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现代太极拳家们对“偏沉则随”的解释
“偏沉则随”这一太极拳界脍炙人口的成语在现存的古代太极拳经典文献中最早出现于《王宗岳太极拳论》。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里既有一些词语与不少词语同义,这些词语都是对同一个太极拳法则各自着眼于不同角度的表述。也有一些词语没有同义的其它词语,某一个太极拳法则仅仅是由这样的一个词语来表述的。“偏沉则随”正是这样的语句,而且在《王宗岳太极拳论》中仅仅出现了一次,因此弥足珍贵。《王宗岳太极拳论》紧接“偏沉则随”之后的是“双重则滞”,再紧接着就是“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自为人所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指出“双重”是太极拳弊端严重的大忌。从这种行文中可以发觉拳谱作者是以“偏沉则随”与“双重则滞”相互衬托出了各自对于太极拳分量同等的至关重要。
中国近代有不少太极拳家都在各自的著作中对“偏沉则随”这一经典成语作过阐释。杨健侯先生的学生许禹生先生在1921年出版的《太极拳势图解》里解释道:“偏指一端也。如吸水机、如撤酒器,使一端常虚,故能引水,如欹器之不堪满,满则自覆矣。”所谓“欹器”是古代一种盛水的器具,水盛得少的时候会倾斜,当水盛得不多不少的时候也就是容器内一半空一半有水时就中正不偏,而当容器内盛满了水它就会倾覆。因此被古代的一些君子置于座右以作为应该常常保持虚心的警戒。这就反映了许禹生先生认为“偏沉则随”是太极拳一则必须遵循的特征为一虚一实的法则。杨澄甫先生早期陈微明先生在1925年出版的《太极拳术》里解释道:“我若能偏沉,则彼虽有力者亦不得力,而我可以走化矣。”反映了“偏沉”是太极拳“沾粘连随”的重要基础。杨澄甫先生早期李雅轩先生在现代将“偏沉则随”记忆为了“单重则随”,在他的随手笔记中这样写道:“‘单重则随,双重则滞’,这两句话是练习推手最重要的,最应注意的,必须时刻用实际行动去体验它。若不认识这个理论,根本谈不上会太极拳。所以太极拳论上说过‘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因有缺陷凹凸便不能圆,不圆就双重了。圆轮着地哪有两个重点,若有两个便行动不了。”杨澄甫先生在1930年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里则是这样解释的:“前说有车轮之比,犹如用一脚蹬轮偏,自然随之而下;何为双重?犹如右脚蹬上右方,左脚蹬上左方,两力平均,自滞而不转动。此理甚明,勿须细说。”这些解释都指出“偏沉”是与“双重”刚好相反的行为,而太极拳只有能够“偏沉”才能成功地实施“沾粘连随”;但究竟什么是“偏沉”他们都没有明白地说明,似乎有指步法的意味。姜容樵与姚馥春两先生是1930年出版的首次收载有著名的《乾隆抄本》的《太极拳讲义》的作者,他们不认为他们的太极拳源于杨氏,而是源于许占鳌先生以友谊传授得自河南的陈姓,而他们的拳架却基本上与许禹生先生在《太极拳势图解》介绍的拳架相同。他们在《太极拳讲义》中对“偏沉则随”的解释是:“敌用力我松劲,敌虽力大而我可化走,是为偏沉则随;敌用力我亦用力,二人互相抵抗,卒为力大者胜,是为双重则滞,乃太极之最忌。”顾留馨先生是现代初期太极拳发展的领导者,能够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定居于上海的杨澄甫先生,听到他们尚未形成文字记载的一些太极拳要点,他将很多这样的太极拳要点收载于他的著作中。他对“偏沉则随”的解释是:“不但不受来力,还能把来力抛出去,无论来力多么重大,要粘着走化,不要顶抗。如果粘着处放松走化不受力,这叫做‘偏沉’。能做到‘偏沉’,就能顺随,使对方有力也不得力,用力无处用。推手时要避免两力相抗。如果两力相抗,不能‘偏沉则随’,动作就会滞钝,结果还是力大者胜力小者。”姜容樵、姚馥春与顾留馨先生这种解释显然是将“偏沉”与“沾粘连随”的上肢反应当作一回事了。撇开这一点,这些解释与杨澄甫先生以及杨氏们一样,都肯定“偏沉”是与太极拳的大忌“双重”相对抗的,是太极拳必须遵循的根本性的重则。
