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太极拳论》自解-李峰

作者:佚名     时间:2023-01-27     浏览:603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太极,是由无极演化而来的,其中时刻含有动静转换的预兆,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同样,太极拳都是由无极桩而起势的,太极拳处处时时刻刻都准备着进行动静虚实阴阳的相互转化。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太极拳运动中招式变换运动时,就要分阴阳,辨虚实。而太极拳运动中每一招式静止定势时阴阳合一,虚实一体,不过这只是瞬间的,并且也预备着下一动作的分虚实。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过,动作幅度过大超过度,也可称为“贪”,贪容易出现“顶”的毛病;不及,动作幅度过小不到度,也可称为“欠”,欠容易出现“丢”的毛病。


太极拳运动讲究中正,动作幅度适度。不能大而过度,也不能小不及度,要不贪不欠。过和不及都会使身体失中。与人交手要在保持自己身体不失重心的前提下迁就顺从别人的动作,随对手的弯曲伸展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动作,不能与人顶劲抗力。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与人交手如果对手用强硬之力对付我,则我就应该用柔活劲化之,这在太极拳中称之为“走”。要时刻让自己处于对敌的有利形势,而使对手处于不利的形势,这在太极拳中称之为“粘”。“走”用以化敌,“粘”用以制敌。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对手出手迅速我就快速地招架他,对手出手缓慢我就柔缓地应付他。


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虽然太极拳运动动作千变万化,但是其拳理原则却是唯一不变的。


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太极拳运动练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或者说是三层功夫


第一层是“招熟”阶段。招熟,就是熟练动作及具体招数运用阶段。是知己阶段。在此阶段,要拜名师学习高质量的标准拳架子。然后下功夫练架子并不断的经过纠正架子。赵堡太极拳称为“盘架子”、“捏架子”。最终,拳架子标准无误并且练习熟练灵活,动作快慢急缓适中,各式连接停顿合理,动作不撇不听不流水,招式运用灵活自如,随心所欲。此阶段与人交手打人为“招打”。


第二层是“懂劲”阶段。懂劲,就是体悟明确劲力以及运用劲力阶段。为知人阶段。在此阶段,要多请师父做喂劲练习,多与人推手交流,练习劲力的听、引、化、发。最终达到与人交手对人劲力感知准确,引领合理,柔化巧妙,发放轻灵的境界。此阶段与人交手打人为“劲打、气打”。


第三层是“神明”阶段。神明,太极功夫出神入化,全身轻灵空透,无形无象。此阶段是在前两阶段基础上通过自己不断修炼,多读书明理,广泛研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书籍及道武医儒释等典籍,用心揣摩,边访各家各派名师交流学习,最终达到的出神入化的神明境地。此阶段与人交手打人为“意打、神打”。


太极拳练习要遵循上述的拳理原则而循序渐进,首先要下功夫练熟具体招数,然后通过不断的盘架体会感悟而逐步达到对内劲的听引化发,最终通过不断的与人交流学习读书明理自我修炼而更进一层至出神入化神明阶段。


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然而以上任何一个层次,如果不是经过长时间的刻苦练习、用心研磨都是无法了然通透随心所欲的运用的。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虚,若有若无,轻灵飘渺。领,脖颈。丹田,肚脐以下三寸处。道家谓丹田有三:一居头顶(泥丸宫)以藏神,一居中腕(横膈膜)以蓄气,一居脐下(脐下三寸)以藏精。此处指下丹田。下丹田为全身重点所在。习太极拳者沉气于此则岿然不动,不易撼倒。头为全身纲领,纲举目张,顶头悬是关键。故杨澄甫先生说:“丢掉顶头悬,白练三十年。”


