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先生是杨氏太极拳始祖杨露禅曾孙,一代宗师杨澄甫次子,为杨家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宗师五岁从父学拳,后又跟随其兄守中(振铭)一起练拳传拳。解放后,回老家河北邯郸。五十年代末,被调入河北省体工大队,任太极拳专职教练,开始了他的教拳生涯。
基先生幼承庭训,矢志太极,在家学渊源的熏陶下习练拳术技艺,扎根传统,较为完整地继承了杨氏家传太极拳的精要。在教拳中,深入浅出,谆谆教导,教法和练法独具特色。基先生十分注重拳理拳法的讲解,道理明白显浅,语言通俗易懂。1992年,由基老师演述、严翰秀先生整理的《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问世,宗师独具特色的教法练法及通俗拳论才始为世人所知,并受到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好评。
3月27日是宗师逝世纪念日。笔者选录了宗师部份通俗拳论试加浅释,作为对恩师的深切怀念。拳论大部分选自恩师演述的《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年6月版,以下简称《拳书》),小部分选自该书整理者、宗师严翰秀先生的文章及笔者1992年6月随恩师学拳时的日志。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对恩师拳论的浅释难免有不够准确之处,请方家和同道们批评指正。
一、腰的运用
一切动作带动,腰带、腰拉、腰转、腰脚手。(严翰秀《基谈杨式太极拳练法》,《拳书》第201页)
这是对如何用腰的论述。杨式太极拳的任何动作招式均由腰带动。特别是手和脚,不能自动,全带,不能脱离腰的动作。腰脚手,即腰带脚手转动之意。杨式太极拳讲求松柔沉稳,讲求整劲。拳论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十三势行功心解》)。如果不带,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宗师常说:我教人先教腰的动作,练太极拳不从腰去练,永远也练不成(严翰秀文,《拳书》第201页、225页)。关于转腰,乃父澄甫公曰:“腰如车轴,四肢如车轮,如腰不能作车轴,四肢不能转动……”(《太极拳使用法》)。
腰带脚、手、身、头等。腰一动则全身皆动,腰一转全身皆转……(身法说明,《拳书》第10页)
腰带动全身各个部位,除脚、手外,还须带动头、肩、胯、眼等。如机械中的转轮,轴心转动,转轮及其他部件均随其而动。澄甫公说:“自己要想车轴转,可多浇油,腰轴油满方好,用意细细体会自得之……”(《太极拳使用法》)。
杨式太极拳要求一般没有的四肢动作,都是腰带四肢运转的……要求腰的动作多些,手的动作少些,手常常保持一定的型,随腰而动。(单鞭“注意事项”)
此论也是强调行拳时以腰带动全身,手少动甚至不动。手带,运动到一定的位置。澄甫公曾说:“练太极拳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郑子太极拳十三篇》)。恩师以上论述指的是一般情况,不是绝对。他说,“个别动作腰带主手转动,另一手向另一方向转动”(身法说明,《拳书》第10页),个别动作不用腰带动,如进步栽捶和指裆捶的出拳、转身蹬脚的转身就不用腰带(严翰秀《随基老师写书散记》,《拳书》第226页)。但这种情况不多。
先坐实,后转腰。(笔者学拳日志)
