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所谓的“沉”是与“浮”相对而言的。“沉”首要的就是行走、站立比一般的更沉稳,而“浮”最主要的就是行走、站立相对于“沉”而言是不够沉稳的。一般人平时平稳的走路,对于武术的“沉”而言,有的可能就是属于“浮”的。
太极拳的“沉”究竟是怎么样的?有什么作用?应该怎样锻炼呢?有许多人以为:“沉”就是身子往下降、拳架子低,比如以为马步的两大腿尽量平一些就是“沉”了;而“浮”就是拳架子高,比如以为马步的两大腿不是很斜,甚至几乎是直的就是“浮”了。这种说法凡武术老前辈都会认为是错误的。因为武术里的“沉”虽然相对的往往表现为拳架子低些,拳架子适当低些也容易“沉”;“浮”往往表现为拳架子高些;但“沉”与“浮”不是绝对的表现为拳架子的高与低。比如太极拳套路里自始至终的每一个拳式包括起式、十字手等这些近乎直立的拳式都是要求“沉”的。由此可见,“沉”与“浮”同拳架子的高低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会“沉”的,太极拳的起式、十字手等这些拳式都是“沉”的;不会“沉”的,即使拳架子低到弓步前弓腿的大腿呈水平,也是“浮”的。
“沉”有一定的外形特点,比如视觉上身躯的重心在两脚中间、有八面支撑感、臀纹沟下陷等等,但主要的是客观的实际效果,比如自觉有顶天立地的感觉、别人感到难以撼动或者难以引动。有的太极拳老前辈将“沉”比喻为“落地生根”,当然,太极拳老前辈们所谓的这“落地生根”是就太极拳动态的瞬间站立十分沉稳而言的,不是原地用力顶抗持续不动的意思。太极拳先人还有所谓“入地三尺”的,也是对于“沉”的这种情况的夸饰描述与强调。有的武术所谓的“千斤坠”几个大汉提不起就是“沉”的效果,当然这是传说,可能有夸大,但有的“沉”会使得别人感到其体重增加是事实。比如小孩向父母耍无赖,父母感到抱起来困难实际上也是属于有一种“沉”的味道在内。
“沉”对于太极拳是基础性的功夫。叶大密先生指出太极拳是“逢转必沉”的。是说太极拳的动作“逢转”都是需要尤其再加强一下“沉”的。或者说“转”也是“沉”的结果。很多太极拳家都指出太极拳几乎所有的动作细节都是由于两胯的转动比如像磨水磨那样的转动或者胯内缩等所引起的。因此太极拳是有无数个“转”的(当然这也是夸饰),也就是有无数个“沉”了。太极拳的实际应用必须以“轻灵”为基础。而这“轻灵”就是以“沉” 为基础的。试想如果连行走、站立瞬间的沉稳也不能保证,哪里还有武术需要的“轻灵”呢?练拳实践中还可以感觉到太极拳的“沉”就是体现了“松”,是“松”的一种形式与结果。那么,就锻炼“松”而言,“沉”其实就是可以在套路练习中随时随意尤其加强的。那么,在缓慢的练拳中“沉”就更是无数了。因此,凡太极拳老前辈们对于“沉”都是十分重视的。
武术杂志里有不计其数的太极拳文章都是以“沉”为题材的。但是有许多文章的内容比较虚浮,对于究竟如何“沉”?“沉”的科学机理是什么都没有涉及,对于“沉”的实际锻炼指导不是很直接;更有很多文章对于“沉”作了神秘玄虚化的渲染。客观地、长远地说,对于太极拳神秘玄虚化的渲染似乎是神化拔高太极拳的印象,其实应该明白这是在作践、损害太极拳。因此,有的太极拳前辈力求以科学来说明“沉”而说“沉”就是“自重”引起的。应该说从排斥对于太极拳的神秘玄虚宣传而言,这是一种科学的说明。然而从更科学的定性而言,这种说明还需要进一步科学细化(当然现在也还只能是粗略的)。这是因为太极拳的“沉”在有的情况下,比如身躯在一脚的上方由一脚支持体重的时候,“沉”确实是主要体现于如何最恰当地调整身体各部分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自重尽可能由于全身放松而完全落实在这一脚上。但是,太极拳的“沉”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比如在“沾粘连随”中身躯不在一脚的上方而由另一脚支持体重,从而保持“随遇平衡”与“不易引动”;又比如发劲中传递性爆发力的发生等等。