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武术健身 > 

太极名家诠释杨氏传统太极拳“揽雀尾•按”之异同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3-28     浏览:446    
第三式 揽雀尾(懒扎衣)――按
傅钟文:
【动作一】右臂微内旋使掌心翻朝下,左掌经右掌上侧交掌而过,随即两掌分开,距离稍狭于肩,两掌心皆朝下,两肘渐屈下沉,带动两掌略向下抹回;同时重心渐渐后移,坐实左腿;眼向前平视,眼神要关及两掌抹回。(图1、2)
【动作二】两掌向前按出,两腕高与肩平;同时,弓右腿,蹬左腿,成右弓步;眼向前平视,眼神要关及两掌前按。(图3)
图1 图2 图3
顾留馨:
【动作一】身正直地逐渐向后移动,由右弓步成为右虚步,坐实左腿。同时,两肘尖下沉,各距肋约一个平拳,一个立拳地位;带动两掌稍向下抹回,但手背要含拥劲,坐腕,指尖上翘。掌缘向外,掌心遥对,两手拇指各距乳上四指处约三个平拳。有引之使来,蓄而待发之意。眼仍向前平视,眼神关顾两掌抹回。此为合、为虚、为蓄、为吸。(图4)
【动作二】身正直地向前移动,右腿弓,左腿蹬,成右弓步。同时,两掌向前微向上按出,手勿超出足尖过多,手指尖高与肩平,不可腕与肩平,更不可腕高于肩。两掌按出时,要沉肘,坐腕、手内旋,但按足时,仍掌缘向前,不可平掌向前。左掌心向右前,右掌心向左前。指上扬。眼神随双掌按出时的浅弧形向前、微向上而前视。有意远劲长之想象。此为开、为发、为实、为呼。(图5)
图4 图5
铎:
【动作一】两臂向左右分开与肩同宽,掌心侧向下。
【动作二】用前腿蹬、后腿撑的方法,以腰带动,使重心后移,逐渐坐实左腿。与此同时,两肘屈,两手收至胸前,坐两掌,变两掌侧向前。
【动作三】两臂随腰向正前按出,同时逐渐将重心向右腿移动,使右腿弓出,成右弓步。面向正西。
【口诀】分开两臂与肩同宽,重心后移屈两肘,收两手至胸前,微坐两腕向前推出,同时弓出右腿。
庞大明:
【动作一】右臂内旋使掌心朝下,左掌经右掌上侧平抹,随即两掌分开,稍窄于肩,两掌心皆朝下。同时两肘屈沉,带动两掌稍下回抹,边撤两掌边微外旋,坐腕,指尖微上翘,停于两胸前,使左掌心向右前方,右掌心向左前方。同时,重心渐渐移向后腿坐实,成右虚步,但前脚尖不翘起。眼神要关及两掌抹回。
【动作二】两掌向外按出,微弧形向上,同时两掌微内旋,使掌心朝前偏里,指尖朝上,坐腕,掌心与肩平。随着两掌的推出,重心前移,弓右腿,蹬左腿,成右弓步。眼向前平视,眼神要关及两掌前按。
王志远:
【动作一】右臂内旋,掌心朝下,左掌经右手背交叉擦过,随即两掌分开,距离稍窄于肩,坐腕,两掌心朝下,两肘渐屈下沉,带动两前臂微外旋及两掌坐腕回抽,致使左掌心侧向右前方,右掌心侧向左前方。同时,重心渐后移,坐实左腿。眼向前平视,眼神顾及两掌回抽。
【动作二】两臂微内旋,使两掌渐竖向前,由胸前微弧形向上、向前渐渐平正按出。同时,弓右腿,蹬左腿,成右弓步。眼向前平视,眼神顾及两掌前按。
傅钟文说要点:
1.重心渐渐后移时,右胯根(股骨头关节)微向后抽,使身体正对前方,不致偏向左斜角。
2.两掌要随胯后坐抹回,要松肩,两肘不可外凸。
3.两掌须随重心前移而向前按出,呈微微往上的弧形,但幅度不宜大;两臂与肩部不可紧张,不可耸肩,两肘不可用力挺直,身体不可前俯或后仰。
4.两掌尚未按出时,左掌心斜朝右面前方,右掌心斜朝左面前方;两掌按出时,掌心须随按随向前转,但两掌心不可转至朝正前方;同时要求两掌根下沉,拇指一侧微往后翘。
