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时间:2017-01-02
浏览:662
|
|
一、中国思想创造历史上的灿烂文化 一个时代的文化以哲学为核心,而哲学又是建立在这个时代的自然观念上。古代中国在自然哲学的指导下,建立起一整套说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其文化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500―220年)已经达到了高峰,一直受到世界最高的推崇。指南针、火、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以及丝绸、陶瓷、冶炼、航海、医学、兵法等等在十七世纪以前(从隋、唐到来、明)创造了比西方更为发达的科学技术,显现了灿烂的文明,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1、儒、道两种思想倾向代表了中国哲学中相对的两极 儒家是关于社会组织、人生常识和实用知识的哲学,主张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一致,是自然哲学思想在社会科学中的贯彻。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以“中庸”、“过犹不及”的态度,能动地顺应事态变化,实现着人生价值。为中国社会提供了教育体制和社会礼节的严格规范,建立起基础。 道家关心的是观察自然和发现自然之“道”。“道”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是宇宙的过程,无所不包,世界被看成在不断地变化和流动的循环本性。道家对自然的细致观察,结合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得出深刻见解,认识到变化是自然界的基本特征。一切事物和境遇在无休止的变动,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包括物质世界和人生境遇,都显示往复、胀缩的循环模式。遵从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达到“无为而无不为”。认识到自发性是“道”运动的原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特点,与自然界相协调地行事,克服对自然的违拗,就是与“道”协调一致。 阴与阳相对比,不仅是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原则,还反映着中国思想的两种倾向: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是理性和积极方面;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是神秘和柔顺方面。《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这里“方”是指社会。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入世一些;而道家“游方之外”,显得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也互相补充,是同一整体的两极,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2、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特点也就是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决定着传统文化的个性特征,也表现了传统文化的局限,其基本特点: (1)有机系统的观念占主导地位 气论、阴阳五行论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特有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把自然看做一个有机的系统:以“元气”解释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以“阴阳”来说明物质内部的对立统一;以“五行”为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结构模式,为世界万事万物变化的动因。“阴阳”、“五行”都是气的属性与动能。阴阳的对立统一又发展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哲学方;五行系统构成一种粗糙的模拟系统,既相生又相克,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体系,其向实用科学领域的发展就形成朴素的系统方法:如中医理论把阴阳五行论与医疗实践相结合,以五行生克建立了五脏六腑互相关联的独特的脏象学说。以阴阳平衡统一建立人体气血循环的经络和人身机体的平衡理论。又如太极拳把动静相生、虚实转换、刚柔相济、蓄发互变以阴阳平衡、五行生克建立了劲、意、精、气、神互相关联的养生哲理和攻防原理。这些都是有机体论自然哲学与经验实践最有效的结合。特别适合生命有机体,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益寿、保健进行有效的探索与说明。 由于将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看成是阴阳两极之间能动的相互作用的表现,任何对立的双方都构成有两个极的关系,一极与另一极能动地联系着,从对立面不断相互作用这一概念出发,提出了人类行为包括武术太极拳的两项基本原则。 想达到任何目的时,就应当从它的反面着手。