这些现象中的“沉”笼统地用“自重”是较难说清楚的。因此,对于太极拳的“沉”还应该在老前辈科学解释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讨说明,使得后学者对“沉”的锻炼能够有更直接的指导帮助。现代学练太极拳,应该结合科学知识探讨其机理,这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主要的还是关系到更好地理解太极拳的之然与其之所以然,从而更好地指导太极拳的学练。下面谈谈我对太极拳“沉”的认识。
(一)我对太极拳“沾粘连随”之“沉”的认识
我的体会,太极拳的“沉”大致可以分为“沾粘连随”的与“发劲”的两类,这两类“沉”有不同的特点,但实质之一都是人体不同程度向地面施力的行为。这种向地面施力不是腿脚局部主动往下蹬撑造成的,而是由于全身的放松,由于内在的“沉胯”(就是外形上反映不大,有由“立正”转“稍息”时支持体重一脚之胯相似的感觉),其实“沉”时人体并没有下沉,主要是人体的“自重”发生了等效的“沉”向地面施加了压力,因此,凡是太极拳的“沉”都是属于“松沉”。“沾粘连随”的“沉” 其中有的完全是由于被动的“自重”,相当于静下支撑所引起的,对地面的压力就等于人体的“自重”;有的则是人体主动尤其的动态放松所引起动下支撑所引起的,对地面的压力就大于人体的“自重”。由于人的体重是一定的,这种“沉”对地面压力的大小就取决于由于放松等效“沉”的加速度。而引起等效“沉”加速度的尤其放松的程度是由主观决定的、主动的、可缓可疾的,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那样完全被动的匀变速的“重力加速度”的速度。
“沾粘连随”之“松沉”的方向有“竖直向下”的。比如维持单腿沉稳站立时的“沉”。也有“斜向下”的。比如我的手臂与对方的手臂接触,当对方的手臂攻击过来时,我借对方的力为动力发生运动,运动中手臂与身躯都有向后移动发生,从而会形成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并且身躯可能已经移到后脚上方的姿势,这时为了保持不丢不顶的化解将对方“引进落空”,身躯可能还必须借对方的力再“随遇平衡”地往侧后移动,这时的“松沉”就需要身体实际的“等效重心”是在前脚的,从而使得后脚能够灵活提起往侧后方移动。就是说后脚提起时身体的“等效重心”至少基本上还是在前脚附近,不然的话,不仅后脚提不起来,而且很可能身躯会接受到对方的作用力而站立不稳,发生前脚离地后退,甚至跌倒的情况。这时身躯向前脚“松沉”的方向就是向地面前下方“斜”的,不是“竖直向下”的。当然,这所谓的“等效重心”是我为了说明问题的假设而已。物理学上有没有这样的说法我不知道。但是,物理学里的问题是可以用“等效”来说明这是肯定的。
我作出“等效重心”的假设是受到了大型马戏汽车上壁节目的启发。节目里汽车在大桶壁上行驶,按照静态而言,汽车的重心垂线是完全离开桶壁的,然而汽车没有掉下去。从力学上分析,这是因为汽车沿桶壁行驶的离心力与汽车重力的合力使得汽车能够以十分陡斜的桶壁作为下支撑。或者说汽车行驶的离心力与汽车重力的合力将汽车实际的“等效重心”移到陡斜的桶壁上方了。人的重心是与各部分质量(大小相当于重量)有关的。运动力学确认一般男子如果两臂向左右平举(或者下垂)、自然直立,重心位置就在第三骶骨上缘正中前方7厘米处。这时如果在左小臂绑上一层2厘米厚的海绵,对于身体重心的位置几乎是没有影响的;但是,如果在左小臂绑上一层2厘米厚的铅块等重物,左小臂仍然保持平举,身体重心就立即向身体的左侧方向移动了;如果重物足够重,左小臂仍然保持平举,身体重心就会完全移到体外去从而失去站立平衡了。左小臂绑上一层2厘米厚的重物与在左小臂施加力的作用是等效的。这就是说外力或者内力是可以改变身体重心位置的。加了重物或者施了力就等效于身体重心移动了。显然,身躯在后脚的上方而体重由前脚支撑,就是由于身躯有重力之外的力使得身体的等效重心移于前脚上方的结果。这种“等效重心”的说法虽然我在物理学里没有找到,但是能够说明问题。如果在力学上确实还没有这种说法之前,我认为这是粗略说明问题的一种方法。由此可见,太极拳“沾粘连随”之“松沉”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不依赖外形移动身体重心保持“随遇平衡”。