这是杨老师教拳时常说的一句话。在动作转换方向时,都要先往后坐实,使前脚变虚,然后腰带手和虚脚转动到正确的位置。如单鞭的左右转动式,搂膝拗步等,均应先向后坐实,然后腰带两手和虚脚转动。这种虚腿转向的练法,使动作既轻灵圆活,又松沉自如。据说,杨兆鹏先师(班侯之子)三十年代在广西传拳时也常说:“先虚实,后左右”(严翰秀《广西发现杨兆鹏传人》)。这与杨老师的“先坐实,后转腰”有异曲同工之妙,应是杨家的家传练法。
杨式太极拳在动作转换方向时,不是以实腿扭转的。要求实腿变虚后腰带虚脚转……这种虚实转换法对减轻膝关节磨转的负担有良好的效果。(单鞭“注意事项”)
这是对“先坐实,后转腰”的进一步阐述。时下,一些拳家主张实脚转换方向。杨老师认为不妥,实腿磨转法练久了可能会损害膝关节的功能。“腰带动手脚,前脚掌虚悬,腰易带转,能更好地体现出腰的主宰作用”(左搂膝拗步动作说明)。
前进后退,左转右旋均身带转,眼的左顾右盼需随腰身的转动而转动。(眼法说明,《拳书》第9页)
此论主要阐述腰身和眼的关系。眼的左顾右盼也随腰身转动。他说:“眼转动的原则随身法。身动眼随,身向哪个方向,眼向哪个方向望去”(眼法说明,《拳书》第9页)。澄甫公也说:“目光虽然向前平视,有时当随身法而转移,其视线虽属空虚,亦为变化中一紧要动作,而补身法手法之不足也”(《太极拳之练习谈》)。
杨式太极拳腰的动作,除转腰外,还有闪腰、拉腰和摆腰等。(笔者学拳日志;严翰秀《随基老师写书散记》,《拳书》第226页)。
这是杨老师对腰部动作独具特色的阐述。其他拳家和拳书未见类似观点。教拳时杨老师常说,这几种腰的动作有区别,一定要牢记。关于“闪腰”,杨老师没说“闪”多大角度,只说角度较小,是闪开、避让的意思。如肘底捶、金鸡之后的倒撵猴,手挥琵琶后的搂膝拗步等。“转腰”角度略大,一般为45°~90°,在拳架中运用最多。“摆腰”是腰带虚腿向另一方向摆动,角度较大,一般超过90°,如单鞭、斜飞式、野马分鬃、抱虎归山等。“拉腰”是后坐时腰略转并后拉,如揽雀尾捋势、手挥琵琶、下势等。
二、步法
弓蹬步:……前弓脚小腿与地面垂直,前弓的活动限度为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弓步说明,《拳书》第12页)
这是对弓步前弓脚定型动作和活动时膝部准确位置的论述。毋庸讳言,社会上不少练太极拳甚至教太极拳的人对弓步定型的规范动作不甚了解,认识糊涂。他们认为弓步定型为前弓脚“膝盖不能超过脚尖”,一些拳家及拳书(尤其是国家套路的拳书)也是这样说。所以练拳者认为,只要膝盖不超过脚尖就行了。关于弓步,一代宗师澄甫公早就说过:“腿曲至垂直为准,逾此谓之过劲,身躯前仆,即失中正姿势”(《太极拳之练习谈》)。因为,前弓脚的膝部只要超过小腿与地面的垂直线,腿部就无法前撑。同时,因小腿斜出,重心前移,加重了膝关节的负担,时间长了,会导致膝关节的损伤。弓步向前活动时,由于身体前移,膝部可随身前移,但不能超过脚尖,否则会使身体失重前倾。
脚跟着地的虚步,脚掌不能翘高,一高三个紧,脚腕紧、膝紧、胯紧。三个紧了,全身就不能做到松、静、自然。(提手上式“注意事项”)。
此论不难理解。脚掌翘高,势必引起小腿肌肉及腕、膝、胯的紧缩,全身不松静、不自然,甚至会使腰身后仰。应抬多高?杨老师说:“与地面约成30°角”(手挥琵琶“注意事项”)。
(虚步)要求后腿坐实,前脚不全虚,也具有支撑的力量。(虚步说明,《拳书》第12页)
此为虚步要领。杨式太极拳步法要求虚实分明,但“虚者,非空,其势仍未断,而留有伸缩变化之余意存焉”(杨澄甫《太极拳之练习谈》)。所以虚步要求后腿坐实,但“前脚都不是空的,都要分担身体的重量。实腿分担的重量多些,虚腿分担的重量少些……”(虚步说明,《拳书》第12页)。(我不作如是观。“虚者非空”,即不可把虚者抛至九霄云外,要随时留意于它,根据情况它随时可变为实。)
