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传统杨式太极拳系列拳架练习体验-王连福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2-27     浏览:421    


郑重致歉


本刊2012年第1期刊登的署名为杨潇枫的《传统杨式太极拳系列拳架练习体悟》一文,经核实为抄袭。原作《传统杨式太极拳系列拳架练习体验》一文,发表在《廊坊日报》2010年12月6日第B02版第6版,作者为王连福。本刊对原作者表示歉意,并对杨潇枫的抄袭行为进行谴责。


文如浩海,本刊编辑力量有限,不可能对每篇来稿一一核实出处,因此本刊欢迎各方的监督,希望与广大作者、读者一起,织就一张反抄袭的大网,使抄袭者望而生畏、无处遁形。


【附原文】


文/王连福


我多年来潜心研习传统太极拳系列拳架及,在坚持习练传统杨式太极拳系列拳架及松柔缠丝太极拳,体味珍贵的传统太极拳内涵与风采过程中,感受颇深。如何通过练习传统杨式太极拳系列拳架,收到健身与增长功力的显著效果呢?


在学会和掌握传统杨式太极拳系列拳架,以及松柔缠丝太极拳和杨班侯老架太极拳基础内功丹田贯气法的基础上,可按照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传统太极系列拳架的练习。


以每天早晨90分钟左右的时间习练太极拳为例。第一步松活周身练丹田贯气法。面向正南开立步站好后调整呼吸,放松身心,摈弃杂念开始练杨班侯太极拳基础内功――丹田贯气法。此是流传于河北永年广府镇未曾公开的一种内功练习方法,也是提高太极拳功力非常有效的辅助,兼以养生健身效果极佳。通过练习这一能让气血畅通于周身,调动内气的运转。第二步开筋脉。先练85式传统杨式太极拳一遍,将身体练活、练松、练柔、练开、练整,用时约18分钟左右,此时周身筋骨已开、气血已贯通,可进入第三步功力的练习,改练杨班侯老架太极拳(亦称班侯拳即杨班侯传给教练堂的太极拳架,主要流传于河北永年曲阳乡一带)一至两遍约30分钟左右,在身体练开后练习此拳长功夫非常快,因为杨班侯老架太极拳的特点为,有多处可以发力练习,而且松活缠绕,盘架时走的有平圆、立圆、斜圆,姿势比较低、幅度比较大,上下有起伏,伸筋拔骨、螺旋缠绕、左右旋转,非常精彩,练到入境时只觉两臂发沉下盘稳固,双手十指浑厚膨胀有力。此时大脑皮层思维意识进入一个新的高深境界,使人心旷神怡,妙不可言。


这里须提醒的是练功练到兴头时要留有余兴,停下来稍稍休息一会儿,活动一下接着进入第四步松活弹抖、柔化刚发的劲力练习。改练松柔缠丝太极拳一至两遍,在完成85式传统杨式太极拳和杨班侯老架太极拳(班侯拳)等练习的基础上,此时身体各部位筋脉已开,周身气血已贯通,就要用松柔缠丝太极拳进行柔化刚发的劲力练习。松柔缠丝太极拳其特点为古朴大方、姿势优美、舒展圆活、螺旋缠绕,寓健身、技击、观赏、表演于一身,体现了早期传统太极拳的一种练法,讲究以意导动、柔化为主、化僵积柔、由松入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松活弹抖、柔化刚发,在行气运劲上以缠丝劲、螺旋劲的锻炼为主,以发力为辅。通过缠丝劲的练法能够使全身内外一动无有不动,于同一时间内综合性地完成神经、骨骼、呼吸、肌肉、经络、循环、消化、泌尿系统的锻炼,一蓄一发、一呼一吸通任督二脉,培养充实自身元气,达到强身健体提高自身免疫力的目的。练习松柔缠丝太极拳的过程可以使你又进入一个新的美妙高深境界,通过练习松柔缠丝太极拳你会感到在盘架过程中从尾闾沿三椎(胸椎、颈椎、腰椎)自下而上节节蠕动、丹田内转、气血鼓荡,外观其形如蛹似蛇,犹如在水中畅游。进入此境界能使人心情舒畅、丹田充实、四肢倍感轻松有力,明显地出现丹田劲走四梢、四梢劲归丹田的感觉。此时可随心所欲进行松活弹抖、柔化刚发的劲力练习,尝试一下发力的乐趣、锻炼一下打爆发力,但不主张发力过多,还是以柔化为主,要养浩然之气。养大于发是练内家拳法的基本规律和常识。练完松柔缠丝太极拳后即可收功,休息一下。如果还有余兴,这时可以练一下杨少侯太极拳活步快架(杨式太极拳小快式),亦称用架、技击架。此拳架非常珍贵,是一套濒临失传的珍贵杨式太极拳活步快架套路,具有非常好的健身性、技击性、观赏性。


通过长期习练此拳架体会颇深,要多练多悟才能掌握它的内涵。凡见此拳架者无不惊叹其拳架之优美潇洒。此拳架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喜 欢

159

 
上一个:拳理“静”是太极拳的本源-胡继军
下一个:也谈太极拳知识的学习-王荣泽 李达峰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