“沾粘连随”的“松沉”对于太极拳另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使得能够利用由下往上传递的力来使得手臂活动。太极拳所谓的“不用力”说的是手臂的活动不用手臂局部的力,或者说手臂的动作不要由于肩、肘、腕关节有关肌肉发生各种主动收缩引起骨杠杆变化来形成动作姿势。因为这样“杠杆”性的“主动”有多少就有多少的“没有放松”、就有多少的“顶抗”。外力就能够通过这样“没有放松”的“杠杆”性“主动”的“顶抗”作用到身体重心。为了手臂既活动又“放松”与“没有顶抗”,手臂就应该尽量减少“杠杆”性的用力,尽量追求像三节棍、九节鞭、鞭子、湿毛巾那样本身是没有主动之力活动的。这个活动的动力主要就必须由腿脚提供传递上来。当然,这种传递的具体情况不是简单地能够说清楚的,一般的也不可能是半月、半年就能够学会掌握的。但是,可以完全明确的是:这种力的传递,向下施力的“松沉”往往是十分关键的其中一个因素。
“沾粘连随”的“松沉”如何锻炼?我的体会,十分重要的一个关键是“沉”时必须坚持头的空间高度不能向下降低,也就是维持住头的“顶劲”;另一个关键是使得全身肌肉由头颈开始向下放松或者尤其的放松。就是说太极拳的“沉”,体内有两种感觉,一是全身的肌肉似乎“沉坠”,二是脊骨的似乎向上顶起,是一种力量主要向下的上下对撑。太极拳的“沉”不能想象为是一味地向下坍降的“自由落体运动”。没有“顶劲”的“沉”绝对不可能是太极拳的“沉”,如果是一味的向下坍降,那就不可能有太极拳“沉”的各种效果。太极拳尤其的放松会感到肉就像是水那样的往坠,最上的是枕骨后的颈部肌肉,就像是十分无力似地垂下去,接着就是两肩,也似乎是由于十分无力而向下沉坠下去;再接着是胸背、腰腹、两胯。两胯是全身向下“松沉”十分重要的一个关隘,“松胯”是一种大腿后部坐到凳子边沿上放松的感觉。“松沉”感觉通过了两胯,一般就可以“松沉”到脚了。当然,这些“松坠”的感觉是模糊的,可能是瞬间同时的,然而又是客观实际的,不是主观意念想象出来的。太极拳“松沉”锻炼的直接目的就是要使得这种“松沉”的感觉一直沉坠到自己要落实的一脚。这样,全身肌肉“松沉”感觉的下降,头一点不降,头就会有向上顶起来却又顶不上去的感觉。这样“顶劲”前提下的“松沉”才会对协同完成“沾粘连随”具有有效的作用。
(二)我对太极拳“发劲”之“沉”的认识
我深深地体会到太极拳的发劲,手臂局部是根本不能主动用力的,也就是不能有“杠杆性”的动作发生。手臂局部稍微主动的杠杆性的用力只会发劲,只会使得发出的力量显著变小。而且,身体没有旋转的太极拳发劲,个人自已对照比较,感觉其速度与力量容易大于用一般武术方法发劲的速度与力量,腕、肘、肩关节在有的发劲动作中会有要飞脱的感觉。2002年,我在公园里交流中也因此这样无意间将“功夫扇”的骨柄悬空推断过。而我感觉按照一般武术的手臂用力,是根本无法将“功夫扇”的骨柄悬空推断的,因为体验不到腕、肘、肩关节有要飞脱似的如此畅透感觉的速度与力量。我在平时始终要求我的学生练太极剑的刺,手臂不能用力,但要追求达到腿脚、身上之力透达剑尖,使得剑尖能够不由自主的发颤前冲。这样练剑,既放松、体力消耗小,外透的力量又容易大。因此,我认为这种不是手臂局部发生的、是由下而上传递的力经过锻炼是能够大于自己用一般武术的方法所发出之力的。而“顶劲”前提下“沉胯”向下蹬撑的“沉”对于这种力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因素。太极拳“发劲”之“沉”的锻炼方法与“沾粘连随”之“沉”的锻炼方法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尤其的放松是“骤然加强”的,会感到头骤然尤其加强的向上“顶劲”,身体尤其加强的“八面支撑”,两胯尤其的“沉坐”,全身感到有一股很大的力量向用于地面。就像是乘在骤然上升的电梯里,头骤然向上升、全身骤然往下沉、脚底与电梯底板骤然尤其的紧贴而感到尤其的沉重。