“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谓之微明”《老子》。 想保持任何事物时,就应当允许它的某些对立面存在其中。“曲则全,洼则正,洼则盈,弊则新”《老子》;“阳还终始”、“阴极反阳” 《鬼谷子》;“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庄子・天道》。 这个阴与阳的能动性,浸透了中国文化的巨大主题,并且决定着传统的中国生活方式,包括武术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阴阳消长”、“阴阳容孕”;“柔中寓刚”、“绵里藏针”;“松静自然”、“舍己从人”;“任他巨力来打我,引进落空合即出”等所有特点,真正做到《孙子兵法》中“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的境界。 (2)整体综合的认识方法 中国古代以阴阳五行论为核心的自然哲学,其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整体综合的,大量运行类比的方法,把万事万物摆在一个相互关联的体系之中。整体综合主要是从定性分析中观察事物,展开一个在同一层面上的互相作用的联系图式,在缺乏实验手段和科学理论的古代,带思辨色的综合与定理分析,并不比粗糙的定量分析更远离事实。而能作出正确无误的定性分析来理解事物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3)辨证思维与意象思维 中国古代辨证思维的发展与整体综合世界的自然哲学是紧密相关的。对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数与量的分析,就要注意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思维上表现为形式逻辑的概念思维,“顺天意者,从道而流”《淮南子》,对事物进行的定性认识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辨证逻辑关系。 从意象把握事物,成为中国古人的一种认识方式。通过卦象,人们可以“见万物之赜”,得意忘言的直觉思维难于用语言传授,因为它不依靠概念的因果推论,依靠的是经验与灵感,意象思维是古代科技手段落实的情况下,人们认识自然的补充方法,其意义不能否认,但若处于现代尚沉缅于这种方法,就可能阻碍实证科学的发展。 (4)无神论的宇宙观 以元气、阴阳五行的自然哲学为基础的儒、道二家主流文化,其基本倾向是无神论特色。在实际生活中,则有广泛的祖先崇拜,在民间还有巫术及多种崇拜。在这种自然理论中,宇宙运动的动因在宇宙内部的阴阳两种力量,宇宙的最初本源――太极;“动生阳、静而生阴”,在阳动阴静的运动中,世界万物产生了。《乐记》认为天地之和为乐。儒家主张美存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中。《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道家的返归自然,就是达到人与自然合一的审美境界。无神论和有机论导致古代传统自然哲学的另一特色。 (5)自然与人的统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特征,主要在自然哲学中表现出来,就是从人的角度看待自然、研究自然、说明自然。有机统一的宇宙结构、系统综合的认识方法、审美色彩的自然本源都带有人的主观感情投射的人文印记。《内经》说: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反过来宇宙就是一个大有机体,自然和人体不仅有本质上的类似,而且人与自然可以通过“气”这个共同本源进行感通,“同类相召、天人感应”。从积极方面说,天人合一观念把人与自然放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地位,贯穿着保护自然即保护人类的生态哲学;从消极方面看,人与自然不作质的区分,不利于树立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精神,不利于对自然进行实证的分析,同时还可能导致对自然的一种神秘的信仰。古代的许多术数迷信如风水、星命,就是把自然的拟人化了。强调入与自然的统一,有其正确的认识价值,人类的活动与自然本不可分。忽视对自然的保护最终是危害人类自己,现代科学和工业的发展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这个问题。 太极拳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活动,它的“动静相生、虚实转换、刚柔相济、蓄发互变、忽隐忽现、出神入化、舍己从人、后发先至”一整套演练和理论贯穿了阴阳矛盾对立统一的精髓,成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群众喜爱、流传颇广的一项武术项目,是有其极为重要的主导原因的。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西方近代文明的帽起,中国文化的反思 1、中西方文化差异 密歇根著名文化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比特在《思维地缘学,亚洲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原因何在?》一书中说:东西方之间的差异源自2500年前,他在一开篇就解释说:“希腊人宣扬个人力量,看重个性思辨和对自然的好奇心;中国人则信奉集体力量,看重和平,主张中庸之道,力求避免;中突,但缺乏对自然的好奇之心”。尼斯比特说:“鉴于文明从技术性角度看,远远早于希腊文明,中国人缺乏好奇心的现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思维,尤其值得注意”。他审视了近250年的历史,力求解释东西方的差异。