至于脚的位置,一般弓蹬步是前脚在前,后脚在前脚的外面,两脚有一个距离,这个距离是练拳者自然裆的距离,前弓和后坐是膝与膝位置的移动。(严翰秀《基谈杨式太极拳练法》,《拳书》第200页)。
这里的“距离”,当是指两脚的横向距离(即步宽)。若两脚的横向距离与自然裆同宽,两腿既能放松,又能自然下沉,符合拳理拳法要求。过宽不利于放松,过窄或两脚在一条直线上,则不利于下沉,甚至会出现步法不稳、腰身摇晃等现象。一些拳家强调弓步两脚的横向距离与肩同宽也是这个道理。前弓和后坐不影响自然裆的距离,只是膝与膝位置的前后移动。
左脚在左边,右脚在右边,杨式太极拳没有交叉步。(笔者学拳日志)
此论适用于杨式太极拳所有步法。不管哪一种步法,练拳时均要做到左脚置于身体的左边,右脚置于右边。这话似乎谁都懂,可打起拳来就乱套了。特别是弓步和虚步,不少人两脚走同一条直线(俗称迭步),甚至左脚往右走,右脚往左迈,成了交叉步。一些人虽然不交叉,但步宽太窄,不利于松静沉稳。
杨式太极拳的步法中没有实腿分担占身体重量百分之七十,虚腿分担百分之三十这一类的说法。(步法说明,《拳书》第12页)
一些拳家在谈到弓步和虚步时,认为实腿应负担身体百分之六十或七十的重量,虚腿负担百分之四十或三十。基老师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虚实腿分担重量多与少,要看架子的高低以及以自己尾闾中正、转动自然为合适(步法说明,《拳书》第12页)。
三、手法、招式
杨式太极拳的掌要求五指自然伸直,指间稍离,掌心稍窝,五个手指基本在一个平面上。(手法说明,《拳书》第7页)
关于杨式太极拳的掌,拳家们的要求不尽相同。一些说:手指自然张开,微曲……;一些说:手指向掌心侧微曲,不伸直……等等。拳论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太极拳经》),五指自然伸直,指间稍离,掌心稍窝,使手指和掌有机地连在一起,既有张力,又饱含蛞狻Q罾鲜λ担赫庋的手型,易于“分清劲点所在之处,能有助于意到气到劲到……”无论是练拳和推手,掌握掌的劲点是十分重要的(手法说明,《拳书》第8页)。
杨式太极拳要求手出有名,手打的方向、位置具有攻与防的意识……要讲究用意,不要随意出手……(手法说明,《拳书》第8页)。
打拳,必须明确手的攻防意识,为什么这样出手?为什么打这个方向和位置?都必须明了其含义。杨老师说:每个招式都有其攻防含意,一定要按照这个意识去打。时下,一些人打太极拳不懂技击含意,手脚不到位,随意出手。这就不是真正的太极拳。若无攻防意识,架子打得再好看,也是太极操。
前不露手,后不露肘。(笔者学拳日志)
这是杨老师教拳时常说的一句话。这里的“手”指练拳者的拳和掌,“肘”指肘部。意为凡是向腰际收回拳或掌,小臂均应平置于腰胯之间,不能过前,也不能过后。过前,小臂不到位,出拳无力,过后,肘部后露,收放不自如。小臂置于腰际中间,则能伺机应变,灵活运用,进攻时也利于放劲发劲。
走手不走肘,管活不管死。(起势、十字手“注意事项”,揽雀尾“技击意义分析”;严翰秀《基谈杨式太极拳练法》,《拳书》第200页)
杨老师说:“杨式太极拳的练法也是打法,练时走手不走肘,是与使用一致的。与人交手,一般出手相搭,搭手不叫搭肘”(十字手“注意事项”)。又说:杨式太极拳在推手中有一条重要原则是管活的,不管死的。管住对方身上活动的关节,使对方转动不灵,不易走化。如捋势,两手必须要捋住对方的腕和肘,顺对方来力转腰引进,使对方落空。又如按势,两手要分别按住对方的腕和肘,使对方不易转化而受制。
先搂后推(打),先分后踢(蹬),先拉后打和先挡后推……(搂膝拗步、左右分脚、玉女穿梭等“注意事项”)