那么,这种现象力学上能够解释吗?应该怎样解释呢?
首先必须明白,太极拳“松沉”的机理并不是仅仅物理学问题,还有运动解剖学、生理学等等的问题。但物理学理论上可以肯定的是,太极拳发劲之“松沉”的力除了取决于身体的质量(大小相当于重量),还取决于技术上等效“沉”瞬间“顶”前提下向下“沉坐”(外形上往往是变化很小的)的加速度。当然这“加速度”是指体内向下力量变化等效的加速度,不是指物体在空间移动的加速度。显然这加速度绝对不是“重力加速度”,而是完全由发劲者主动骤然的尤其放松所引起的。这样的两脚没有向下移动到地面下去等效的“沉”向下施加的压力应该是可以用第二定律公式“F=ma”计算的。因为物理学里很多分析计算是可以等效的。比如石匠用钢锥打石头是用铁榔头砸钢锥造成的,钢锥紧贴着石头并没有向石头方向移动;钢锥打石头的力是铁榔头传递给的。粗略地分析,钢锥对于石头的力就可以等效为铁榔头给钢锥的力。因此,钢锥虽然没有向下移动,但钢锥的力还是可以等效认为是有方向与速度的,其速度也是与下砸的铁榔头速度相同是属于非匀加速度的。因此,太极拳引起发劲之“沉”的向下之力我认为也是可以用“F=ma”等效、粗略、主要是属于定性确定的。那就是这种“沉”中地面所受到的力与这种“沉”者的质量(相当于体重)、等效下“沉”的加速度成正比。由“F=ma”可知,地面在这种“沉”中所受到的力是大于人体“自重”的。实验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会“沉”的人站在人体磅秤上当两脚骤然向下蹬撑用力时,磅秤体重的指示针就会向显示更重体重的方向大幅偏转。当然,这种机械的磅秤有较大的惰性,是难以显示瞬间最大幅度力量的,但是这样的实验可以证明这种“沉”对地面有大于人体“自重”的作用力,而且“沉”之力与“沉”的速度变化关系极大。联想生活经验,“沉”的感觉就像质量不好的电梯骤然上升速度变化很大,乘电梯的人由于超重而觉得两脚底骤然沉重与电梯底板尤其紧贴的感觉,这超重的程度也是与速度变化有关的,而这超重的程度也反映了向用力的大小,电梯底板上升相对而言就是相当于人体下“沉”。
太极拳就是要追求发劲中“沉”所发生的向下的力最大程度的反馈传递到手臂(当然反馈的力绝对不是作用于地面之力的反作用力)。显然,这种情况中参与“沉”的人体质量就大于一般武术前冲拳的人体质量。因为虽然一般武术的前冲拳往往是全身运动的结果,冲拳的力与全身的质量有关,也有可能全身都发生向前移动,但这种身躯质量参与移动与手臂质量的向前移动往往是不相等的。因此,粗略的、定性的理论上的估算可以将全身的部分质量,甚至全部质量都当作属于“F=ma”中的“m”,但是,精确地说,实际上全身的全部质量都成为“F=ma”中的“m”往往是不可能的。而太极拳引起发劲之“沉”的向下之力“F=ma”中的“m”,无疑就是全身的全部质量的。外家拳攻击不是也是有脚蹬地的吗?然而外家拳攻击是难以利用脚蹬地之力的(这将在另文论析)。
那么,太极拳“沉”的“F=ma”中的等效加速度“a”究竟有多大呢?根据第二定律公式“a=F/m”,那就是理论上人的质量越大(体重越重),要大的加速度越难。就是说“沉”的加速度不是无论物体质量大小都是一样的“自由落体运动”的“重力加速度”。而实际上是否是这样,还是要由实验来下结论。但是,这种实验的条件现在恐怕还没有成熟,因为实施太极拳“沉”的是人,不是没有生命的物体。这种太极拳“沉”的加速度是由多因素形成的。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加速度究竟有多大?完全取决于太极拳发劲水平的高低。