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生活 > 生活常识 > 

体温多少正常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2-09     浏览:361    

文章目录

一、体温是多少才为正常
二、测量体温的方法有哪些
三、测量体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体温是多少才为正常


1p体温是多少才为正常


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机体深部的体温较为恒定和均匀,称深部体温;而体表的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和差异较大,称表层温度。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一般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


正常值:


口腔舌下温度为37℃(范围36.3-37.2℃) 直肠温度37.5℃(比口腔温度高(0.3-0.5℃) 腋下温度为36.5℃(范围36.0℃-37.0℃)


2p影响正常体温的原因有哪些


生理性变化体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性别、年龄、昼夜、运动和情绪的变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动,但这种改变经常在正常范围内。


2.1p性别因素


一般女性较男性稍高,女性在前期和妊娠早期轻度升高,排卵期较低,这种波动主要与孕激素分泌周期有关。


2.2p年龄因素


新生儿体温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为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皮肤汗腺发育又不完全,从而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容易波动。儿童代谢率高,体温可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故体温偏低。


2.3p昼夜因素


一般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4-8时体温最高,其变动范围约在0.5-1℃之间。这种昼夜有规律的波动,是由于人们长期的生活方式 如活动、代谢、血液循环等相应的周期性变化所形成的。而长期从事夜间工作者,周期性波动则出现夜间体温升高,日间体温下降的情况。


2.4p情绪与运动


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运动时骨骼肌收缩,均可使体温略有升高。



3p异常体温的原因有哪些


3.1p发热


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3.1.1p发热程度的划分(以口腔温度为标准)


低热:37.3--38.0;中度热:38.1--39.0;高热:39.141.0;超高热:41.0以上。


3.1.2p发热病人的护理


高热病人应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可减为每日两次,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如用退热物或物理降温,应在30分钟后测体温一次。体温超过39,可用冰袋做头部冷敷;体温超过39.5,可用温水擦浴,酒精拭浴或大动脉处冷敷;注意给病人补充营养和水分,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清洁,保证其卧床休息。


3.2p体温过低


体温在35.0以下称为体温过低。多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衰竭的危重病人。对体温过低病人的护理: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适当保温,使室温保持下24.0--26.0为宜。


测量体温的方法有哪些


1p口测法


通常在我们测量口腔温度的时候首先现将温度计做清洁消毒处理后用口含的方法将温度计置于舌头下面,保持口含姿势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然后将温度计取出读出数值。正常值温度在36.3℃~37.2℃之间。


2p腋测法


腋测法就是指将温度计夹在我们的腋窝下面夹紧保持时间五分钟左右,然后读取温度计的数值。正常的数值是在36.3℃~37.2℃之间。



3p肛测法


肛测法的操作流程是首先将温度计做清洁消毒处理后,在温度计表头涂适量润滑剂,然后把温度计小心插入保持时间五分钟左右。最后将温度计小心取出读出数值,正常值在36.3℃~37.2℃之间。


测量体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人体正常体温的测量方法是在早晨8点左右、午后3点左右、晚上8点左右各测一次体温,连续测量几天,取其最稳定的值即为正常体温。


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签蘸酒精擦拭消毒。多数是把体温表挟在腋下试温,年龄小或的小儿可采用测温。


正常温度标准也随不同厂牌的体温计而异。而室温、运动后或额头是否乾燥也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耳温枪及额温枪之量测体温结果易受量测距离及湿度等因素影响,建议其作为发烧的快速筛选工具。惟当量测体温结果异常时,建议使用者,以水银温度计或电子水银温度计再量测一次。



人体的体温随着年龄及所处环境的不同,会有所差异,因此以上数值并非绝对的数值,只是参考的数值;所谓的正常温度并没有固定数值,只能以范围来表示,因为它会依性别、年龄、时间及活动量差异而变化。所以若第一次测得的结果异常,建议休息半小时后再量。

 
喜 欢

141

 
上一个:红小豆的功效
下一个:苦杏仁有毒吗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假如内容还不错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仔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