简而言之,最初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农业基础结构,然后决定了经济基础结构,最终决定了社会结构。从而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出现注目的差异:亚洲人相互依赖,西方人自主;亚洲人认为世界是复杂的,西方人宁愿认为世界是简单的;亚洲人较注重关系,西方人则更关心对象;亚洲人可以接受矛盾,而西方人坚持逻辑性。东西方差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逐渐融合,而必然的冲突还将继续。尼斯比特指出东方其实已经渗透到西方,比如太极拳和瑜伽发展到了西方各地。 2、西方近代文明的崛起,中国文化的反思 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十八世纪以来,西方随着工业的浪潮发展了近代科学,经济、生产蒸蒸日上,到了二十世纪,把东方文明古国远远地抛在后面!中国的文化开始没落!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古代自然哲学能不能与现代科学接轨?探索这类问题是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问题! 首先,要认识到近代科学不是在有机论宇宙观,而是在机械论宇宙观的基础上诞生的。机械论把事物从它的普遍联系中孤立出来,使其在特定的环境下的运动过程可以度量,可以重现,以标准化代替了复杂性;以精确性取代了模糊性;定量分析取代了定性分析。这种科学描述了原子和电子的运动,发明了蒸汽机和内燃机。直到目前,物理学上量子理论的归结;广义相对论的创立;天体负物质、黑洞的发现;应用技术计算机的创造;火箭、、、人造卫星的研发;激光和光纤在通讯领域的发展以及军事上卫星导航、全球系统、精确制导电子技术的开展,使战争处于不接触而取胜的绝对优势地位,取得入侵阿富汗、的压倒性胜利……,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的变化。 古代有机论的自然哲学,以辨证的朴素系统方法把握自然,在实验手段和科学理论还不具备“古代,用哲学思辨的形式能大致正确地把握自然,但它的包罗万象的理论必然导致笼统和模棱两可,不能详细描述一个个具体事物的运动,对事物的认识”无条件地回归自然、顺应自然,敏锐的感觉和直觉事物的能力有很大发展,但决不可能导出人们对自然的探索精神;推敲概念提法进行抽象概括、运行逻辑通过分析推理来把握事物本质和运动规律,这种抽象思辨的思维能力也发展不起来。对已有认识成果绝对化,把它们变成认识深化发展道路上的极限和屏障,不仅使本应受到拥戴和尊敬的对人类作出了贡献的天才遭到不应有的打击迫害,还使他们的科研成果在发现和公认的时间上被大大的拖延,在传播与应用的范围上大大受到限制。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则过分讲究实用,不愿深入地去认识自然,以为“天道”是无穷无尽的,社会的与道德也从天道中得到说明,自然观念的变革就受到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制约与阻碍。而古代自然哲学成了一个说明一切的方程,但却不能说明一个个简单的具体运动,其拟人化的有机论,缺乏工具思想的直观方法,缺乏形式逻辑和几何学的空间分析,这些都是古代文化中未能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太极拳是从古代传统文化薰陶下成长起来的,对其理论的研究与阐释也应予反思,需要引进新视角,走出新道路。现代科学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交会相通之处。中国传统思想对现代科学是一种启迪;现代科学对中国思想是一种促进。如何在正确宇宙观哲学思维基础上,通过微观、几何图形和新技术等科学实验进行定量分析和创新活动,是摆在我们面前发展文化的迫切任务,也是发展太极拳使之走向世界的头等重要任务。三、西方现代科学认知东方哲学智慧,使科学更向深度发展 机械论的宇宙观为近代自然科学奠定了基础,但它们静止、孤立、片面地研究自然的缺点,发展到高级、深入到微观世界的阶段,发生了不可克服的缺陷。二十世纪物理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系统方法的提出,一种新的有机综合的宇宙观正在形成,从“实体”转移到“关系”“”和“时间”上;系统论把宇宙看做一个有机整体;广义相对论认为“在整的宇宙模型与一个粒子的模型之间存在某些相似之处”;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描述事物发展的基本样式。科学的发展仿佛又在向古代的有机论回归。中国古代的阴阳理论,对物质内部根深蒂固的对立统一的深切认识、阴阳不可分离、互相渗透的辩证观念与现代物理学认识的物质深层结构现象是一致的。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与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启迪的源泉,他们发现了中国古代的智慧与现代科学之间深刻地和谐一致;并应用这种智慧使科学更向深度发展。 现代著名物理学家(量子理论奠基者)海森伯(W.Heisenberg)说:“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最富成果的发展几乎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思维方法的交会点上……它们之间发生真正的相互作用,就可以预期将继之以新颖、杰出、奇妙的发展。” 主要分两方面来说明: 1、关于自然宇宙和认知思维 东方宇宙观的基本要素:宇宙是对立统一的和固有的动态性质看成是一切自然现象和一切人类境遇的本质。