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练好太极拳的步-汪荣安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1-26     浏览:957    


俗话说:“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太极不走步,脚下没功夫”;“步不稳则拳乱”;“先有好脚,才有好拳”;“手进三分,腿进七分”。古人教拳是特别重视“步”的。太极拳讲十三势,即八大劲法:棚、捋、挤、按、瘛、肘、靠,及五种步型:进、退、顾、盼、定。我们在教授太极拳套路的过程中,往往较多的关注身法、手型、协调性、精气神、套路编排等,却较少注意步型。


我在教拳的实践中,越来越感到教好步的重要性。太极拳要求:“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其跟在脚,发劲于腿”。如不能正确走好太极步是打不好太极拳的。教拳中我常看到:不少学员打拳迈步和平时走路一样,发飘;有的打拳时起伏过大,一窜一窜的;有的步法混乱、乱扭动、立不稳;有的步法活动不轻灵,迈步沉重如打夯;有的发力时,上体歪斜猛挥臂却发不出弹抖劲来等等。我在琢磨这些毛病根在哪?从哪入手解决?




“其根在脚”说得对,功夫就在脚下!我琢磨来琢磨去觉得问题就出在这里。




那么怎样才能走好太极步?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就是改变人的正常走路方式。正常走路时前腿迈出后,后脚必然蹬地而起;太极拳就是要改变后脚不蹬地而由前腿吸纳、腰胯带领的方式将后腿提起迈向前方。形成水平式滚动前进。左顾、右盼、后退也是同样的道理。具体的做法:




首先解决两个前提:一是要有中正的身法。太极拳讲“手、眼、身法、步”,练好身法是基础。必须保持正确的身型:尾闾中正、松静安舒、不前俯后仰、左右歪斜。二是要沉稳、松柔。上虚下实、虚心实腹、气血下沉。




然后解决行步的方式。以向前走为例,两膝微曲,调整好高低(初学者可站的高一些)迈步时须缓缓将重心移向前腿,其胯根内收,腹部充实,用腰带动,缓缓提起后腿,后腿由大腿蓄劲于膝,带动小腿,提脚跟,足尖自然下垂,向前方展腿,切忌不是迈腿,是一点一点用腰送腿,足尖由下垂变为上翘,足跟轻轻落地,过渡到足掌足尖,身体下沉。然后再做下一个动作。下一个动作同时要注意,后腿向前上步时,必须把重心全移到前腿,并向下沉实后,才能缓缓提后腿,要防止重心还未移到位,后腿就蹬地上提。这个“蹬地”问题一定要解决好。这样既保证了步伐的稳定性,又使动作均匀、缓慢,有沾黏和阻力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如履薄冰”。太极拳的每一步都要踏实后再迈另一步。向后及左右各方向迈步,都是同样的道理,这里不再赘述。


走太极步就像做人一样,一定要踏踏实实,平平稳稳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太极拳是功夫拳,功夫就在你的脚下,练好太极步,就得下功夫。




练太极步时,不要着急,可分两步练。首先,慢步练。要求迈步时要有虚无之气势,要顶起头,拔起背。开始迈步时,必先收全身之重量徐徐移于前脚,然后徐徐提起后脚。如同从泥里抽出来的感觉,而后虚虚落地,慢慢踏实,其落地踏实用劲的情形,如将脚徐徐插在泥浆里。这样子慢慢练下去,久之,脚步柔弹而稳固有力,身体才能练成龙行虎步,身形相配的神气。其次,快步练。这是在第一种练法有基础后的必不可少的练习法。两腿要异常轻灵,落步轻,发步快,所谓步随身换,忽隐忽现,进退神速,灵妙异常。太极行步运动起来,可谓来去如穿棱,忽隐忽现,矫若游龙。脚下只见步伐移动,而来去无声。这种步法练好以后,运用于推手散手,可谓拳来不知,脚去不晓,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将发挥极大的威力。




太极步走好了,就可以有效解决双重的弊病;起伏的弊病;摇晃的弊病等等。使双脚平平稳稳、轻轻松松落在地下,脚与大地融为一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说练拳要从脚练起,可见脚的重要性了。太极拳练出脚下功夫,我们称这个脚就是太极脚了。

 
喜 欢

448

 
上一个:陈立清讲陈式太极拳的松柔和技击-齐庆典
下一个:胡老师杨建侯拳秘诀公开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