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发劲者骤然尤其放松的神经反应、神经传导速度的快慢与全身向下内力的利用。就是说神经反应、神经传导速度越快,等效“沉”的加速度“a”就能够越大。央视科教频道曾报道:一般人的神经传导速度是每秒50米,然而有个人经过长期训练,神经传导速度达到了每秒70米,这是他能够将铁面盆像撕纸头那样撕为两半的一个原因。显然,一般的人要想将铁面盆像撕纸头那样撕为两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太极拳“沉”的加速度“a”究竟有多大?与“沉”的个人锻炼有极大的关系,究竟最大有多少是难以单单用一门学科的理论估算限定的。
本文(下)涉及到曾经在本博客评论里与本人争论过的不同观点。内容与计算属于与太极拳有关的高中物理学里的理论问题。不感兴趣的网友就不必阅读了,免得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三)太极拳发劲之“沉”不是“自由落体运动”
有人在3月30日9时33分对《人体杠杆性力量的计算》的评论中企图用力学理论证明我所说的“太极拳使用的传递性的力量甚至可以远大于长拳类武术使用的杠杆性的力量”的说法是错误的,理由就是单单地牵强附会地以物理学的理论来分析太极拳发劲的“沉”,认定太极拳发劲之“沉”的速度是很小的,说:“太极拳由于身体“骤然”“松”“沉”所能产生的“向下的速度”到底最大可能有多大呢?显然最可能出现的最理想的运动状况就是身体做初速为零的自由落体运动,那么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v=gt, 重力加速度g=9.8米/秒2,是一定的,身体向下可能得到的最大末速度v就仅仅取决于身体向下运动的时间t,既然是“骤然”“松”“沉”,时间t就只能是一瞬间的工夫,也就是说t近似等于零,最多也不会超过0.1秒,这样的话v=gt=9.8米/秒2×0.1秒=0.98米/秒≈1米/秒。可见身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最大“向下的速度”是很小的,不会大于冲拳可以达到的最大末速度。”这一评论的主要逻辑就是太极拳的“沉”最可能的是“自由落体运动”,就是“沉”的动态时间越长,速度就越快;而既然太极拳实际“沉”的动态时间是骤然的极小,那么,“沉”的加速度也肯定是很小的;而加速度是与力成正比的,加速度很小对地面的作用力当然也是不大的,反馈到手臂的力也当然是不大的了,因此,就可以证明我所说的太极拳所使用的传递性的力量大于长拳类武术使用的力量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了。
我认为这种推理是自以为是、脱离实际、想当然的信口之言,我是十分不能认同的。其所认为的太极拳的“沉”是“自由落体运动”更明显是错误的。因为物理学所谓的“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在忽略了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所研究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下落的运动”,被认为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称为“重力加速度”,一般用符号“g”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对于重力加速度的单位,目前国际上取g=9.80665m/s2作为重力加速度的标准值,在通常的计算中取g=9.8m/s2,一般计算中也可以取10m/s2。所谓“10 m/s2”的意思是自由下落物体是匀变速直线下落的,每经过1秒,就比前1秒末的速度增加10米/每秒。比如任何大小质量的物体从高处由静止(就是初速度为0)下落,开始1秒末的速度是10米/每秒,第二秒末的速度就是20米/每秒……第五秒末的速度就是50米/每秒。由此可见,“自由落体运动”与太极拳之“沉”有如下4点显著不同:
①“自由落体运动”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就是有一定的下落距离,也就是就等效的“自由落体运动”而言,也必然有全体下落、脚下踏空的感觉。而太极拳发劲的“沉”开始就是脚与地面完全相接触的、头部向上“顶劲”的上下对撑,不存在全体下落、两脚“踏空”的感觉,就是说全身都没有等效的“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与“有一定的下落距离”感觉的。
②“自由落体运动”是完全被动的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即“重力加速度”是与地球的引力有关的,是一定的,与物体自己的主动用力是无关的。而太极拳的“沉”既与地球引力有关,又不是以地球引力为主要因素的,而是主要以自己主动的在“顶劲”前提下的向下之内力的作用所引起的,这种主动运动是“变速运动”,但极难证明是“匀变速运动”,更不可能是被动的“匀变速运动”。
③“自由落体运动”的最大即时末速度与所经过的时间有关,由静止开始下落,经过的时间越长,最末的即时末速度越快。太极拳发劲的“沉”则不存在主动“沉”的时间越长,即时末速度越快这样的情况;相反,如果骤然“松沉”的时间相对越长,向用的速度必然是相对越小的。
④“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竖直向下,太极拳“沉”的方向则既有竖直向下的,往往还有斜向下的。
由此可见,太极拳的“沉”与“自由落体运动”基本上是不同的、是对不上号的。将太极拳的“沉”说成“最可能出现的最理想的运动状况就是身体做初速为零的自由落体运动”反映出完全没有太极拳之“沉”的实际经验,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想象,是错误的。太极拳的“沉”是不是“自由落体运动”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关系到是不是正确锻炼太极拳之“沉”的问题。如果比照“自由落体运动”的种种感觉去锻炼太极拳的“松沉”,那么,其结果必然是缘木求鱼。
(四)太极拳的“沉”不能从“失重”中去练
现代有位太极拳名家在他的著作里反复讲“松沉”的要领说:“脚平松落地,方可与大地融为一体,脚神经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深入地下,根基十分稳固,脚越松,根基稳而越显牢固,功夫日渐增长,身体好象一个铸入地下的水泥柱,撼之不动”,然而又说:“拳家真正在脚下用功,一点力不挂,脚便有上浮之感,也就是我们苦苦追求的离虚,这是脚下根基放松之功成。如果仍然松不下来,可借一些松软的场地去找脚松的感觉。……有人云:‘站上厚毯找脚松,脚下离虚入仙境’”,还说:“ 如何中正,是“忽隐忽现”的中正,是双脚与大地离虚,是欲仙的中正”。他的这种说法不仅相互矛盾,而且有不少都是错误的。的确,在厚毯与松软的场地上也是可以锻炼“松沉”的,“松沉”确实不是脚的局部主动用力,但“松沉”的感觉绝对不是“脚便有上浮之感”、“双脚与大地离虚”与“欲仙”。这些感觉也绝对不是太极拳“轻灵”的感觉。因为这些感觉是属于“失重”的感觉,也就是“浮”的感觉。而2011年4月也确有人在我的博客评论里说:“从失重中去松”。反映确实是有人认为“失重”感觉就是“松沉”。我对“松沉”的认识则与此相反,认为不能从“失重”中去体验“松沉”。相反,我认为应该是从“超重”中去体验“松沉”,当然,“松沉”又不是“超重”。