(二)现代个别人认为“偏沉则随”是拳病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无可置疑,中国近代的所有太极拳家都认为“偏沉则随”是太极拳必须遵循的重要法则。然而,约九十年代后,有一名家提出“‘偏沉则随’是拳病”之说,太极拳界也有一个群体赞同这一观点,在一些杂志上宣传这一说法,也因此在一些杂志上出现过针锋相对的辩论文章。客观地说,近代太极拳家们距离《王宗岳太极拳论》等古拳谱的问世有一个遥远的历史。他们对于这些古拳谱里词语的理解主要是秉承代代的口口相传;而口口相传也是有可能会失真的。尽管他们的解释都是与有血有肉的太极拳亲身实践相联系因而是正确的,然而毕竟文字语言与实际不同,有可能虽然解释是正确的,但古拳谱作者的原意被改变了。应该认识到,按照语言学家的观点,语言无非是符号,各人是可以赋予不同概念的。甚至在一定范围与一定历史内已经形成某个概念的语言也是可以改变其概念使用的。例如“管中窥豹”一语,文献中最早约出自南朝刘宋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方正》。文中有“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之语,意思是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到全貌,相当于与“见微知著”是同义的,是一褒义之语。然而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有些人应用这一成语时概念被改变了,变成了现代大多所使用的只见局部,不见全体的片面看问题了。显然与《世说新语》的概念是不同的一种贬义的使用了。而现代,“管中窥豹”这一成语仍然按照《世说新语》中的概念使用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应该认为这两种使用法都是没有错误的。因为古今同一词语不同概念与不同概念同时使用的现象是各国各民族的语言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武术中的很多词语在自古以来的发展中也是存在这种情况的。这就像尽管“管中窥豹”在现代的应用有两个正确的不同概念,但这种现象不等于说可以用片面看问题这一“管中窥豹”现代许多人所使用的概念去解释《世说新语・方正》中的“管中窥豹”。《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偏沉则随”一语代表了太极拳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概念。因此,“偏沉则随”是必须根据其在《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原意来解释的,是不应该见仁见智地改变其原意的。因此,近代太极拳家们根据他们的传承与拳术实践对于《王宗岳太极拳论》中一词一语的解释虽然都是正确的,然而就拳谱作者的原意而言,有可能不是十分恰中肯綮,甚至是错误的。所以,否定近代太极拳家们对“偏沉则随”的解释,重新考究《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偏沉则随”究竟原意是什么也是无可厚非的。
现在的事实是无论近代太极拳家还是现代认为“偏沉则随”是拳病的人都认为他们对“偏沉则随”的理解是符合《王宗岳太极拳论》作者原意的。正是基于这一点,“偏沉则随”原意究竟为何在现代是完全可以通过分析各自的理由,从而弃非取是来统一认识的了。下面先将认为“偏沉则随”为拳病的理由来分析一下:
①因为“偏”字为贬义而认为“偏沉则随”是拳病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认为“偏沉则随是拳病”者的一个理由是与“偏”字所组成的词都是表示错误、不妥等贬义的,依此推论《王宗岳太极拳论》原意的“偏沉则随”就是拳病的意思。