包含着时间与变化为其基本特征,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宇宙整体中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部份。“对立物是互补的”,古代东方的智慧与现代西方的科学之间多么深刻地和谐一致:近代物理认为对立统一是微观世界的波和粒子的二重性;光以光子的形式发射或吸收,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传播,既是粒子又是波。 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有力地强调近代物理与东方哲学之间的相似性,不仅在物理学中,而且在生物学、心理学和其他学科中存在着相似。 中国哲学中的“气”所表达的思想与近代物理学中的“场”极其相似;古代中国哲学认为“空”、“无”或“道”是产生一切有形实体的基础。“气”:古代的中国用它来表示生命的气息;或表示使宇宙具有生气的能量。武术太极拳流畅的动作的依据也是“气”的流通。“气”有节奏地聚和散,产生了一切形体,最终又散归于“空”。“空”、“无”:不能把“无”当作只是空无一物。相反,它是一切形式的本质,是一切生命的泉源,是一种具有无限创造潜力的“空”。“空”可被感知的表现不是静止和永久的,而是动态和暂时的。《管子》中说:“虚而无形谓之道”。在量子场论中“场”或者说“气”,不仅是一切有形物体的潜在本质,而且还以波的形式载带着它们的相互作用。近代物理学的量子场论的概念为这一古老的问题找到了一种出人意料的。近代物理学的主要理论所导致的宇宙观与中国古代哲理观点有内在的一致性,并且完全互相协调。 人类精神的两个方面:一种是理性的能力,一种是直觉的能力。两者即不同又互补,只有互相补充,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世界。察知近代物理学的宇宙观与东方哲理观点之间深刻地和谐一致,是一个广泛得多的文化变革中不可缺乏的一部份。 东方哲学的知识严格地以经验为基础:道家哲学成为中国科学和技术的认知基础,于是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庄子》。与之相对立,科学知识严格地以实验为基础,科学实验似乎可以在任何时候由任何人来重复;东方哲学的经验似乎仅限于少数人在特定场合下才能获得。然而直觉常给科学家以新的领悟,并使之富有创造性,研究工作的理性部分如果得不到直觉的补充将会是难展身手。广义相对论的提出,首先通过直觉和领悟,得到天文物理学家爱丁顿对日食的观察中证实,充分说明了问题。 2、关于天人合一和时空渗透 东方哲学认为:排除世事的扰,把自己看作自然界的一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近代物理学认为宇宙是一个动态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观察者总是必不可少地包括在这个整体之中。而在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中这种相似性显得更明显了。 “互相渗透的空间和时间”,东方的“时一空”哲学:道家认为,“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 ,才是性天之真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直觉常常十分接近于近代相对论所含有的自然观,即空间与时间的统一,意味着物质不能与它的能动性相分离,空间与时间也是相互渗透的。量子场论认为:物质从不静止,而总是处于一种运动的状态,一切相互作用都与粒子的产生和消灭有关,粒子与反粒子之间基本对称性,物质在本质上是永不静止的,这也是亚原子世界的特点。的狭义相对论,以物体运动速度不能超过光速为前提,指出时间与空间都不是绝对的,时间与空间不是单独存在的单位,而是一个因观测者的情况而不同的连续的时空;时间也不是绝对的,时间的快慢决定于运动的速度。从这一理论中,得出了质量守恒律E=mc2,这公式最终导致了的产生。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时间与空间的存在不能于宇宙,也不能相互。从最小的夸克到最大的宇宙,使我们对世界有了全新的看法,我们的宇宙像一张有了弹性的膜,在某些地方伸展,而另一些地方卷曲。而时间不是绝对的,它的消逝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运动速度。自然界不是处于一种静态的平衡,而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近代天文学的重要发现,世界在膨胀,整群的星系在膨胀, 并以非常协调一致的方式在膨胀。宇宙的基本统一性不仅表现在非常小的微观世界,而且也表现在非常大的宏观世界里;同时也表现在太极拳的内涵中,以“一动一太极,处处皆太极”、“静动全身、意在蓄神”、“渐至懂劲,阶及神明”,领悟“空”、“意”、“精”、“气”、“神”以求虚无、松静、柔化、整合、霹雷的生克转换,对自身、对手、时际、空间、场合、趋势等等审时度势,把握战机、运用谋略,得心应手地达到“法”、“术”、“道”的最佳耦合,抓住对方的缺陷处,兵贵神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突发性脉冲波形式将能量从零点骤然升到极大,在不知不觉中以雷霆万钧之势制服对方,达到“出手不见手,出劲不见劲,眼前一片空,轰然如惊雷”的神妙地步,使拳艺渐入“太极”之境,真正获得养生健身和技击制敌的精髓。 有机宇宙观虽在原子和亚原子层次上极为有用,但对于人类尺度上的科学与技术层面来说意义不大,对于建造机械和解决建设、优化生活问题等没有帮助。东方了解“道”的根本而不是它的枝节,科学家则了解它的枝节,而不是它的根本, 欲使兼而有之并根深叶茂就需要多方面作出努力。 四、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渗透现代科学精粹,创新奋进,中国文化必将再显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没有能产生向近代科学转化的,不管是内在的机制或者是外在的环境因素,都是我们应该正视的问题。