什么叫做“失重”与“超重”?物理学说明:“失重”是与“超重”相反的物理现象,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它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现象。而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的现象叫做“失重”现象。这里应该注意“向下的作用”。不合格的电梯会突然升起,乘电梯的人在此瞬间就会“超重”,人就会既感到往上升,又感到全身的血往下冲,脚底沉重,这种感觉正是突然“松沉”加强的感觉。而不合格的电梯会突然下降,乘电梯的人在此瞬间就会“失重”, 人就会既感到往下坠,脚底轻浮无根,又感到全身的血往上冲,这种感觉正是失去“松沉”被人“拔根”的感觉。或者可以这样说:“超重”的感觉就是突然尤其“脚踏实地”的感觉,是重量突然增加的现象;而“失重”的感觉就是平时所谓的“失足踩空”的脚踏不到实地的感觉,是重量突然减少的现象。失去地球引力的太空宇宙飞船里的人就是属于“失重”的状态。如果用人体秤来判断“超重”还是“失重”,那么人站在人体秤上,突然蹲下,人体秤的重量指示就会骤然减少,这就是物理学所说的“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重力的现象”,那就是“失重”。而人体秤上蹲下的人突然站起来,人体秤的重量指示就会骤然增大,就是物理学所说的“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重力的现象”,那就是“超重”。
太极拳所谓的“放松”,重大的实质之一就是肌纤维的放松状态与静态不用力时差别不大甚至没有区别,全身肢体各关节的关节囊、肌腱、韧带等等的紧张牵拉到了最小的限度。有的人以肌肉有没有柔软鉴别有没有放松这是片面的。因为有的健壮的人,肌肉在静态不用力放松时也不是明显柔软的,因此,以相同的柔软作为不同的人鉴别有没有放松的标准是不正确的。而人放松时,全身肢体各肌肉就会有尤其向下沉坠的趋向、各关节就有尤其灵活的被动性。这样的人体如果浸入水中,手臂与脚就会像是在宇宙的太空中浮起来。其原因主要就是各关节尤其灵活的被动性,手臂与脚的重力小于水的浮力而被水的浮力抬了起来,并不是手臂与脚“失重”了。然而这样放松的人体在地球的陆地,手臂与脚的重力是必然大于空气浮力的,这种情况下,太极拳“放松”肢体的特征就是肢体尤其的“沉坠”。而对于人体的骨骼而言,用力不用力其骨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脊柱的挺立是不受影响的。因此,太极拳所谓“放松”的人体在陆地上必然是肉沉脊柱不沉的。也就是说,对于太极拳而言,“松”必然是脊柱挺立肌肉发“沉”的。这样,凡是太极拳尤其的“松沉”都是既有头向上顶住的感觉,又有全身肌肉发“沉”、脚向下踏实的感觉。因此,“松沉”不能想象为“失重”的脚有下陷感;而是必须有全身的肉与血下降、两脚踏实,同时头有上顶的感觉。现代还有人将这种感觉称之为“骨升肉降”,这种说法有些玄虚,但实际上说的就是“松沉”感觉。由此也可见,太极拳的“沉”是必然有“顶”的,无“顶”之“沉”绝不是太极拳的“沉”。而从“失重”的感觉中去锻炼“松沉”则肯定是错误的。因此,太极拳“沉”的感觉究竟是“超重”还是“失重”也不是与实践无关的单纯的理论问题。
(五)现在对于太极拳发劲之“沉”的力学计算只能作为试探参考性的估算
可以肯定,对于太极拳发劲之“沉”向地面施加的最大压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是可以用力学公式“F=ma”计算的。因为太极拳发劲之“沉”的动作就是属于运动力学中的“动支撑”。而动支撑反作用力增加或减少的量值就等于人体运动环节的质量乘它的加速度(p=ma)。但是,实际上,向上“顶劲”前提下“沉”的向下动支撑加速度“a”是因人而异、极难准确确定的。