5.初学太极拳时,首先要把整套的所有动作和姿势都做准确,然后在做每个动作的同时还要练习运劲。太极拳的劲点是随着动作的不断变换而不断转移的,所以动作要“绵绵不断”,“运劲如抽丝”。
劲的来源是“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见《太极拳论》)。例如按式,两脚支撑地面是其根。譬如要推动一辆载货的手推车,必然要依靠两脚支撑地面,如果两脚凌空没有支撑点,要推动车辆是不可设想的,因此说“其根在脚”(练拳时包括上步、退步或原地支撑)。右腿前弓,左腿后蹬是“发于腿”比如要向前推动手推车,除两脚支撑地面外,必然还要借助于前前腿弓与后腿后蹬。
当重心后坐转为重心前移时,腰部微微向上,而后向下、向前绕一弧形,以引导着劲力和掌握着动作的方向向前(其他如转体动作以腰向左右转动来引导劲力和掌握动作的方向),这叫做“主宰于腰”,或“腰为车轴”。通过脊部和背部的肌肉由缓缓收缩转为渐渐伸展,将劲力渐渐旋转递经肩、肘而到达掌根向前按出,并且手指也有劲力到达的感觉,这叫做“力由脊发”而达到“形于手指”。
同时,劲的转换也须这样。例如由棚转为捋式,也是通过由脚而腿而腰地将右手原在近腕部桡骨一侧的劲点,移经小指一侧腕部,到达近腕部的尺骨一侧,将左手原在掌根的劲点,移经食指和大拇指的一侧,到达近腕部的桡骨一侧的。但不可因此而现出由脚而腿而腰而脊背地先后挨次而动,显出断续;动作总须“节节贯串”、“完整一气”,所以仍要“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地协调一致(胸腹部分也必须在腰部的带动下相应地动着,决不是“含了胸”、松了胯”就丢开不管,让他一直“含胸”、“松腰胯”地呆着不动)。
但是,这里所指的劲点,并不是就在此处用力、使劲或紧张,而是仍然要求肌肉放松,动作缓慢、柔和,并仍须按照共同要点来做动作的。至于运劲,也是“先在心,后在身”,以意贯于这个部位,意到劲到,意之所注处就有所感觉。这也是“内外一致”的一种锻炼方法。
初学者如果没有有经验的教师当面给予指教,只要按照各要点准确地完成动作,日久之后由于动作的准确和熟练,这劲路也会自然产生,也会自然地“上下相随”、“内外一致”,这样也才不会产生流弊。由于每一动作都有一定的劲点移转,如果逐一讲解,势必连篇累牍。因此,这里仅举一例以概其余,后文中不再逐一指出。
6.所谓“眼为心之苗”,是指从眼睛里可以看出思想的活动来,正如戏曲、舞蹈中传神的表演一样。练习太极拳时,眼神是练好一套拳的重要部分。试举一例来分析一下眼神。例如从左棚过渡到右棚时:身体左转,左肘向左后微下撤,眼神关及左小臂;身体右转,右臂将要棚出时,眼神移顾右小臂;当右臂还未棚足时眼神已稍先于手到达意念中所要棚出的方向;当右臂前棚时,眼虽已向前平视,但眼神须关及右臂前棚。
从这个动作来看,我们不难了解,在动作过程中眼神是要结合“左顾右盼”的。但左顾右盼并不是没有原则地左右乱看,而是应该与身体转动的方向一致。其实,有许多转体动作如果眼睛不转(眼与脸的方向当然应该一致),腰也会扭不过来;即使像左捋式动作那样转体的幅度不大,但若是眼睛仍看着棚的方向,身体虽也能左转,可是就别扭得很;可见如果转体幅度再大些,就更没法转体了。另外,在“左顾右盼”时,仍不可忽略“虚灵顶劲”这个要求;不可为了要在左右移视时显得灵活而产生摇头晃脑的现象;也不可当手在上方或下方动作时产生仰头俯首的现象,而应该是“顶头悬”似地转动和用眼神关顾,这样才能显得既灵活又有神。
