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肌红蛋白低是怎么回事 1、肌红蛋白低是心肌炎症状
心肌受损磷酸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应同时升高,磷酸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里,在脑组织中也有少量存在,是参与体内能量代谢的一种酶。二者同时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后2-4小时后血液中二者即开始升高。另外在骨骼肌受损、有较剧烈的运动后肌酸磷酸激酶也会升高。
2、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的指标
肌红蛋白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肌损伤、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多发性肌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长期休克等。在心肌梗死后1.5h即可增高,但1~2d内即恢复正常。血、尿中肌红蛋白均升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肌病、肌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
3、肌红蛋白含量参考值
男性20~80μg/L;
女性10~70μg/L;
诊断限:>100μg/L。
血清Mb水平随年龄、性别及种族的不同而异,黑人的Mb水平要高于白人。
3.1、血中升高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高醛固酮血症、肾功能不全、恶性高热以及剧烈运动后等。
3.2、尿中升高卟啉病、血红蛋白尿症、血尿等。需要检测的人群:心疾病、肌疾病患者。
肌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1、AM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由于Mb的分子量小,可以很快从破损的细胞中释放出来,在AMI发病后1~3h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7h达峰值,12h内几乎所有AMI患者Mb都有升高,升高幅度大于各心肌酶,因此可以作为AM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2、筛查AMI的指标
由于Mb半寿期短(15min),胸痛发作后6~12h不升高,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是筛查AMI很好的指标。
3、原有心肌梗死诊断
由于在AMI后血中Mb很快从肾脏清除,发病18~30小时内可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故Mb测定有助于在AMI病程中观察有无再梗死或者梗死再扩展。Mb频繁出现增高,提示原有心肌梗死仍在延续。
4、溶栓治疗
Mb是溶栓治疗中判断有无再灌的较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肌红蛋白抽血注意事项 1、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
1.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1.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2、抽血后注意事项
2.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2、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2.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2.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3、检验前告知医生
检验前请告知医生近期用情况及特殊生理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