弘扬和继承文化,不断创新推进,在传统文化哲理的基础上,循着机械论的自然观走向近代科学,再将循着现代科学走向新的有机宇宙论,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贯通的脉络,同步进行科学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包括发展武术太极拳。 1、不断创新 应该说,创新是主义的本质特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最看不起那些只知夸耀前人而不思进取的人。”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武术太极拳走向世界也绝对不能例外。改革与现代化建设一刻不能没有创新思维,改革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并正在迅速地深刻地改变着以往阻碍民族理性思维发展的那些社会条件,引起思维特征的性变革。通过思维特征的,我们的民族成为一个崇尚理性的民族之后,一定能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行得更快更好,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定能在新的世纪里再创,其中包括武术太极拳的发展,实现伟大的复兴。世界必须继承、保存文明中的人类学术的传统;中国更需要弘扬人类的创新精神。2、一点尝试 武术太极拳同样要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的成就和优势,在传授培训方法上、养生健身机理研究上,以及攻防技击的发展上都应不断创新、不断前进。中国科学院武术协会在大力发展太极拳运动的基础上,运用传统哲理和现代科学相结合,对太极拳健身机理进行微观定量,以揭开太极拳优化生命质量的奥秘作出一点尝试,发现并证实了许多“阴阳转化”、“五行相克”、“守中和谐”、“相互依存”、“相互消长”以及与医学、生命科学的紧密联系。今举述一二,以此抛砖引玉。 (1)一对神经与两个心脏 一对神经,指的是人体植物神经即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不同于手脚运动,心脏的跳动、肺的呼吸、肝及胃的活动不受人主观因素控制,服从于植物神经系统的指挥。内脏器官的工作节律是这一系统负责的,它专门控制着人体心率、血压和呼吸的功能,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又叫迷走神经)其作用与分工是: 这个系统共同指挥着人体内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通过初步科学,武术太极拳锻炼者,其心律变异(体现上述两个系统功能运作的比值 )较一般其他运动者得到良好比值,甚至达到“七十岁的人,三十岁的心脏”。显然,这与太极拳“意、气、神”的锻炼密不可分,也与医学上的“情致”攸然有关。紧张、焦虑、抑郁、恐惧这些不良情绪持续发展,就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处于紧张状态,形成紊乱,最终失调;功能的改变,导致严重疾病,引发甲亢、糖尿糖、神经性皮炎、溃疡等不同症状。另一方面,脑血管、帕金森症、甲亢、糖尿病等身体症状也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病难以诊断或久治不愈。 所说两个心脏,那就是主循环和微循环。人体是一个复杂而又奇妙的机体,遍布全身的血液是从心脏的舒张、收缩把血液泵到动脉中去,然后再从静脉回流到心脏,这叫主循环。可是怎么从动脉过渡到静脉,而又如何将氧气与养料带给每个细胞,并将二氧化碳和废料带出来的呢?这就要说到微循环了。这也就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内环境,是生命机体的基本保证,即“生命的源泉”。全身微血管长度达,500公里,相当绕地球一周半,仅靠心脏有限的收缩力难以将血液输送到每个细胞并带回二氧化碳和废料,还必须靠微血管的节律运动(与心跳并不同步),起到了第二项调节供血的辅助作用,成为“第二心脏”,亦即传统医学上的气血运行。 正常情况下,微循环血流量与人体组织器官代谢水平相适应,使人体内各器官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微循环功能良好就会健康长寿。早衰或患病引起微循环功能障碍,难以满足组织氧化代谢的需要,造成组织器官功能的不全或衰竭,是许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证明,人体的衰老、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许多心脑血管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密切关系,微循环的功能正常与否是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志。通过科学,得知太极拳锻炼极大地改善了微循环状态。 正确地把握意念、放松和安定,所谓“松静平和、意念导引气血”起到调动微循环的主要效应,有效地改善了人体不同部位的微循环状态,并有效地改善人体末端微循环状态,提高人体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符合医学中所谓气血运用,增强营卫的道理。 