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应该是念头不起为静。也就是使产生思维活动的大脑神经器官本体,松静自然,安定自如。基本理论不清楚,就达不到练太极拳的效果。就此个‘静’字足使人一生用之不尽,虽然会说,练太极拳时首先要注意心静。但是,值得探讨研究的是,照他们现在生产“标准件”式的练法,僵硬到何时呢?
1.练拳人要用思想意识刻意去追思支配躯体动作与要领。
2.又要用眼睛;看教者在前边的示范而模仿着,看自己的肢体动作是否准确。
3.还要观看着是否与身旁同练人的速度同步,时刻要注意调整自己比划的快与慢。
4.加上,练拳人还要用耳朵;听着口令,听着录音机播放的音乐旋律的伴奏,还要想着下一步如何比划。
5.再加上,眼还得分别注意着;胳膊是否高了?手掌是否低了?脚步大、小、快、慢?
思想又还要去注意更多的,如需想着;肩松、肘坠,塌胯、松腰、顶头,姿势的圆匀等,思想意识是在三心二意不停地运动着,精神散乱不能集中,来回注意着别人与自己身体的各各部位,眼睛与耳朵无休止地关注于外面,精神外驰,能不“劳神废力”吗?如此这般地教法与练法,又怎么可能达到“静”呢?应该承认太极拳术是动功,太极拳要求练拳式时,神舒体静,若得‘体静’二字的真实含义,必先认知什么是‘心静’,因为,心是身体之主宰。一般学拳者,甚至教拳的人,距真正的静界之境,恐怕还相当遥远!
练太极拳者都是处于,欲求静而不能静。应该说;动是因,静是果,动是手段,静才是目的。可是实际上,如今习练太极拳者,盘架子时根本不能达到真正的“静”,顶多不过是硬装出一个静的样子来,因为‘思想意识’净不下来,就是再这样练十年,二十年之久,离真‘静’之境界,也还距相当距离。练拳中所说的“神舒体静”,是要求练拳做到体静,也不是要求心静,只是将‘体静’作为练拳的目的来追求的。恐怕都将‘体静’误作是‘心静’了。有说应要注意心静,说静是练拳的基本要点,可又都不是原始理论上“静”的真正含义。体静;实是练拳式套路、动作,中塑造出的形体的‘静相’,与“心静”是两码子事,是心与身两种本质性的不同。心不静,神根本达不到舒,心是识神,识神妄动,元神根本无静可言。请君认真地分析一下各家对静的解释,主要不过是全神贯注,专心练拳式。这本是大家都明白的浅显道理,实际与静字的含义无关,实际的不静与理论上的静字发生了矛盾,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反而使人糊涂了。真静乃是身处于混乱之极之境而‘不动心’,诚为自然本质之静。功态是意识之静,有心入静也属‘动心’。执著于法,心被法转,真念不平,何静之有?
自然之道乃静,所以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而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行。道祖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之道,在于静。唯静而不动,所以天地万物生,此为自然之道,也就是太极。空空洞洞而不动,故而天地万物于是生,天地之道浸育而己,浸字为循自然渐进之意。天地无心,而空到阳升时浸浸而上升,到阴降时浸浸而下降,所以阴阳有偏胜之时,而太极自然之道,则不偏不倚,浸即有偏。阴浸则阴胜,阳浸则阳胜,然此为相推循环之理,揽全体而观之仍不偏不倚。然而,人则因此而有生、老、病、死。阴阴相推,当推而阳胜之时为春夏,推而阴盛之时为秋冬。变化顺者,顺其自然之道心。所以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背,因而顺之至静之道。循其道行,功到自成,因为自然之道一定不移,制之以为修炼之法,定为法度,有定而不可移,只要体空虚无,自自然然,体道合真。自然之道从至静之道而来,能静则万化自然而生,至静之道为历律所不能契合。天道的造化在至静之中,能静到片刻之间,可以攒簇一年之气候。阳生即是冬至,阴降即是夏至,此为工夫之冬夏,而非时候之冬夏,能虚极静笃即可得造化于恍惚之间,有一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都由此生就是太极。在世界为生天、地、人、物的太极,在人间为神气合化的太极,阴阳相克之术,为人所共见,而不是隐怪难知的,其象有可见,虽有理不易明,而其象则易知。此即玄关一窍人身之太极,与天地之太极相同。
古人有道:视听坐行不必久,五劳七伤从此有;
人体亦欲得小劳,譬如户枢终不朽。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家、理论家陶弘景认为,“视听勿劳”,强调人体要有适当的活动,人若不留意修养,不按养生的法则活动,就会“失道丧生”。他说:疾之所起,自生五劳,五劳即用,二脏先损,心肾受邪,腑脏俱病。五劳是,一是志劳,二是思劳,三是心劳,四是忧劳,五是疲劳。五劳则生七极;一曰气极,二曰血极,三曰筋极,四曰骨极,五曰精极,六曰髓极,七曰神极,七极即为七伤,七伤故变为七病。多种过极的疲劳必至伤耗身心健康,至使久之早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