当动作将要完成时,眼睛总是稍先于手到达完成动作时的方向,要有“以眼领手”的表现,亦即眼睛要成为“心”的代表,并要结合“先在心,后在身”(详见前述)。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心里想去拿一件东西,眼睛也总是先看这件东西,然后手才跟着去拿,道理都是一样的。所以,凡是动作向预定的方向去,眼神总须先去。
虽然眼神先到,但并不是就丢开手不管了,仍然要关顾着手的动作直到到达为止。这样,才能将“手、眼、身、法、步”各方面的动作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地协调起来。
顾留馨说要点:
1.挤按二式是进攻的手法,都是由虚步转成弓步,由腰腿之劲催动对准目标而前去,前足弓,后足蹬,利用地面反作用力,使劲起脚跟,由脚而腿而腰,通于脊背,形于手指,节节贯串,一气呵成,周身劲整,不可有断续之处。吸得足,呼得透,呼吸自然深长。懒扎衣势的伸缩旋转,最易体会带脉,冲脉的锻炼。
2.挤式前挤时身稍侧,待双手前伸挤出时身向正前方,这叫做斜进正出。
3.按式往后坐身引进时,当坐到将齐后足跟时,决不可再后坐,要裆劲下沉,骶部坚实,稳重如山,不可动摇,要体会让中不让,蓄而待发。
4.按出时须微微向前上推去,容易使对方足跟浮起。手尖高与肩齐,则掌根恰好按于对方乳部。拳套动作,须和推子实践一致。
铎说要点:
1.两臂屈肘向胸前收时,应注意含胸,上身不应出现前俯后仰。
2.两臂之一收一伸,不宜直来直去及僵硬和软塌。
3.两手向胸前收时,应随体后坐,由上而下至胸前微坐两掌向前推出,掌心侧向前。在两手至胸前坐掌时,似环一小弧,但不是有意识地环一弧形,更不应有意识地环一又宽又大的弧形。这样做是不宜的。杨氏太极拳之功架素以舒展宽大著称,但也是有一定范围的,如果出了圈,就会失去紧凑,应该是开展当中求紧凑,紧凑当中求开展,以适当为好。
4.做好整体协调,关键在两腿之蹬撑,请注意体会。
庞大明说要点:
1.重心后移时,右胯根微向后抽,使身体正对前方,不致偏向左斜角。
2.两掌要随胯后坐抹回,要松肩,两肘不可外凸,两掌抹回胸前时,应注意含胸,上身不应出现前俯后仰。
3.两掌须随重心前移而向前按出,呈微微往上的弧形,但幅度不宜大,两臂与肩部不可紧张,不可耸肩,两肘不可用力挺直。
4.两掌尚未按出时,左掌心斜朝右面前方,右掌心斜朝左面前方。两掌按出时,掌心须边按边向前转,但两掌不可转至朝正前方。同时要求两掌根下沉,拇指一侧微往后翘。
王志远说要点:
1.在按法之前有一个微向内、向下沉化的动作,然后转腕向外微弧形向上按出,使发劲专注一方。
2.双按时,两掌距离略窄于肩,以两手心按对方肘、腕的距离为准。此外,两掌须立掌,掌心含空,拇指稍后撑,成八字瓦楞掌。
3.推按时要虚领顶劲,尾闾守巾,神贯于顶;立身平准,落胯敛臀,灵通于背;用腰劲带动全身,做到―动无有不动。
4.施按手前,两前臂微外旋,随身法后坐坐腕后抽回抹。此一过程,上下之弧不宜过大,手臂不宜过分下沉,掌根略高于肘,顺势平直后移。
 
喜 欢

186

 
上一个:太极拳的修炼与提高
下一个:谈谈太极拳先师们对腰胯练法的要求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4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