这是基老师独具特色的教法练法。目前,几乎绝大多数拳家对部分拳式中两手或手、脚之间的动作,主张同步进行,同时到位。杨老师不是这样认为。他说,应分先后,不能同时。如搂膝拗步是先搂后推,进步栽捶和指裆捶是先搂后打,高探马是先拉后打,左右分(蹬)脚是先分手后分(蹬)脚,玉女穿梭是先挡后推等等。他认为,练拳应带技击性。不先搂开对方的手或脚,不能推人打人;两手不先防住对方的手或脚,不能起脚踢人或蹬人。站在技击角度,这不难理解。当然,这个先后,不是等很久,而是有一个时间差(严翰秀《基谈杨式太极拳练法》,《拳书》204页)。
手出有名,腿出有名,无一虚招。(严翰秀《基的传奇生涯》,《拳书》第191页)
此论指习练拳架必须结合技击,技击怎么打,拳、腿就怎么出。如搬拦捶,最后出拳是打对方贲门,打斜了不得力,打高了位置不对。分脚是用脚面踢人,而蹬脚是用全脚掌蹬人。只有位置准确,才能无一虚招。
手脚转换时,两手不交叉,两脚不交错,左手走左边,右手走右边,左脚走左边,右脚走右边。(倒撵猴“注意事项”)。
这是对倒撵猴的说明。语言既通俗又明白。此要求同样适用于一些手脚转换的拳式,如搂膝拗步等。杨式太极拳大都以左手左脚管左,右手右脚管右为原则。尤其是推手,要求两脚两手不交错,攻防时两手位置一般不超过二人身体的中心线。
蚴忠圆撑,松肩垂肘,前后臂不能伸直,不能成三角,不能贴身。(揽雀尾左颉白⒁馐孪睢保。
这是对蚴值囊求。在杨式太极拳中,蚴殖鱿纸隙唷2坏揽雀尾中有左蛴颍其他拳式中也有蚴郑如单鞭、肘底看捶的左蚴郑十字手、云手的左右蚴帧⒂衽穿梭中的上蚴值取蚴翘极八法之首。按字释,蚴浅惺堋⑴跬小⒃馗褐意。所以蚴钟υ渤拧⑺杉绯林猓略向外张。蚴秩绯扇角,必有凸凹,若贴腰身,易丢易扁。故拳论曰:“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太极拳经》);“蚴至奖垡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十三字行动诀》);“拥臂要圆撑,搂进圆活力”《五字诀》)。
四、论劲
位置对了,才能出劲,在某种意义上说,位置就是劲。(严翰秀《基谈杨式太极拳练法》,《拳书》第200页)。
基老师教拳注重手和脚的位置,要求举手投足,位置必须准确。手如何打,打对方什么地方,脚怎么踢(蹬),踢(蹬)对方哪个部位,都必须明确。如捋势和按势,双手应控制对方的腕、肘位置,这样才能出劲。所以说位置就是劲。
一个方向,一个劲,所有动作的过程都是为这个劲服务的。(严翰秀《基谈杨式太极拳练法》,《拳书》第203页)
杨老师说,拳架中的每招每式都有它的技击意义,必须了解拳的本意。又说:要统一行动,集中一点,形成一个劲。意念指挥动作,与身脚手统一向一个方向,走同一条路线,集中到一个打击点上。如搂膝拗步,如果前弓脚尖稍微向左或向右撇了一点,全身的劲就会分散,击出的力量就会减弱。所以,招式中的所有动作过程都要为这一个劲服务。
杨式太极拳在拳理拳法上要求劲整,脚、身、手、眼的方向必须一致,打哪眼要看哪,不能打这看那。(揽雀尾左颉白⒁馐孪睢保
这是对太极拳劲整的要求。脚、身、手、眼方向一致,劲路才能完整。本来,打哪看哪的道理不难理解,可有些人却打这看那。如揽雀尾的左颍脚、手、腰身均向南打出,眼也应向南看去,可一些人却向西或西南看去。又如打虎式,腰身手脚向西北隅(左式)或东南隅(右式)打出,可他们的眼却向东北方向看去,宛如戏剧中的“亮相”。由于眼、身、手、脚方向不一致,意、气、招式就会散乱,影响劲整。
杨式太极拳发放时“曲中求直”,看准对方的焦点,重心线,得机得势直线发劲,不走弧形。(揽雀尾挤势“技击意义分析”)
这是对直线发劲要领的说明二直线发劲的招式很多,除揽雀尾、抱虎归山的挤、按外,还有搬拦捶、栽捶、指裆捶、倒撵猴和搂膝拗步等招式的拳和掌。这些拳和掌在得机得势时就应直线打出,不走弧形。这与拳论“曲中求直”相一致。(严翰秀《随基老师写书散记》,《拳书》第229页)。