颈脖放松虚灵,头向上顶劲,气血下沉至肚脐下三寸处。重心稳固,立身中正,身体不能偏离重心,也不能靠外物支撑自身重心。运劲若有若无,随心所欲,令人不可捉摸。“中定”即太极拳的根本。太极十三势以“中定”为主,其余十二势为辅。“站住中定,往开里打”(杨露禅语)为推手的秘诀。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太极拳运动就如同一些酒店里安装的旋转门的活动,对手在我左边加力我就让出左边来化解之,对手在我右边加力我就让出右边来化解之。如果对手扬攻我,我就向更高处引领他使他落空;对手俯攻我,我就向更低出引领,对手向前攻击我,我就大踏步后撤引空他。以上要求不能让对方捉到我身上的任何着力点,不给对手做“拐棍”,都是“走”的具体运用。而对手如果后撤,我则应该紧随其后,不给其空挡,使其逃脱不得,这又是太极拳“粘”的运用。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太极拳运动及其轻灵,稍触即知,稍纵即逝,即使是一片羽毛、一只苍蝇都无法粘落到身上。这说明太极拳化劲水平之高超。极小的一点力加到身上都能敏锐察觉并化解掉。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高超的太极拳家与人交手时能够做到让对手捉摸不透我的劲力,摸不透我的意图,而我却能够准确敏感的察觉出对手劲力的轻重缓急,清楚的判断出对手的意图。使我意在人先,后发先至。说大丈夫能够所向披靡处无敌手之境地,也许都是由以上诸方法而达到的吧!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


武术技击各种门路派别很多,虽然具体的动作套路有所不同,但大体上不外乎身体强壮的欺负身体虚弱的,动作身手敏捷的欺负身手迟缓愚钝的罢了!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


力量大的取胜力量小的,动作身手敏捷的欺压动作身手迟缓的,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先天本能,不是因为后天学习锻炼而产生的能力。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仔细思考“四两拨千斤”这句话,很显然不是靠先天力量大而取胜的。观看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迎战数人的围攻的情形,仅仅靠快怎么能够做得到呢?再说了,老人动作也根本快不了。


立如秤准,活如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太极拳运动要求两腿支撑身体要有虚有实,两腿既不能平均用力,也不能完全由一腿支撑。一般要求两腿3:7分担身体重量,实腿为七分,虚腿为三分。如果身体重量完全由一条腿支撑,即0:10分,则称之为偏沉;如果身体重量由两腿平均支撑,即5:5分,则称之为双重。在用走法而不辅以粘法,走法过度形成丢,无力自恃,依随不能自主,称为随。在用粘法而不应变为走法,粘法失度形成抗,转换不灵,僵硬不化,称为滞。


太极拳运动时必须立身中正,重心稳固,劲向上顶,胸内含,背拔起,沉下肩,垂下肘,腰正胯落。活动起来要像车轮子一样以腰脊为轴,带领着四肢而动,轻灵圆转,支撑八面。太极拳运动如果身体重心完全集中于一条腿,则易于形成丢的毛病,无力自恃,依随不能自主。如果身体重心由两条腿平均承担,则易于形成抗的毛病,转换不灵,僵化。这都会被对手所制。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常常见到有些人练了好多年功夫却不能灵活运用转化,并且交手时都是被对手所牵制,原因都是双重、偏沉的毛病没有弄明白啊!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要想避免这些毛病必须弄明白阴阳的道理。粘中寓走,走中有粘,两者融为一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交融才是真正的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懂劲后越练技艺越精通高超,将这些道理记在脑中常常思考琢磨,逐渐的达到随心所欲的境地。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本来是要舍己从人,结果人们常常做一些舍近求远的错误举动。


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正如古人所说的“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啊!学习的人不能不仔细辨别思考理解啊!所以做了这篇《太极拳论》。


作者简介:李峰,又名沣、秉道,字凌之,号太一先生。1979年12月生于山东胶东,武当赵堡承架三合一太极拳第十四代传人,中国侯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2002年,经人介绍拜赵堡太极拳名家侯占国为师,系统学习武当赵堡承架三合一太极拳。现致力于赵堡太极拳在胶东地区的推广传授工作。图为作者拳照“伏虎式”。

 
喜 欢

292

 
上一个:传承太极拳“八戒”-李艺蕾 李文奎
下一个:成都太极文化养生与旅游的互动研究-徐巧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4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