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第一心脏和第二心脏各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生命结构中相辅相成而又相克相生的“阴”和“阳”,太极拳“阴平阳秘”的锻炼要领既强化了交感神经、第一心脏的主循环,也调动了迷走神经、第二心脏的微循环,致使肢体神经系统的传递和每个细胞营养丰富、排泄顺畅、气血调和、生态旺盛,使生命生生不息、颐养天年。 (2)一组脑波和两个大脑 一组脑波指的是脑电α波与δ波。武术太极拳中的“松静自然”和中医养生学的“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使大脑产生一种持久快乐的“内啡肽”物质,即脑内。其最有效物质,即β-内啡肽,促进大脑进入α波(α、δ与β、θ波是两对矛盾的脑电波,即清醒波8-13Hz与睡眠波1-3.5Hz,兴奋波14-30 Hz与抑制波4-7 Hz)为主导的同步化有序状态。通过科学,太极拳锻炼使α波功率增强几倍,也即大脑活动进入一种高度宁静的觉醒状态,对中枢神经系统一种特殊有意识的训练,有效地解除人体因高节奏工作所引起的紧张状态。医学上证明:这种状态对人体内脏生理机能及免疫功能起到重要促进。我们把这种状态起名叫它为“太极态”。 人体有两个大脑:一个在颅内,另一个却在肚子里,又被称为“腹部神经系统”,是原始的神经系统的直接产物,只在物种进行的最初阶段出现过。但腹部神经系统并没有消失,留存在某些哺乳动物体内,以帮助母体中胚胎的发育,在某一发育阶段,胚胎中会出现两个脑。起初,两者的发育是完全的,到后来它们通过独特的缆索--迷走神经相连。观察到两个脑子在节奏上存在相似之处,一个出了毛病,另一个就受到影响,也跟着出现问题,成相互因果。对于两神经系统间相互关联的研究,促成了一门新兴学科“神经元胃肠学科”的产生,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当头部大脑遇到危急时,迅速分泌激素,使人体作好应战或回避的准备;同时胃部的敏感神经也随着兴奋起来,神经与肠道之间存在特殊的联系,因而有时食不甘味,惊吓过度或激动万分时,腹部容易产生痉挛。这个内在联系即两个脑子在节奏上存在相似而且相互联系、相互因果,就像一对连体婴儿。 武术太极拳锻炼和传统医学中所说的上丹田(在颅内)和下丹田(在腹内),即“神”与“气”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因果关系,拳论上有“气沉丹田”、“气宜鼓荡”、“尾闾中正神贯顶”、“腹内松静气腾然”,对头部和腹部的要求,为两个脑子的沟通与反馈创造了条件,使大脑对腹脑产生了有效的调节;腹脑也对大脑起到一种功能的反馈,消除了逆向效果:即肠胃部位的不适导致神经衰弱、记忆力减弱和影响睡眠,使大脑处于更加发挥优势的地位。可以设想,通过传统医学的脏腑学说、经络理论和武术太极拳意、精、气、神的锻炼,培养脑的思维能力,使之人类具有两套思维器官,产生第二智慧,“肚子一鼓,计上心来”,将是对人类智慧的重大突破和飞跃,使民族领先进入一个高度智能的新时代。 3、升华文化 东方哲理的体验对于认识事物最深刻的本质来说是必要的;而现代科学则对于当代生活和社会建设来说是必要的。在宇宙整体中不仅包含着我们的自然环境,而且也包含着人类自己。近代物理学所含有的宇宙观与我们当前的社会是不协调的,这种社会并没有反映出我们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那种和谐的相互关系,未来的理论完全可能从它们的汇合中产生。 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相互分离为局部的,也即是生态学的世界观,一种新生的世界观。认知所有现象之间根本的相互依存,以及个体和社会都包含在自然界周而复始的过程中,由客观的科学向认知的科学转变,对认识过程的理解必须被明确地包括在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中。自然界被看作是相互关联的动态关系网,它把观察者作为构成整体所必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在内,改变构成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方法和价值观的情况下,人类才有可能生存。从主宰和控制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的态度,转变为一种合作的态度,从认识自然、融入自然、改造自然、回归自然到人与自然共荣。即一种极为生态学的态度,通过太极拳的发展使人类健康智慧尽享天年。归于《老子》:“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和《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遵从自然规律,人随着“道”而“回归自然、与之并生”。物理学家们借助于复杂仪器探索着物质,古哲们借助于微妙的沉思探索着精神。物理学家们以微观图像相互关联方式反映着古哲们以宏观图像相互关联方式投身“升华的文化”,使传统文化再现! 认识到人的意识和它与宇宙其余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一切古哲学家体验的起点,如果物理学家们真想把人类意识的本质纳入自己研究的范围,那么对东方思想的研究完全有可能为科学家们提供起激励作用的新观点。 4、与时俱进 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的量子理论、系统论和相对论、全球卫星制导技术,网络化自动控制系统和高效能、高精确度的时代。针对军事和兵法上也产生了“制衡”、“非对称优势”和“超限战”等种种启示,作为武术太极拳,不论在理论、健身、演练和技击应用上都有必要不断创新,奋勇进取,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谋取进一步提高,在升华文化的基础上升华太极拳本身,使之再显。作为太极拳走上国际化道路的文化思想,谨此抛砖引玉。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