要力求自然,切不可故意做作。(严翰秀《基谈杨式太极拳练法》,《拳书》第204页)
杨式太极拳要求动作缓慢,轻松自然,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太极拳属武当道家(动功)。拳法如道法。道法崇尚自然,强调天人合一,性命双修。太极拳也然。故拳法也要力求松静自然,意气兼备,不能故意做作。墓老师在教拳时,很少讲这个动作怎么做,那个动作怎么做之类的话。一般只说左手往这搁,右手往那里搁。一个“搁”字,轻松自然多了。故拳论曰:“自然无处不轻灵”《周身大用论》)
动作与呼吸没有关系,呼可放人,吸也可放人。(身法说明,《拳书》第11页)
动作与呼吸是否配合?不同的拳家有不同的认识,一些拳家认为动作应配合呼吸。杨老师说:打拳时,只要气的出入自然即可。因为杨式太极拳讲求的是意到气到,气到劲自到,所以动作不必配合呼吸。拳论曰:“吸则自然提得起,也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李亦《五字诀》)。
我不动,跟你走;你不动,引你动。(严翰秀《基谈太极拳推手》,《拳书》第193页)
这是一句十分通俗的话,也是推手的要领和技巧。意为与人搭手,我不动,跟着你走,这个“跟”,为粘连沾随,为不丢不顶;你如果不动,我就引你动。只要你一动,我就随你所动,动中寻找机会管住对方。古拳论说的“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武禹襄《太极拳解》),也是这个意思。
五、其他
杨式太极拳每一式都是为搏击编的,带有技击性的”,必须明了拳的本意……(严翰秀《基谈杨式太极拳练法》,《拳书》第203页)
基老师十分注重拳式的技击含义,讲解拳式时常说:这手打哪,这脚踢(蹬)哪,等等。他说,只有明了拳的技击本意,动作才能到位,才能准确无误。现在,很多拳家教拳不讲技击,学者对拳式本意也不甚了了。打出来的拳架虽然也能依样葫芦,却无意无气,不松不沉,动作不到位,毫无攻防意识。主要原因是不明了拳的本意。
眼是心之苗目,心有所思,眼有所望,眼与动作不合即内外也不合……(眼法说明,《拳书》第9页)。
这是指眼与意念的关系。眼与意念是一致的,不同的意念,就有不同的眼神。故意念、动作、眼神均须密切配合,内外一致。杨老师说:“眼法要自然……眼神的正确运用与虚灵顶劲有关,虚灵顶劲,精神能提起,则眼自然有神”(眼法说明,《拳书》第9页)。
不会练拳架,不能推手。(严翰秀《基谈太极拳推手》,《拳书》第192页)
此论谈拳架与推手的关系。目前,社会上一些人尤其是年青人,没有耐心练拳架,只对推手技击感兴趣。杨老师认为,拳架没学好,缺乏功力不能学推手。他说,功夫是拳上练出来的,不是推手推出来的。因为没有功力,不松不沉,下盘不稳,劲路散乱,与人交手,“空洞无物,依然是门外汉者,未有逐日功夫”(杨澄甫《太极拳之练习谈》)。
架子不能打得太慢,不要把拳打散了。(笔者学拳日志)
关于杨式太极拳行功走架的速度,拳家们说法不一。一套杨式传统拳架,有人主张打18―20分钟,有人主张打25―30分钟,有人主张越慢越好。杨老师说:具体时间没有规定,但不能太慢。老爷子(即澄甫公)在世时曾说:架子不能打得太慢,太慢容易把拳打散。解放后,侯老夫人(杨老师之母)还常告诫:不要把拳打散了。看来,杨家家传的这个观点是对的。太慢了,意、气、招式连不起来,动作、劲路就会散乱。基老师与夫人裴秀荣老师1992年在南宁录制的光盘,演练套路的时间均为15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