应该知道:任何民族的许多词都是多义的,往往同一个字是既可以为褒义也可以为贬义的。例如“负心”、“辜负”里的“负”都是贬义的,而“负责”、“抱负”里的“负”又都是褒义的。“偏”字也是如此,“偏”常常表示不公正、片面等贬义,但是也表示辅佐这样的褒义,也可以表示部属、旁边、最、特别等中义。仅在《汉语大词典》中这样有“偏”组成的中义的与褒义的词就可以找到二、三十个以上。比如前蜀《浣溪纱》中的“偏宜”是指最相宜;《颜氏家训・书证》中的“偏精”是指特别精通;《宋书・王僧达传》中的“偏鉴”是指特别的明察;南朝《侯司空宅》中的“偏照”是指特地照耀;元《救孝子》中的“偏生”是指格外;清《豫省试策一》中的“偏胜”是指某一方的过人之处,相当于是特长;《人物志・英雄》中的“偏至”是指某一方面的最高成就;《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的“偏将”,是指辅佐主将、能独挡一面的骨干将军。可见因为有部分与“偏”字组成的词为贬义,就认为与“偏”字所组成的词全都是贬义的,那是由于文化阅历不广犯了将部分当作全部的错误了。所以,这一理由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②因为“随”有“身不由己”之义而认为“偏沉则随”是拳病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认为“偏沉则随是拳病”者的又一个理由是“随”有“身不由己”的意思,依此推论《王宗岳太极拳论》原意的“偏沉则随”就是拳病的意思。
确实,“随”的跟从、追逐、附和、依从、听任、依据等义中,可以有“身不由己”被动的意思,但也可以是主动的意思。人类语言中有许多词都是可以引申应用的,这些引申应用的意思不是全部都可以记载于词典中的。太极拳古拳谱里有“随”的词语都是表示借人之力、随人而动、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之太极拳的根本“沾粘连随”,或者就是表示“沾粘连随”所必需的法则,这些“随”确实都具有“被动”的含义,但却是一种“从心所欲”的特殊的“被动”;正是因为这种“被动”可以使得自己时时处处居于掌控对方的优势中。因此哪一个“随”字也没有“身不由己”的意思。这样特殊的词义现有的词典都是还没有收载的。这种“随”有相似于现代跟踪追击的意思,“跟踪追击”怎么可以理解为“身不由己”呢?如果《王宗岳太极拳论》的作者认为“偏沉则随”的“随”是“身不由己”而属于拳病应该被否定,那么,“随曲就伸”、“缓应急随”、“步随身换”、“步履要轻随”、“上下相随”、“沾粘连随”等等不都应该认为是拳病而否定了?显然,《王宗岳太极拳论》的作者对“偏沉则随”的“随”是肯定而不是否定。认为“偏沉则随”因为有“随”就是拳病的理由也是不能成立的。
③因为《杨氏老谱・太极轻重浮沉解》而认为“偏沉则随”是拳病是不能成立的
认为“偏沉则随是拳病”者的又一个理由是《杨氏老谱・太极轻重浮沉解》中有“偏浮偏沉,失于太过也”、“半沉偏沉,虚而不正也”与“偏者偏无着落也所以为病,偏无着落必失方圆”之语,他们据此推论《王宗岳太极拳论》里的“偏沉则随”就是拳病的意思。
对于这种情况,应该明白《王宗岳太极拳论》等古拳谱与《杨氏老谱》各篇都是杨氏由于传承所得的作为经典的文献。《王宗岳太极拳论》等古拳谱明显是属于明代中叶之前古代的作品,《杨氏老谱》各篇明显存在文化素养相差悬殊的情况,有的表现为文化阅历较高,有的则反映文化阅历较低,还反映其中各篇很可能是明清至多位作者的作品,其中有的作品明显受到清末京城外来文化的影响,很可能是杨露禅、杨班侯父子的作品;而《太极轻重浮沉解》很可能是杨氏传承所得的。因此,《王宗岳太极拳论》与《太极轻重浮沉解》虽然拳术思想是同出一源,但并不是同一人的作品,各作者也不是同代时人,即使《杨氏老谱》某篇目作者与用王宗岳同时代也不一定曾经见过面有过交流,因此所用词语的概念不一定是一样的。《王宗岳太极拳论》里有的词语在《杨氏老谱》中出现,而许多重要词语都没有在《杨氏老谱》中被引用出现。这种现象至少反映《杨氏老谱》中有些篇目成文时作者没有看到过《王宗岳太极拳论》。而《太极轻重浮沉解》很可能就是属于这样的篇目。《太极轻重浮沉解》确实有“偏”是贬义的陈述。然上文已述:“偏”是不能都认为贬义的。