然,虚实分清切不可简单理解为:非实即虚,非虚即实。如此,则虚为人乘,实为人夺,易被人控,失之于过,要无过无不及。“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引自《五字诀》)。此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为轻灵,如水中鱼草,有根系引。非轻浮如烟,无根而去;实为稳健,实而有蓄,蓄如弹簧。非如石墩,沉重填实,失于灵便。比如瓶中之水,蓄其有半,下实上虚。此时,虚并非空若无物,实也非全然占煞。不信?且看动虚则实至,动实则虚来,二者分得清清楚楚,而又可以交换互济。郝少如先生在《引进落空借力打人》一文中阐述得更加精到:“彼挨我何处,我气即行往何处,何处分虚实。虚便是阳,实即是阴;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乃能以虚实制人。切记:须以己之虚去探彼劲之实,勿要用己之实而使彼知己。因敌变化须走内劲而不可露形迹,劲由内换而使人莫测,彼只能挨我之虚,即挨我皮毛,而得不到我之实,无从得力。此所谓‘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以虚制人,人为我制,而我不为人制,乃能一往无敌,斯是太极拳之妙也。”
第七,《军争篇》道:“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九地篇》又曰:“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军事上取得制胜有利条件之所以难,在于要把曲折的弯路变成近便的直路,把不利条件化为有利条件。能够比敌人后出动,却能比敌人先到达战略要地。还须重视部队的休整,求达养精蓄锐,积聚战斗力。武禹襄巧妙地将其融于太极拳学中,概括为八字箴言“曲中求直,蓄而后发。”人劲袭来,我不丢不顶,走圆化之,化而拿发,曲进直出。后人发,先人至。如武公所言“若物将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 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其根断,身不由己,其劲力为我借尽,即“人为我制。”我“一呼即出,远近多少,取之何异抛跌,顺势能及。”(见《引进落空 借力打人》)
综上所述,显而易见太极拳理论从多方面汲取了《孙子兵法》中的精华,充满军事学的智慧。从这一角度而言,狂论》、武、李、杨、郝诸家之说可谓一脉相承,其理一贯,尤以武禹襄最为突出,因为李、杨、郝诸论是以《王论》、武禹襄拳论为指导,并结合自身体悟的更加具体细致的阐发。
武禹襄武学理论源于《孙子兵法》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那一时期,战乱频发,太平天国,捻军等此起彼伏,清王朝岌岌可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在农民中为清廷立下汗马之功,特别是曾国藩的战略战术思想影响广泛。武禹襄就是于此时至少得到过三次朝廷重臣 垂青的机遇,可以朝为匹夫,暮为卿相。“咸丰壬子(1852年),吕文节公贤基奉朝廷命督师歼发贼江右,肃书持币招入军幕……至庚申(1860年)、辛酉(1861年),捻匪窜畿南,尚书毛公昶熙、河南巡抚郑公无善,又皆礼辞……”(见《武禹襄墓表》)结果呢?武禹襄淡然处之,婉言相拒,选择远离战事,拒绝功名,偏居乡里,潜心研武。尽管拂袖战事,他却深谙曾文正公用兵之道。若非如此,一介布衣怎会被刑部侍郎、尚书、巡抚大人屡屡提携呢?曾国藩在统帅湘军剿灭太平军过程中,指导思想的核心是“致人而不致于人”和“慎战”,以客为主,以静制动。在战略上取攻势,在战术上取守势,用兵中“反客为主的思想本质就是化被动为主动,所谓先阴后阳,先弱后强。也就是在战役发动之前,总是用各种形式隐蔽自己的实力,用假象敌人,在关键时候重兵出击,以奏其功。”(引自梁绍辉著《曾国藩评传》2006年版第609页)因而,笔者认为对武公引军入拳产生直接影响的人物当是曾国藩,进而引发他对《孙子兵法》的追溯、研究、借鉴,从而总结出具有军事战略战术思想的太极拳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讲,武禹襄其功甚伟,足以彪炳武林,光耀千秋。很遗憾,就是这样一位太极拳创拳宗师、武学研究大家,却没有引起太极拳界的重视,甚至是一个研究盲区。为此,我呼吁武术界、体育界乃至文化界等人 士关注武禹襄武学思想,关注太极拳理论与太极拳文化的研究。
以上为笔者粗知拙见,权为铺路引玉之砖石,供大家参考,并诚待大家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