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运动 > 体育健身 > 

哑铃健身有哪些误区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1-13     浏览:904    


健身器材能够在我们健身的时候起到辅助的作用,很多健身人士也喜欢使用这些器材,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哑铃了,哑铃健身的效果非常好。那么使用哑铃该如何锻炼才合理呢,有哪些误区呢?下面就让绿叶鸟健康小编来告诉你哑铃健身有哪些误区。


哑铃锻炼误区


误区一、用哑铃锻炼效果不明显


少数人用哑铃来锻炼,效果却非常不明显,因此心灰意冷,哑铃也被束之高阁,成为的替代品。其实,只要掌握要领,加以坚持,你肯定能收到效果的。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目的:我向往力量与健美,还是提高身体素质?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锻炼方式,有时甚至是互相冲突的。


增加肌肉力量一般用比较大的重量进行练习,比如类似举重运动员的专项练习;增加肌肉体积(长粗)的练习,一般需要选择65%~85%负荷的哑铃,所谓负荷是指所能举起的最大重量。


举个例子,如果每次能举起的最大重量是10千克,就需要选择重量为6.5~8.5千克的哑铃进行锻炼,锻炼时每次举6~8组,每组重复8~12次,动作速度不宜过快,每组间隔2~3分钟,适合于健美运动员及大众健身者;提高身体素质则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误区二、哑铃只练上肢


一些不了解哑铃的朋友认为哑铃只能锻炼上肢,不能全身锻炼,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只要设计得当,哑铃完全能够锻炼到全身。锻炼上肢肌肉是哑铃的优势,但是哑铃同样可以锻炼腰腹肌肉、下肢肌肉。


如在仰卧起坐的时候在颈后,双手紧握哑铃,或者抱一个哑铃在胸前,可增加腹部练习的负荷,提高锻炼效果;持哑铃进行弓步蹲起、侧弓步蹲起、单脚蹲等,能有效的锻炼大腿前面的肌肉;持哑铃进行提重练习能锻炼小腿肌肉等。


误区三、哑铃不适合老年人


老年人经常选择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很少人会主动拿起哑铃去进行力量训练。其实老年人由于力量开始下降,神经系统功能开始退化,更应多进行力量锻炼。


适当的力量锻炼,可以有效地防止老年人肌肉萎缩,保持肌肉质量和总量,提高体质健康水平,防止身体过早衰退。哑铃具有以下特性:重量选择自由、运动轨迹自由,需要用大脑进行有效的控制等,是老年人进行力量锻炼的首选。


进行哑铃练习时,如果有意识地用意识去控制肌肉的活动、控制哑铃的运动轨迹,还能很好地保持大脑的功能,防止大脑萎缩,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等问题。

有效的哑铃锻炼方法


喜欢锻炼的朋友,常常会在家里备一副哑铃,随时可以拿出来练一练。用哑铃能进行的训练动作中,最常见的就是“哑铃弯举”,也就是双手或单手持哑铃,收缩上臂肌肉带动小臂举起哑铃。


哑铃弯举主要锻炼的是上臂前部的肌肉,也就是肱二头肌。标准的动作是:身体直立,双手持哑铃垂于身体两侧,掌心向前,上臂夹紧肋部,保持肘部不动,弯曲小臂举起哑铃,直到肱二头肌完全收紧,稍作停留再缓缓下放,不等胳臂完全伸直就立即进行下一次动作。一般健身者用合适的重量,每次做3-4组,每组8-12次即可。


这个动作很平常,但很难做规范,不正确的动作,会削弱了哑铃训练效果,而且还容易造成训练伤害。常见错误有:上身晃动、肘部来回移动,会使其他肌肉过多参与用力,造成肱二头肌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还有腕关节松弛,如果重量较大,会对腕部造成很大压力,导致韧带受损;肌肉被动发力同样有很好的锻炼效果,所以下放时速度不能过快,否则会锐减锻炼效果,而且有可能。总之,如果想取得最好的锻炼效果,就必须严格规范的进行训练,而不要盲目追求重量或随意加快动作频率。


哑铃弯举还有许多不同的练法,比如双手轮流弯举,或在举起的同时旋转小臂,或始终拳眼朝前做弯举,还有支撑着肘部进行训练等等,适当变换训练动作,可以更全面的锻炼到臂部肌群,让你练出炮弹一样的二头肌。
看过哑铃健身有哪些误区的人会看:


1.健身运动过程中有哪些常见误区


2.健身运动有哪些常见误区


3.为什么健身后却没有效果


4.女性常见的运动误区有哪些


5.健身房锻炼有哪些注意事项

 
喜 欢

532

 
上一个:跑步机易犯问题有哪些
下一个:如何正确使用健身器材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