而且《太极轻重浮沉解》明白指出“偏浮偏沉”和“半沉偏沉”之所以为“病手”的各自原因一是“失于太过”,一是“虚而不正”。显然“失于太过”不同于“虚而不正”,两者的概念显然是不同的,并不是近代太极拳家们所认为的一虚一实的“偏沉”概念。“偏浮偏沉”和“半沉偏沉”究竟是什么意思,当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但可以肯定的是“偏浮偏沉”和“半沉偏沉”都是与“偏沉”不同的;《太极轻重浮沉解》中始终没有出现过“偏沉”。应该认识到《太极轻重浮沉解》中的各种称谓都是一家术语;其“偏沉”的概念与《王宗岳太极拳论》“偏沉”的概念明显是不同的。由此可见,依据《太极轻重浮沉解》而认为“偏沉则随是拳病”也是不能成立的。
另外,《王宗岳太极拳论》的行文遣词也证明“偏沉则随”不是拳病。因为如果《王宗岳太极拳论》的作者认为“偏沉则随”与“双重则滞”都是拳病,那么紧接下来的一句就应该是“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自为人所制,偏沉、双重之病未悟耳”了;但是,显然这后一句是“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自为人所制,双重之病未悟耳”,句中所说的“病”明明白白地没有“偏沉”,这也明白反映“偏沉则随”不是拳病。因此,综上所述:认为“偏沉则随”是拳病那是错误的。
(三)“偏沉则随”是太极拳必须遵循的“沾粘连随”的基础步法
近代所有太极拳家所认为的“偏沉则随”是太极拳必须遵循的重要法则,有什么理由能够支持呢?首先,从文学的角度分析,《王宗岳太极拳论》中很多的对偶句,从“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到“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就远”,绝大多数反映为一正一反,一肯定一否定。“偏沉则随”与“双重则滞”两句除了虚词“则”外,前后工仗相对的词都是两两相反的,依次是“偏”为奇数、“双”为偶数;“沉”为褒义、“重”为贬义;“随”为褒义、“滞”为贬义,明显反映“偏沉则随”为作者所肯定、“双重则滞”为作者所否定。既然后一句的“双重则滞”是太极拳必须避免的大忌,这也就反映了前一句的“偏沉则随”是太极拳必须遵循的重则。而且,《王宗岳太极拳论》文中的绝大多数措辞,从“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直到“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都是从不同角度对“随曲就伸”(也就是《打手歌》里出现的“沾粘连随”)的阐述;反映了“随曲就伸”是太极拳的精髓核心。而文中所有的“随”明显就是“随曲就伸”的简称。因此,近代所有太极拳家认为“偏沉则随”是太极拳必须遵循的重要法则显然是正确的。
那么,会对“沾粘连随”发生重大影响的“偏沉”究竟是指什么呢?无论何种武术各种攻防技法施展的基础都是步法,在央视武林大会擂台赛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能够使得自己打得着对手而对手打不着自己,步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任何武术如果步法“双重”而不灵活,劲力再强悍、身体某一部位抗击打能力再强、身体手足的技法再凌厉和灵活、迅速、巧妙,也是难免受制于人的。太极拳同样如此。步法在《杨氏老谱》中被称为“五行”。《杨氏老谱・太极指掌捶手解》说:“只要无五行之舛错,身形脚势出于自然,又何虑些须之病也。”这与《王宗岳太极拳论》所说的“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自为人所制,双重之病未悟耳”完全是一脉相承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述,强调的都是步法对于实施化解与发劲攻击能够成功的基础性的十分重要。“偏沉则随”的措辞正是反映了“偏沉”步法对于“沾粘连随”(也就是“随曲就伸”)的基础性重要。也反映了“偏沉”既与“随”关系密切,可以将“偏沉”看作是“随”的一个要素,而“偏沉”与“随”又是有所区别的。根据这样的分析,应该认为“偏沉”就是“沾粘连随”之所以能够实施的、特征为一虚一实的步法。
