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病患常识 > 

肾虚的原因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5-23     浏览:348    

文章目录

一、肾虚的原因有哪些
二、肾虚吃什么
三、肾虚的禁忌有哪些


肾虚的原因有哪些


1、肾虚的原因有哪些


1.1、多因房劳过度,或少年频繁。


1.2、思虑忧郁,损伤心脾,则病及阳明冲脉。


1.3、恐惧伤肾,恐则伤肾。


1.4、肝主筋,阴器为宗筋之汇,若情志不遂,忧思郁怒,肝失疏泄条达,则宗筋所聚无能。


1.5、湿热,宗筋弛纵。


1.6、饮食不当,没规律,营养单一。经常食用油腻食物或辛辣食物、吸烟饮酒过度等。


2、肾虚的症状有哪些


2.1、肾阳虚


是指人体肾阳亏虚,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减退、夜尿增多等,多因年迈肾亏、素体阳虚、久病伤阳、过度引起。男性主要表现的症状为: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尿频清长、、、滑精等;


女性主要表现症状为: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尿频清长、宫寒不孕、白带清淡、稀薄、量多。


2.2、肾虚水泛证


肾虚水泛是指肾的阳气亏虚、水液泛溢、气化无权,主要表现为腰下浮肿为甚、尿少等,多因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水邪泛溢体表、水气犯脾、脾失健运所致。男性主要表现为:亏虚、滑精、。女性主要表现为:宫寒不孕,带少稀薄。


2.3、肾阴虚证


肾阴虚证主要是指肾阴亏虚、失于滋养、虚热内扰,主要表现为腰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等,多因久病及肾、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温热病后期、过度所致。男性主要表现为:;女性主要表现为经少经闭、崩漏。


3、肾虚的运动防治方法有哪些


3.1、握固: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握固可以固守精气神在体内,平时走路、坐车、闲聊、看电视时都可以进行。


3.2、提踵颠足:提踵时五趾抓地,两腿并拢,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项竖脊,百会上领;向下颠足时身体放松,轻轻咬牙,先缓缓下落一半,而后轻震地面。提踵可以牵拉腰背腿部的经肾经,轻震地面还可以带动五脏六腑。


3.3、用脚后跟健走:迈开大步,脚后跟先着地,不要弯曲膝盖。腿往前迈时,脚尖伸直如同踢球;前脚落地时,后脚脚尖踮起。脚后跟先着地,实际上就是了“肾经”穴位,经常用这种方式健走可以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3.4、摩肾腧:并腿坐于床沿,双手握拳,拳心虚空,分别按在后背腰部,上下腰背肾腧穴,至有热感为止。这个方法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在短时间内补充精力,补足肾气,强身健体。


肾虚吃什么


1、猪肾:性平,味咸。唐・孟诜认为猪肾“主人肾虚”。《日华子本草》说它“补水脏,治耳聋”。水脏者实指肾脏而言。故凡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2、淡菜: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随宜居饮食谱》中说它“补肾,益血填精”。《本草汇言》亦云:“淡菜,补虚养肾之也,此物本属介类,气味甘美而淡,性本清凉,善治肾虚有热。”所以,凡肾虚羸瘦、劳热骨蒸、眩晕盗汗、腰痛之人,食之最宜。


3、干贝: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清代食医王孟英认为:“干贝补肾,与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说它能“滋真阴”,实则指滋补肾阴之义。


4、鲈鱼: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本草经疏》曾有记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


肾虚的禁忌有哪些


肾虚之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宜吃具有补肾壮腰、强筋健骨作用的食品;偏于肾阳虚者,又宜服食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食品;偏于肾阴虚者,又当进食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肾虚兼有遗泄之症者,还应进食一些补肾固摄填精的食物。凡肾虚者除宜服食本节介绍的食品外,还可参阅阳虚、阴虚、、、、腰痛、老年骨质增生等章节的宜忌食物。肾虚之人一般忌吃生冷大凉之物,忌吃辛辣香燥食品;出现肾虚浮肿时,又忌过咸饮食,也忌吃烟酒葱蒜等性食品。

 
喜 欢

139

 
上一个:乙肝大三阳需要治疗吗
下一个:肌酐偏低的原因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