因此,实际上对于太极拳之“沉”向地面施加的最大压力现在还是没有条件准确计算的,准确地测量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比如如果将同一时间过程的“沉”向下的作用力在理论上分为两个过程,前一过程设初速度为0,将“F=ma”演化为“F=mvt/t”,不仅这最大即时末速度“vt”极难测定,这“t”也是极难测定的。而后一个过程“沉”的最大力作用于地面,“t”就是即时末速度变为“0”的时间,地面与人同时接受到的力的大小则是“F=-mvo/t”,这即时初速度“vo”也就是前一过程的最大即时末速度“vt”由上述可知是极难测定的,而这后一个过程即时初速度“vo”变为即时末速度“0”的时间“t”也是极难测定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后一个过程的时间“t”肯定不是可以任意确定的,是必定与即时初速度“vo”与质量“m”有相应关系规律的。如果脱离了这样的关系与实际,凭想象的数据,那么按照正确公式计算,结果的不同会大相径庭而且会是明显不符合实际的。
比如:假定太极拳“沉”达到的最快速度为物理学上所举例的铁锤打道钉的速度5米/秒、向下的作用时间,也就是5米/秒的速度变为0米/秒的速度的时间是0・01秒,再假定发劲者的体重(相当于质量)是60公斤。那么,在这0・01秒时间中双方(“沉”者的脚与地面)所接受的力的大小就是“F=-mvo/t=-60×5/1×0・01=30000()≈3000(公斤)”。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如果将这种“沉”等效当作“自由落体”那更是错误的。假设“自由落体”的总时间为“0.1秒”,包括了下落与接触,这“0.1秒”应该包括下落的时间和人与地面作用的时间。如果以“0・05秒”作为下落的时间,另外“0・05秒”作为人与地面作用的时间。人体离地面的高度就可以用物理学简化公式计算:“s=1/2×gt2=1/2×10×(0・05)2=0・0125(米)=1・25(厘米)”。最大即时速度可以用另一公式计算:“v=gt=10×0・05=0・5(米/秒)”。那么,作用力“F=(mvt-mvo)/t=(60×0・5-60×0)/0・05=600()≈60(公斤)”。而地面接受到的力的大小“F=(mvt-mvo)/t=(60×0-60×0・5)/0・05=-600()≈-60(公斤)”就是说这种情况下的“自由落体”向下最大的力与自己的体重是一样的。这当然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人体从1・25厘米踩空下坠发生的力是不可能与自重一样的。然而如果将下落总时间“0.1秒”中的“0・09秒”作为下落时间,“0・01秒”作为人与地面作用使得最大速度变为0的时间。那么,经计算人体离地面高度就是4・05厘米,这种情况与上一种情况就有很大区别了。计算结果最大即时速度是每秒0・9米,那么“0・01秒”对于地面的作用力的大小就是-5400≈-540公斤。这当然也是不符合事实的。之所以不符合事实是因为加速度变0的时间t为“0・01秒”是凭空假设的。
显然,这些计算之所以是不符合事实的,是因为这些计算的数据都是脱离了实验的凭空假设,实际情况是不可能如此的。比如“0・9米/秒”的下落速度使得最大速度在“0・01秒”内变为0是不可能的。可见,如果对于起码的必须准确的数据还不清楚,要想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又不等于说是无法计算与测定的。因为在起码数据能够相对精确测定的条件下,“F=ma”还是可以计算“沉”的最大速度与作用力的。太极拳的“沉”既关系到了运动力学的一些原理,又关系到运动解剖学与生理学的一些原理。很多内在的机理现在的科学水平还难以完全清楚。一方面,我们既要相信太极拳的“沉”是完全可以用科学解释清楚与计算的,不能说是无法计算的;另一方面,应该明白完全地弄清楚与精确计算还不是在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