那么,“偏沉”是怎样的一虚一实的步法呢?可以横向参考形意拳的步法。形意拳的步法有“双重”和“单重”之分。其实“偏沉”与“单重”是可以作为同义的。因为“偏”可以表示“一方面”,比如“偏才”就是表示具有某一方面才能的人,如《文心雕龙・书记》里的“斯又尺牍之偏才也”中的“偏”就是这样的意思。这种意思的“偏”与“单”就是同义的。而“沉”与“重”也是具有同义的。所以,李雅轩先生将“偏沉”说成“单重”了。形意拳的“单重”是化劲锻炼阶段三体式步型的步法,形意拳的“单重”是怎样的呢?孙禄堂先生《拳意述真》记载了他的形意拳前辈们对该拳三体式之“双重”与“单重”的说明,说“双重”是“形式沉重、力气极大,惟是阴阳不分、乾坤不辨、奇偶不显、刚柔不判、虚实不分、内开外合不清、进退起落动作不灵活”,而“单重”则是“得其中和之起点、动作灵活、形式一气、无有间断耳”。显然,太极拳的“偏沉”在性质上也是属于这样的步法。
那么,太极拳的“偏沉”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得其中和之起点、动作灵活、形式一气、无有间断耳”的步法呢?郑曼青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披露了杨澄甫先生祖辈几代所传授下来的太极拳步法要诀就是体重始终只能由一脚来承担,并尤其多次反复地提及这个要诀。这个要诀其实与孙禄堂先生著作中所记述的他的老师郭云深先生对于“单重”步法“单重者非一足着地一足悬起,不过前足可虚可实,着重在于后足耳”的说明是相似的。其实遵循这一步法法则的武术并不仅仅是太极拳和形意拳,张肇平先生等所著《论太极拳》一书有这样的一则记载:“初期,曼师主湖南国术馆事,曾与杜心五往来,甚仰杜功力,欲拜为师,曼师于表演一套太极拳后,杜说:‘不必拜了。’曼师问:‘为什么?’杜说:‘看你刚才表演拳架,自始至终,都是一足着地,不必再跟我浪费时间了。’”太极拳的拳式并不多,所以,杜心五先生所说的“一足着地”其实是指实际体重始终由一脚承担的、两脚着地的这种“单重”或称为“偏沉”的步法。所以,应该认为“偏沉”就是杨澄甫先生代代相传的体重始终由一脚来承担这样的步法。
这种体重始终由一脚承担的步法可能实现吗?可以肯定的是:物体的内力变化是会使得其重心位置发生变化的。人是有内力活动的,人在站立形态相同的情况下是可以由于内力变化使实际体重落于任何一脚的,所以其实际等效重心垂线落于何处是不能完全以外形几何分析的方法来认定的。因此李雅轩先生在解释“单重则随”时就说:“单重双重不在形式在内容”。以弓步为例,人不仅可以利用内力使得体重完全移于前脚而使后脚提起,而且也可以利用内力使得体重完全移于后脚而使得前脚提起。例如功力拳的三环套月势向前上步劈砸之前就是在弓步状态中意图为避开前方的下面攻击而将前脚提起的。这种体重可以实际由一脚承担的步法显然尤其可以使得步法轻灵。比如推手中,同样的坐步,应该既可以体重完全由后脚承担,因而前脚可以不失时机地迅速向前进步,使得对方“退之则愈促”;也可以体重完全由前脚承担,因而在前脚来不及撤步时,后脚可以迅速向后撤步,使得对方“进之则愈长”。如果不能这样,在某种情况下就会形成两脚都不能灵活移动的“双重”了。当然太极拳“步随身移”的“偏沉”是必须具有“沾粘连随”的特性、与形意拳主动的“单重”是有一定区别的。而“沾粘连随”是必需要这样步法的。既然这种“偏沉”步法对于太极拳的“沾粘连随”如此重要,可以推想在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肯定是应该有表述的。《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偏沉则随”显然就是这一表述。可见近代太极拳家们认为《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偏沉则随”是太极拳的重要法则是完全正确的。学练太极拳是必须遵循与追求“偏沉则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