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给您提供健康知识,让您知道多一点,身体更健康! - 百红鸟健康网 手机浏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病症 > 病患常识 > 

怎样治疗肝病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5-10     浏览:841    

文章目录

一、怎样治疗肝病
二、肝病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三、如何预防肝病


怎样治疗肝病


1、治疗肝病的方法有清肝疗法


急性肝炎,是由于肝炎病毒作为一种“致病因子”侵入了人体,由此而引起了机体的对抗行为,于是出现了各种病证。当肝炎病毒正在猖獗发展时,肝脏发炎充血,肝组织受到弥漫性。因此,应用针对病因之疗法,清除病理产物,勿令“助纣为虐”。这时应着重用抗病毒之有效中,以直折其锐气。


2、治疗肝病的方法有疏肝疗法


所谓疏肝疗法,实质上是肝脏的“祛除疗法”。从肝的生理特性着眼,“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木宜条畅,最忌郁结。所谓肝气郁结,多半指情绪不愉快而言。中医治病,最重视病人的情绪问题,舒肝丸、逍遥散、合欢皮、忘忧草每为临床常用。慢性肝病,大多数“在体为虚,在病为实”,正由邪而致虚,病因虚怯而益滞。虚而夹滞者,先疏其滞,后补其虚。下面所用的调气、活血、化瘀、解凝、通络、利湿,无非是一种祛除障碍的手段,所以皆隶属于“疏肝疗法”。


3、治疗肝病的方法有饮食治疗


一般每日应摄取热量2500kcal。宜高蛋白饮食,以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恢复,特别是病人有腹水和低蛋白时。但病人肝时,蛋白摄入量应降低,甚至暂时不给蛋白质。应给予适量脂肪,过分限制脂肪会影响食欲,并且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适当地食用糖,可在肝内转变为肝糖原,促使肝细胞新生,增加肝细胞对毒素的抵抗力。


4、治疗肝病的方法有维生素


服用维生素A,B1,B2,B6,C,E等,补充肌体的需要。目前国内外均有多种维生素混合胶囊或丸剂供应。


5、治疗肝病的方法有肝移植


终末期慢性肝病是肝移植的主要适应症。随着移植技术的改进和有效抗排异物的问世,肝移植后1年生存率已达70―80%以上。肝移植目前已成为治愈肝硬化病人唯一希望所在。


6、治疗肝病的方法有抗纤维化疗法


近期研究肝纤维化是肝脏在损害因子作用下渐进性的病理过程。在肝硬化形成之前,抗纤维化物治疗很有效。


肝病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1、面色晦暗


面部暗淡没有光泽度,另外严重的黑眼圈都是慢性肝病患者早期症状,其中大多数为慢性乙肝。


2、皮肤发黄


从未患过肝炎的人,病患者早期症状在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肝痛、极度乏力后,忽然出现眼睛和皮肤发黄,则表明患了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患者若出现黄疸,表明病情加重。


3、肝掌


与常人的手掌颜色大不相同,普通人的手掌颜色红润,而患有肝病的病人手掌心泛白无血色。


蜘蛛痣:类似于蚊虫叮咬后的症状,当用细棒一端痣中心时、全痣消失,放开后又会出现,这一肝病患者早期症状可与其他血管痣相鉴别。


4、消极的态度


肝炎发病时间漫长,患者担心疾病不能痊愈,同时也害怕病情进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长期精神状态不佳,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怕受到外人歧视,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不能积极配合治疗疾病,导致病情加重和治疗效果不佳。


如何预防肝病


1、肝病传播途径


预防肝病应远离各种可能受血液污染的器具。避免不必要的输血、、穿耳洞、刺青、和他人共享牙刷、刮胡刀等,以及减少接触可能受到血液污染的器具


2、营养均衡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中年男性有58%的人体重超标,其中28%的人已经有脂肪肝的变化。大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摄入,使机体产生大量的热量和脂肪,加上平常缺乏运动,很容易出现心血管和肝脏等主要器官发生异常。


3、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的劳累,如繁重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都使机体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病;受寒:这种肝病因能使体内各种化学反应迟缓,抵抗力下降,肝病病毒得到了繁殖的机会;营养不良和疲劳、创伤、精神及物毒性作用的情况下也是引起乙肝的病因。


4、饮食有度养护肝脏


饮食一个重要原则是“均衡”。为求速效减肥,三餐只吃水果,而不吃其它食物,或者是“低糖饮食”──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组合,不均衡的饮食增加肝脏负担。

 
喜 欢

469

 
上一个:甘油三脂偏低原因
下一个:球蛋白偏低的原因
 
本站推荐:
友情链接:
美文摘抄    美文欣赏    寓言故事大全    人生语录    微语录    语录大全    造句大全    一边一边造句    即使也造句    只要就造句    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创业成功故事    创业资讯    生活小妙招大全    生活常识大全    健康常识    生活常识    写人的作文    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好句子摘抄    句子赏析    优美句子摘抄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2025 BaiZhiNiao.Cn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702号
本网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原作者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三天内按照您的要求处理/广告/建议 - Email:2894035371@qq.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